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夏志琼 《开放潮》2001,(9):62-62
股市的主要功能是有效的配置资源,但我国的股市,尤其是上市公司有待成熟,“投资饥渴症”往往使它们不计后果地胃口大开。从目前来看,增发实际上已成为对业绩滑坡的落后企业的救济,根本谈不上鼓励先进,谈不上优化经济结构。研究一下 增发的二级市场效应,我们发现,虽然不断有人鼓吹增发的利好因素,但似乎并未得到投资者的认同。增发消息的公布往往伴随着股价的大幅跳水,增发因而被人们戏称为“陷阱”或“地雷”。股民对增发也只好有脚投票了。  相似文献   

2.
夏志琼 《发展》2002,(9):74-76
增发,作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时下已被上市公司利用得淋漓尽致。据全景网络统计,去年以来提出增发方案且尚未实施的上市公司达到了133家,而今年前五个月已完成增发的上市公司就达到了19家。上市公司增发圈钱不受欢迎,投资者用脚投票,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增发蒸发掉了什么?蒸发掉了投资信心上市公司年报公告完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大批蜂拥而至的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告,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二级市场上几乎是增发公布一家就暴跌一家。一时间市场投资者人心惶惶,都担心自己持有的股票说不定哪一天刊出个增发公告,股…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04,(4):32-33
增发价格是武钢股份增发收购集团公司资产方案的“玄中之玄”:我们的情景分析显示,增发价格越高,今 后武钢股份每股业绩越好,同时,武钢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比例也越高  相似文献   

4.
13家公司“破发”幅度超50% 截至7月14日。沪深两市共有121家上市公司跌破发行价,其中12家为首发公司、109家为2007年以来增发公司。统计显示。2007年以来共有249家上市公司进行增发,“破发”公司就占了鹅.59%,接近5成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红五月”行情的企盼,带给股市的是巨大的失落,上市公司大肆增发与公然的圈钱行为,使市场的公信度受到损害,而市场扩容的加速,令投资者的入市信心也受到较大的打击。在政策利好不断的情况下,证券市场行情却急转直下,使市场人士大跌眼镜。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与现状,证监会主席周小川6月6日在第二届中国证券市场国际研讨会上公开表示:“以稳定为基础,在发展中规范”。将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放在了首位。与此同时,上交所理事长耿亮则更为直接的表示,增发节奏已经明显放缓,“从了解和掌握的下一步发展和上市安排来看,增发的…  相似文献   

6.
马刚 《新财经》2006,(9):98-99
在新股发行如火如荼进行之时,定向增发也毫不示弱,从募集资金规模而言甚至比IPO有过之而无不及。定向增发是一种风险与机遇并生的融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格外当心由于具有手续简便、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定向增发迅速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两市先后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定向增发计划,累计欲募集资金达1420亿余元。但同时,伴随着近期市场的调整和股价的下跌,已有增发的上市公司出现市价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存在,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应深入揭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以此来规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在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现状及其动因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定向增发公告效应与增发规模、增发价格折扣率、增发目的存在正相关性,与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期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推出增发新股再融资计划,引起股市剧烈动荡。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对每股净资产、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指标的影响,指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原因,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新股增发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增发的利润操纵问题。选取机械、设备、仪表行业(C7)200余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修正的琼斯模型及加入新变量的修正琼斯模型研究2010年该行业增发上市公司在增发前后的利润操纵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行业增发上市公司在增发前两年、前一年以及增发当年均存在向上的利润操纵行为,增发后一年不存在利润操纵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从1998年到2008年,监管层几易增发政策,这是时势的要求,也是监管层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结果。但监管政策始终没有给予上市公司充分的自主权,上市公司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再融资。上市公司对监管政策亦步亦趋,导致增发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这一问题的出现与市场发展、公司治理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国外针对新股增发的研究表明,新股增发后会出现显著的业绩走低,这可能是由于经理往往会抓住产业高峰的时机进行增发所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增发审批制度与国外完全不同,我们有兴趣的是,类似现象在中国是否存在,制度的差异是否限制了经理对增发时机的把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后并没有出现显著的长期业绩走低现象,可以由此推断:上市公司增发股价并没有被明显高估,也不存在公司经理利用产业高峰时机窗口进行增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魏琪  曾胜  周后红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22-25
文章以1999-2002年在深、沪两市进行增发再融资的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增发后各年较增发前一年企业总资产盈利能力的变化情况和增发新增资金的使用效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从总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后总资产盈利能力较增发前显著下降,增发再融资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上市公司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以2001—2002年沪深两市公告增发预案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增发预案的公告,会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负的超额收益,显著降低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这对当前上市公司热衷于增发新股的现象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4.
新股增发:自由现金流量假说还是优序融资假说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 41家于 1 998-2 0 0 1年之间增发 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分析表明 ,中国新股增发中确实存在“公告效应”。分析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关于“公告效应”的理论解释 ,但本文发现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优序融资假说  相似文献   

15.
股票“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首发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这样的流通权增发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限”。  相似文献   

16.
李献刚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1):129-130
定向增发为什么一度备受上市公司的关注?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的动因是什么?文章从上市公司资产增值、减少关联交易、公司控制权、管理成本、企业并购等五个方面给与详细分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寻求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警惕定向增发中的关联交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中 《新财经》2006,(6):55-55
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单独增发股份,并用以收购控股股东的资产,实质上是一种双重关联交易,可能在股票发行的两笔“买与卖”中,对中小股东造成双重侵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控股大股东利益倾向和行为特征的角度,研究作为定向增发主要参与人的控股大股东对增发价格的影响.以2006 ~2009年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增发价格的高低会受到控股大股东“隧道效应”和“利益协同效应”的共同作用:隧道效应促使增发价格降低,利益协同效应则促使增发价格随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升高.同时,研究还表明,控股大股东隧道动机对增发价格的抑价效应一直存在,不会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受到利益协同效应的削弱,而利益协同效应在大股东参与增发时则会受到隧道效应的弱化.这表明隧道效应的影响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19.
在监管层严把审批关口、楼市调控新政重挫股价的双重打击下,今年以来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全部“搁浅”。由于实际股价低于增发底价,上市房企有超过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已经处于“无效”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