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全球的观点来讲,2010年风险投资的市场主角是中国,通过我们的表现,整个投资行业的格局在变。另外,中国整个创业板的开发,我觉得它的意义比201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上市的小高潮更加深远,创业板的开发给本土的机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也奠定了人民币将来成为市场主流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去年3月份以来,证监会相关官员通过保荐代表人培训会议上对于IPO中涉及的审核要点逐一厘清和及时更新,持续了五六次的培训也成为了IPO审核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4.
IPO收紧     
从节后被否的三家公司情况来看,拟上市公司不差钱、募集资金的必要性大打折扣以及主体资格缺陷等原因成为了IPO冲关失利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清醒认识IPO     
丁刚 《环球财经》2004,(1):40-42
千万不要以为挂个“中国”的名牌上市就可以圈到钱。中国企业如果不能对美国首次公开募股市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盲目上市,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6.
人民网IP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铮 《上海国资》2012,(2):62-64
正人民网作为第一个完整上市的文化企业,会不会带来示范效应从而实现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突破,未来或许值得期待1月13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称,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通过。人民网计划在上交所发行6910.57万股,计划募资规模为5.27亿元,发行后其总股本为2.76亿股。据介绍,募集的5.27亿元中,将投入2.88亿元用于移动互联网增值业务,1.46亿元用于技术平台改造升级,9243.3万元则用于采编平台扩充升级。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exhibit preferences for near‐term earnings over long‐run value and whether such preferences have implications for firms' stock prices. First, I find that the level of ownership by institutions with short investment horizons (e.g., “transient” institutions) and by institutions held to stringent fiduciary standards (e.g., banks) is positively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mount of firm value in expected nearterm (long‐term) earnings. This evidence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such institutions myopically price firms, overweighting short‐term earnings potential and underweighting long‐term earnings potential. Evidence of such myopic pricing would establish a link through which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could pressure managers into a short‐term focus. The results provide no evidence that high levels of ownership by banks translate into myopic mispricing. However, high levels of transient ownership are associated with an over‐ (under‐) weighting of near‐term (long‐term) expected earnings, and a trading strategy based on this finding generates significant abnormal returns. This finding supports the concerns that many corporate managers have abou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an ownership base dominated by short‐term‐focuse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相似文献   

8.
5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修改后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并自2009年6月14日起施行。创业板的到来日益临近=同时,主板市场IPO重启的时间也一直被市场所关注。  相似文献   

9.
IPO何日再来     
王铮 《上海国资》2009,(5):20-22
尽管传言不断,但A股市场重启IPO仍然遥遥无期。 监管层最近的一次表态是4月24日,证监会有关人士对媒体表示:“尚未听闻重启事宜。”  相似文献   

10.
《新财经》2009,(10):13-13
9月21日,创业板首批10家公司率先披露招股意向书,并进行网上路演、初步询价和现场推介,25日同时申购,30日公布网上中签结果。“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可能在10月底之前正式开闸。  相似文献   

11.
IPO收紧之后     
<正>“这两个月,IPO项目撤单有点多,更多还是在落实监管的窗口指导。”10月初,券商人士黄芬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认为IPO项目撤单从长远看不会影响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7月24日至25日,中国证监会在2023年系统年中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科学合理保持IPO、再融资常态化,统筹好一二级市场动态平衡。”一个月后,证监会专门就IPO一事向市场表明监管态度。8月27日,证监会称,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  相似文献   

12.
11月23日。看着山西证券开盘大涨,某券商研究员张涛(化名)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因为在前一天,他曾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说,山西证券(002500.SZ)的业务收入大部分来着于经纪业务,虽然公司的业务收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但仍看好其前景。”  相似文献   

13.
聚焦IPO重启     
《中国西部》2014,(1):94
<正>编者按:今年以来,IPO重启之路可用"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来形容。在市场的期待声中,证监会于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预计到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能够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  相似文献   

14.
IPO头号杀手     
"被否原因集中在持续盈利能力存疑和独立性不够两大问题上。"参与4月14日全国保荐代表人培训的人士透露,监管层对于当前IPO总结两大顽疾。  相似文献   

15.
打破IPO魔咒     
2005年10月14日,中国建设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公开招股,公开发售12%股份,筹集资金92亿美元,并于10月27日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2006年5月18日,中国银行启动IPO程序,并最终以每股2.95港元定价发行,融资总额达到112亿美元之巨,同年7月5日,中国银行又成功在A股市场发行上市。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在香港和上海实现A+H同步上市,全球筹资额达到191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京东博弈IPO     
京东不赚钱。因为舍得花钱,所以才有今日自主B2C的王者地位。这看似荒谬的逻辑,却是中国B2C野蛮生长的华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越新 《中国西部》2014,(1):94-99
今年以来,IPO重启之路可用"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来形容。在市场的期待声中,证监会于11月30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预计到2014年1月底约有50家企业能够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  相似文献   

18.
IPO的背后     
CHOW 《沪港经济》2011,(10):70-70
表面风光,背后怆丧 内地公司的IPO项目多不胜数,香港的投资银行客似云来,忙得不亦乐乎。但其实,很多从事企业融资部门的行家,都非常讨厌IPO业务。因为作为保荐人,他们必须一边与其他中介机构(例如律师、会计师及评估师等)厘清各类审查及评估,另一边又要跟港交所连番蜗角斗争,实是繁复又沉闷至极。  相似文献   

19.
“如果团购网站不能改变现有的经营模式,不能大幅提高收入和利润率,即使上市,也只能是‘千金散尽’。”胡琛说,“公司上市后,需要每个季度拿出漂亮财报向投资者和公众汇报。如果难以拿出,不仅股价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其线下业务的正常合作和经营。”  相似文献   

20.
IPO跛足上路     
"新股不败神话"可以说是中国股票市场设立近20年来一直存在的奇特现象,只要申购到新股,短短数日,少则百分之四五十,多则百分之四五百的暴利即可轻松落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