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期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推出增发新股再融资计划,引起股市剧烈动荡。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指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原因,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新股增发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过去一年多时间,中国股市上证指数从6124点下跌到1664点。坊间“珍爱生命,远离股市”的调侃道出了无数中国股民的无奈。有数据显示,2008年A股市场的股票账户流通同比2007年下降了76%,许多计划上市的公司也纷纷将计划推迟,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新股上市的管理。是什么导致了全社会谈股色变?我们试图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1家于 1 998-2 0 0 1年之间增发 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 ,中国新股增发中确实存在“公告效应”。分析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关于“公告效应”的理论解释 ,但本文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优序融资假说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到2008年,监管层几易增发政策,这是时势的要求,也是监管层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结果。但监管政策始终没有给予上市公司充分的自主权,上市公司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再融资。上市公司对监管政策亦步亦趋,导致增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市场发展、公司治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国外针对新股增发的研究表明,新股增发后会出现显著的业绩走低,这可能是由于经理往往会抓住产业高峰的时机进行增发所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增发审批制度与国外完全不同,我们有兴趣的是,类似现象在中国是否存在,制度的差异是否限制了经理对增发时机的把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后并没有出现显著的长期业绩走低现象,可以由此推断:上市公司增发股价并没有被明显高估,也不存在公司经理利用产业高峰时机窗口进行增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新年伊始,A股便陷入了绵绵跌势,熊来了之声由此不绝于耳。尽管经年暴涨之后,A股自身已有了强烈的调整需求,但引发或加速这一调整的导火索无疑是平安及其它公司的天量融资计划。上市公司再融资本无可厚非,但市场的激烈反应却不得不让人重新审视我们正在经历的融资门……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期一些上市公司的巨颈再融资问题,证监会发言人说,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是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绝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相似文献   

10.
马刚 《新财经》2006,(9):98-99
在新股发行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定向增发也毫不示弱,从募集资金规模而言甚至比IPO有过之而无不及。定向增发是一种风险与机遇并生的融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格外当心由于具有手续简便、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定向增发迅速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两市先后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计划,累计欲募集资金达1420亿余元。但同时,伴随着近期市场的调整和股价的下跌,已有增发的上市公司出现市价  相似文献   

11.
资源配置功能是资本市场的三大功能之一,企业发行新股上市,或者上市公司实施再融资等行为,都是此功能发挥作用的体现,这些均无可厚非。问题在于,某些上市公司对于“圈钱”却有着强烈的欲望与冲动,符合条件绝不放过,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但是,欲实施再融资的上市公司,真的都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很“差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12.
分红迷雾     
正在当前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如何督促上市公司执行分红政策,给股民们一个"盼头"的呼声渐起。新股发行改革、优先股试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严格借壳上市,被称为证监会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四大新政,一步步都在进行当中。而作为每一次的改革,都伴随着各大媒体铺天盖地式的宣传,中国股民似乎从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分析人士称,由于证监会新发布了"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2013年分红有望达到8千亿元,投资者可从现金分红股中挖掘新一轮行情。当听到要提高上市公司分红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