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非言语沟通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非言语沟通主要通过眼神、表情、身势语和体触行为来完成。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眼神来传达情谊,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眼神来及时、准确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和对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2.
言语行为是人类交际的重要手段。同言语行为一样,非言语行为在人类交际过程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对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起着特殊的辅助作用。文章着重讨论非言语行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葛盼 《大众商务》2010,(14):210-210
非言语行为同语言一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独特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文化风俗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含义的非言语行为。.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身势语,手势语和目光语方面来分析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4.
请求言语行为是企业沟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论文基于Brown and Levinson提出的影响礼貌策略的三因子(权利、社会距离、强加程度),对河南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所使用的请求言语进行分析。运用非参数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社会距离"这一因子,在影响技术密集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商务请求礼貌策略中发挥着显著作用,权利和强加程度两因子的显著作用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5.
非言语行为同语言一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独特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文化风俗的差异,每种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特定含义的非言语行为..本文从非言语行为的身势语,手势语和目光语方面来分析语用失误现象.  相似文献   

6.
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人类进行交际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言语交际一同构成人类的整个交际行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待非言语交际问题:一、开展非言语交际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人们母语及外语的交际能力;二、在外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外语民族的非言语交际特征;两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简言之,非言语信息的交际价值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非言语行为,从高职英语课堂纠错的角度探讨教师非言语行为对高职英语课堂纠错性反馈的影响。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纠错性反馈时,应特别注意自己的非言语行为,将情感反馈与认知反馈有效结合,从而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8.
从语言编码与言语表达意图的关系和认知语境的构成特点以及认知语境对推理言语表达意图的作用等三个方面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表达意图,认知语境对言语表达意图的实现既有推动作用又有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9.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非语言交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文化商务沟通中,非语言交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占整个交际过程的70%。非语言交际涵盖身势语、商务礼仪以及时空安排;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在跨文化商务沟通中体现了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非语言行为发挥着独特的社会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非言语交际是符号传递和交流的过程,具有语言一样的社会文化属性。非言语交际存在文化的、身势语的、体距语的和辅助语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规则,了解这些规则,对于正确使用非言语行为,提高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在语言交流中,人们常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图,语言学家将这种行为称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语言学家塞尔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该理论对外语学习有着较强的解释力。论文从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交际问题进行解读,并就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外语教学当中,言语交际受到了众多研究者和教师的关注,而人类却往往忽略了交际的另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非言语交际,由此导致大批外语教师在课堂上无意识地进行了消极的非言语交际,从而影响了课堂效果。通过指出这种行为的负面效应,以引起众多教师和学者的重视,以加强对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和学习,转消极的非言语交际为积极的言语交际,从而提升外语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父母对异常子女的教养方式是父母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言语表达的集合,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通过父母的教养行为,把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异常子女,并由此构成他们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和目标。上世纪40年代迄今,国内外心理学家不懈地运用实证研究探索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有关研究几乎一致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上哲学家们都认为语言是一种指称。言语行为理论始创者奥斯汀提出语言不仅仅具有指称作用,同样具有施为作用。舍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丰富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上升到语篇研究,发现语篇与现实是语言构建出来的。言语行为理论揭示了语言的使用产生语言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此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15.
隐性言语和体态语的正确使用,对教学十分重要,它能帮助沟通师生心灵,融洽师生关系.本文论述了隐性言语和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智慧》2008,(3):I0012
教育被子时,家长除了有意识地用语言与孩子沟通,还可以通过目光、表情、服饰、姿态等非语言行为与孩子沟通,家长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加强甚至代替语言沟通,同样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及其表现形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在简要介绍"言语行为理论"的同时,阐述了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从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过程出发,着重讨论了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表达方法和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在实施宣告类言语行为的过程中,人们对语用原则的选择,归纳了二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人们在言语交流中顺利实施宣告类言语行为,达到预期的效果具有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言语交际的跨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言语交际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培养出能够进行国际交流的复合型人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介绍有关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内涵,排除非言语因素的文化差异对交际能力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视频的拍摄,研究和分析,能够检查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以及非言语行为,可以自省教学的不足,总结学生的个体特征,还可以汲取优秀教师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经验并进行教学改革,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