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率管制不仅弱化了利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化功能,而且也不利于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作用的有效发挥。通过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变量的理论分析及适应性分析得出,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实行利率市场化乃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活畅通。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所进行的分析表明:目前,中国消费和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货币政策通过利率传导的机制不畅;我国货币政策通过信用机制进行传导存在障碍,银行贷款规模增长幅度回落;货币政策不但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而且资本市场的现状还加大了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扭曲。为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必须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环境,使货币政策能畅通传导。  相似文献   

3.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途径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率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利率传导途径的有效性决定着货币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否。运用IS—LM模型,分析影响均衡利率的相关因素,研究货币政策利率途径的传导效应,可以看出,利率传导作用高效发挥的基础是利率市场化。因此,应采取以下措施:准确控制真实货币存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养老、医疗等福利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不断增强企业和居民的风险意识及对利率的敏感性,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步伐等,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4.
借助西方理论界的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可分析出信贷、利率、汇率及非货币资产的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从货币供应量、利率资产价格的变化等角度可探知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从中发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我国货币政策各传导途径的特点,可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包括信贷配给途径,利率途径及汇率途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指令性的信贷配给制向利率和汇率途径变,路径演进的结果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6.
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影响市场利率,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方式比较间接、调控力度比较平缓。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联储从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转变为主要通过调控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利率水平,形成了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今后,促使市场利率形成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成为我国货币政策改革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7.
郭磊 《全国商情》2009,(23):53-55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是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理论上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利率渠道和信贷渠道进行传导,但国内学者对于货币政策不同渠道的传导效果存在一定的分歧。本文运用最新发展的处理时间序列数据的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的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贷款使用效率偏低,信贷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面临来自商业银行和微观经济主体的障碍;利率下调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债券发行成本,促进了储蓄分流,但储蓄、投资的利率弹性不大;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一个筹资场所,功能不全,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有限;我国外汇市场是一个有管制的市场,人民币汇率“管理有余、浮动不足”,汇率机制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节的基本政策之一,而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依赖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本文以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理论研究为依据,剖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利率市场化、进一步完善货币供应量目标等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股市是传导货币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该更多地关注股票市场.更好地借助于股市传导机制发挥货币政策的最大效应。通过协整检验分析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由于实行利率管制制度,利率与股票市场不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