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保障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收入的一种再分配。正如收入分配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样,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一个合理而具有持续性的养老保障模式,既是经济增长的工具,又是社会安全的保障网,它能够从体制上保证收入分配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实现。探讨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之间的联系,深化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这将是经济理论界及决策部门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唐倩 《西部金融》2002,(11):28-29
公共财政是指作为政权和社会经济管理者的政府,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而进行的政府分配行为,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公共财政的分配对象是M和V,并且依靠税收为主要收入,具有服务的公共性和非市场赢利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税收政策也逐步走向完善。税收是政府凭借国家强制力参与社会分配、集中一部分剩余产品(不论货币形式或者是实物形式)的一种分配形式,是国家分配的主要形式,它的稳定与否已经关系到国家经济与政策的安全稳定。因此,要想了解和控制税收征纳,必须知道它的影响因素,而事业单位的财政收入就是其中之一。财政的收入与支出依靠的是财务会计的管理,所以,财务会计的规范对于税收征纳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没有发展,也就谈不上科学发展,而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创造。所以,适合科学发展的收入分配,首先必须有利于财富创造。人的素质和人力素质投资固然十分重要,但其创造财富、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最终必须表现在劳动贡献上,用收入分配激励劳动者在劳动中实现人尽其才,科学发展才能落到实处。经济的科学发展必须借助越来越多的新工具,所以收入分配还要有利于物尽其用。社会和谐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收入分配不能导致两极分化,而要促进人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影响经济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新常态给中国经济转型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工资性收入低增长,劳动生产率提升受制于劳动力结构,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抑制企业的创新投入,地方经济脆弱性进一步显现。为实现经济顺利转型,由低效率均衡向高效率均衡转换,需要改善高效率供给的稀缺状态,公平改革红利分配,以有力的宏观调控降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和风险以及加速实现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多元化和差异化等。  相似文献   

6.
分配与公平     
分配格局的变化隐含在经济循环过程中,其公平性隐含在社会结构变化中,只有改变了经济循环和社会结构,才能改变分配格局。本文从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以及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三者之间的分配关系这两个视角来观察分配问题,并认为衡量贫富差距要全面考虑收入、财产和消费三个基准。因此,政府干预社会的贫富差距,应从对结果的干预转到对起点的干预上,才可能避免社会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社会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社会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收入分配改革必须明确改革的主体、对象与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寻求改革的途径和办法,实现收入分配改革的要求。因此,收入分配改革应更多地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公开性和合理性,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比较与选择的机会,实现起点与过程的公平,使权力寻租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认可通过市场或社会正常途径获得的收入分配存在差距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本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经济波动与社会稳定机制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收入分配问题的实质是由生产方式决定、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受伦理及道德哲学的约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发生了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和过分悬殊现象。长期而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根本途径,靠遵循劳动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由市场决定原则,经济增长动力源向以消费主导转移原则以及政府主导型收入分配机制原则,构建以市场为基础、政府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房价上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房价在中国不同区域差异很大。房地产对社会发展而言存在财富累积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非理性行为,则会产生房地产泡沫甚至引发金融风险。土地财政、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供需双方的价格预期以及国内金融支持和国外资金流入,是导致我国房地产扩张过快的主要因素;同时,中央政府的经济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受到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等利益集团的制约。因此,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均衡点,不能引发短期的经济衰退,更不能膨胀泡沫。从长期来看,不能把房地产作为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培植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快税收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民工荒"从表面来看是由于局部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导致的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但结合我国现阶段复杂的经济社会转型背景,"民工荒"产生和持续出现的缘由更多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诸如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等的演变和调整相关。这正是经济发展结构性失衡的必然反映。今后,我们应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整,积极发掘现有"人口红利",横向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纵向实现产业的垂直升级,改革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份额,真正实现农村劳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国经济呈增速趋缓、物价攀升的边际滞胀态势。阻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主要是人口红利减少、储蓄—投资转化率低和制度不完善,引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主要是政府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企业成本上涨和公众的高通胀预期。借鉴国内外有关滞胀治理的理论研究,我国应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劳动的收入份额,增加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保投入,实行结构性减税,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完善产权、户籍、社保和行政法律制度,明确货币政策的币值稳定目标,合理引导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4.
2000—2010年间国家统计数据的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增长性贫困"现象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制度因素、收入再分配水平、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失衡等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采取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是最有效地规避"增长性贫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欧盟经济并不存在单一的"社会模式",而是应该划分为五种经济模式,即西欧模式、南欧模式、英爱模式、北欧模式和东欧模式.每一种模式的特点各有千秋,并在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劳动生产率、就业增长率及政府支出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显示出各自的优劣势.未来欧盟五种经济模式发展的趋向将是相互取长补短,互相靠近,在取得社会公平与追求经济效率之间实现均衡.  相似文献   

16.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统一起来,把发展经济和发展社会主义统一起来。概言之,应从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的角度看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从生产力的角度尽快地发展生产力,又要从生产关系的角度,从价值标准的角度研究。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统领全局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的重要任务。在回顾了近年来税收超增长、税负高水平与经济转型的现实矛盾以及结构性减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开征环保税、改革个人所得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以进一步发挥税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职能作用,最终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应包括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经济和谐指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逐步提高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和谐还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政治和谐指政治体制要符合本国国情,具有良好的政治运行机制,能够适应经济体制并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和谐指具有有效顺畅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手段,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政治体制的有效运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依靠投资立国、劳动力强国、资金兴国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因素正在悄然改变,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其标志性的事件正在或即将发生,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1)中国经济发展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增速正常回落;(2)国际收支由大幅失衡向基本平衡转变,贸易顺差大幅收窄;(3)货币政策由紧缩向中性转变,货币深化(M2/GDP)进程将逆转(货币供应量增幅下降);(4)房地产市场由非理性向有限理性转变,房价稳中略降;(5)股票市场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牛市即将来临;(6)政策资源配置由发散向收敛转变,更加关注民生;(7)债务危机由失控向基本可控转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依赖即将改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当前劳动力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是劳动力供需出现变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具有积极的作用,虽然短期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的必然性与重要意义,通过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努力从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强劳动力培训、努力解决新二元结构等方面入手,应对劳动力人工成本上升并深入促进经济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