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数字化转型能够为企业提升创新水平同时节约成本费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选取2013—2020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从理论与实证角度探讨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绩效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和灵敏度,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得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通过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和降低成本费用进而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创新水平和成本节约发挥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装备制造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整个产业体系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我国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程度持续提升,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其区域分布格局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其供应链下游区域分布相关性较强,因此,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差异可能会导致装备制造业及其产业链进一步的聚集,导致区域之间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是推进装备制造业由“大”转“强”的主攻方向。基于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智能化基础、智能化过程和智能化效果等三个维度构建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和Tobit模型,对其测度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一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装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明显要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二是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智能化水平不高,同其他省市排名相比,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排名位置靠后;三是地区发展程度和外商投资程度对提高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都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并且地区发展程度的影响高于政府支持力度、外商投资程度和地区创新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管理挑战也日益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进行财务变革与转型,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管理要求。本文从数智化背景下企业财务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推动企业财务数智化转型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在为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也对制造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审计工作的影响,分析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工作的转型和应对策略,为制造业企业和审计机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8.
解决好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是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极的重要内容之一。借鉴美、德经验,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多方参与的平台化发展路径。建议面向中小企业聚集产业,体系化布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立政府主导、产学研用共同参与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平台运营模式,围绕制造业企业“诊、研、产、供、销、服、评”关键环节开展技术服务,帮助中小制造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技术革新、数字能力革新以及数字效益革新3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进行测度,应用面板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口老龄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制及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逐年提高,且东部地区最高,中部、东北和西部地区依次降低。人口老龄化总体上会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并且中西部及东北地区作用较强,而东部地区作用较弱。人口老龄化对数字能力革新与数字效益革新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对数字技术革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减少劳动力供给、倒逼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和增加居民储蓄来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但通过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据此,提出了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劳动力市场体制和加快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肇庆市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肇庆市制造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肇庆市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几点不足,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大技术投入、夯实技术基础、抓住政府的政策红利、顺应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建议,为其他城市的制造业企业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化转型视角,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企业创新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对企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传统DEA模型结果显示,2007-2020年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出“U”型发展趋势,且整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的环境中,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的规模效率仍保持较大优势,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的纯技术效率优势正逐步被替代。(2)似SFA模型结果显示,数字经济、政府支持、行业竞争、教育环境和开放环境等是影响企业创新效率的重要外部环境因素。(3)调整后DEA模型结果显示,整体上剔除环境因素后企业创新效率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创新环境的改善主要通过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技术适应能力等来提升创新效率。(4)Tobit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资产收益率、负债结构、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持股比例等因素是影响调整后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要素构建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评价体系,用熵权法测量2017—2019年各区域代表省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具有显著区位特征的云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存在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强、产业数字化水平不高、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协同度薄弱、科技与人才资源不足等突出问题,需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14.
传统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且其过于依赖要素投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及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需要对企业数据、市场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进行综合应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应通过利用工业大数据促使制造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包括智能化生产、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开展服务型制造与个性化定制、打造制造业"双创"平台。在此基础上,文章分别从工业大数据专业服务主体、企业与用户联动、政府与组织等方面提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大数据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相关机制的保障作用有利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15.
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昆山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以往的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不同,本文以国际代工特征显著的江苏省昆山市为例,利用制造业出口企业的调查数据总结了其转型升级的成就,并从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可能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能减少其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对外需市场依赖越小,企业越容易转型升级;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不能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反而会使企业陷入对国际代工模式的路径依赖;技术创新强度与出口倾向和附加值水平都显著负相关,说明创新能力提高固然可以改变制造业企业过度依赖出口的局面,但可能要发挥长期效应才能有助于价值链升级;工资水平对附加值和出口倾向影响的显著性水平都较低,说明价值链升级可能弱化了要素成本上升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采用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空间分布,并利用回归模型探索空间分布的外部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具有空间集聚的分布态势,形成以合肥、芜湖为中心的核心集聚区域;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企业集聚效应逐年增强,最终形成“一圈一群一带”的城市组群分布格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资金补贴、数字化服务商投入、产业园发展水平是影响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面临着深刻变革。数智化视角作为立足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新角度,正在引领高校改革创新。本文在阐释数智化视角的内涵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管理服务等方面分析数智化视角如何重构高校发展模式。未来,高等院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支持机制,在确保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增加资源投入,建设智慧校园,全面推进以数智融合为核心的深度综合改革,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数智时代不仅正在引领高校转型,更将对推动教育变革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不断推进各大产业的发展,中国制造业也希望凭借数字技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的现代化制造业体系。然而中国的制造业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和问题,如何选择适合中国的路径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数据分析法,在深入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和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填补学科的空白,并推进制造强国的高标准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于落实国家战略、推动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根据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实地调研情况,梳理分析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产业园区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文章选取2009—2019年中国A股主板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分行业工业机器人安装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有利于降低中国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程度,且在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有效;理论分析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对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是通过提高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增加企业政府补贴实现的;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据此,建议政府从供给侧、需求侧加大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以缓解制造业企业过度金融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