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媒体记者面对社会不公,仗义执言、为民请命是值得提倡的,但媒体记者在抨击社会时弊时所使用的批评标尺有时却令人难以苟同。比如,一个乡长因为收粮打了村长或农民,他就说:“一个小小的乡长,竟敢如何如何。”我不是一个官本位主义者,我对时下的一些“骑着摩托扛着枪,村村  相似文献   

2.
文翔 《湖北经济》2002,(12):44-44
自从经济与化发生“你搭台,我唱戏”的姻亲关系,形形色色的“化”和古古怪怪的“节”如雨后春笋出现了:比喻说,炸油条是百姓爱吃的普通早点,如果有财主想投资办“油条节”,不妨请吃时饭的秀才“制造舆论”,论述“油炸格”的来历和吃油条的爱国主义,等等:为赶时髦,我也想探索一下“尿化”,是否有人想办“尿节”只有天晓得。  相似文献   

3.
人说商场如战场,我不这么看。 说商场如战场,免不了这里拼杀,那里搏击,斗个两败俱伤。 说商场如战场,免不了你诋毁我,我贬低你,彼此“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说商场如战场,免不了促使企业寻找各自的“保护伞”,寻找温暖的“妈妈怀抱”。于是,各自企业的产品各守一隅,搭起“篱笆墙”,架起“保护网”,本应是开放的大市场成了分割的“板块”。 一提起市场竞争,就有人把它上升到不适当的程度,以致于业内人士惊慌失措,业外人士诚惶诚恐。 商场如战场,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的片面理解。其实,市场上的竞争是商业…  相似文献   

4.
张家瑞 《东北之窗》2011,(23):114-121
提起笔来写我所认识的彦涵。写彦涵先生几次来大连办展的因缘,一时不知如何下笔。 有人说:“在20世纪,如果没有彦涵等人,中国的美术将会黯然失色。”有人说:“如果将彦涵的绘画连接在一起,将会是一幅壮丽的,史诗般的画卷。”更有人说:“彦涵。那是一个被打得趴在地上战斗的战士。”  相似文献   

5.
若曦 《上海改革》1995,(8):42-42
前不久,一位同志著文说,领导干部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过好“五关”,即:名位关、权力关、金钱关、色情关、人情关。由此引起了周围朋友的一番议论。有人赞他“针对时弊,说得中肯”;有人则认为.只谈过“五关”不讲脑袋瓜这个“总开关”.说表未说本,没有抓住“根”……  相似文献   

6.
张寒 《中国西部》2009,(9):120-121
有人说,假如想从香港找一位可以演话剧《茶馆》的演员,那么这个人就是黄秋生。纵观香港影坛,黄秋生绝对算得上是异类:他曾顶着“烂片之王”头衔几十年如一日,却在今天的香港商业大片中扛起了“实力派”大旗。“他是那种你只要给他一个上档次的剧本,他就能做到征服人心的鬼才。”正如黄秋生所说的:人生真的和电影一样!  相似文献   

7.
忠全  卫东  水成 《当代陕西》2004,(11):42-42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长安西丰乐乡,有种树者名郭橐驼,所种各种树木,皆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有人去请教他,他说:“我不过是根据树木各自的特性来栽植罢了,有些人种树所以种不好,主要是不根据树的本性来培植,爱之太殷,忧之太勤,一会会剥点皮看他活了没有,一会又摇晃一下看他长得怎样,结果损害了树木的正常成长。”别人又问他:“你这个道理适用做官理政吗?”他说:“我只懂种树,不懂如何做官。但我常看到一些长官,天天催耕、催种、催收,连百姓养鸡养猪的事也乱下命令,招待他们吃喝又是劳民伤财,这是很不好的。”柳宗元最后写道:“吾问  相似文献   

8.
“我实在不想再办个百度或者阿里。我只想办一个小餐馆,门口有人排队,然后有人给我打电话说:‘老雷,给我留个座位。’这是我最大的幸福。”5月7Et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采访间里,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小米科技CEO雷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相似文献   

9.
“我的足球彩票中了奖,我不必结婚了#”“识”人按书面的意思来理解有两层含义:一是与别人互相认识;一是识别人、鉴别人。后者层次更深。我说的是后者。“识”人是前提,用人是“识”人的直接结果。能“识”人善任,就会推动我们的事业、工作向前发展。反之,则势必对我们的事业、工作造成损害。自古而今,能“识”人善任,且建立功业的领导者、决策者不胜枚举,但“识”人不善,用错人,做错事,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也为数不少。典型的如《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之用马谡。马谡平日与诸葛亮谈兵法,口若悬河,见解非凡,诸葛亮因此认为…  相似文献   

10.
有关“民营经济”若干观点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研究民营经济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经济理论界一件可喜的事,笔者拟就所接触到的一些有关民营经济的观点,发表一些个人看法,错误之处,欢迎理论界同志批语指正。一、民营经济与私有经济不是一回事吗?有人说:“民营经济不同于国有经济”,这句话是对的,众所周知,民营经济是相对于国营经济而言的,也有人把它称为老百姓的经济,就生产资料所有制而言,民营经济属于私有制经济,国营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有人说:“民营经济与私有经济也是一回事”,言外之意,民营经济有别于私有经济,因此又说:“我们不能以搞私有化…  相似文献   

11.
段彬 《天津经济》2009,(6):70-71
随着80年代出生的年轻一代在社会各个领域开始崭露头角,这一代人被赋予了“80后”的称号。有人说这是”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是祖国的未来与栋梁”;也有人这样形容:他们是“颓废、迷惘,没有责任感的一代”,是“草莓一族”,外表色彩鲜艳,表面还疙疙瘩瘩挺有个性,内里却缺乏承受压力的坚强与独立,怎能承担未来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多年前,笔者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时,有一位同学给我的留言是:“你是我惟一不认为是河南人的人”,算是给我的最高评语。如果说给我的同乡听,肯定让他们心寒。从此以后的一段时间,每当别人再问起我中国式问题“你是哪的人?”,我要么就说具体出生地“郑州人”。要么就说我的户口所在地“上海人”,要么就说我的定居地“北京人”,  相似文献   

13.
《发展》2008,(12):158-158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参加谈判。重庆的文艺界人士邀请他演讲。演讲休息时,有人关切地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你们是否能够战胜蒋介石?”毛泽东略一停顿,很风趣地说:“蒋先生(指蒋介石)的‘蒋’是将军的‘将’字头上加一棵草,他不过是个‘草头将军’而已。”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年,大家都在谈论知识经济,特别是对于西部开发的策略建议。台湾讨论知识经济的学者专家也很多,甚至高层人士也提出,未来台湾经济发展若“舍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将无路可走”。不过,有些人忧心知识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先生说:“知识经济的社会将出现数位落差,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过去十几二十年来,知识经济带来的问题,我闭起眼睛来就会担忧。”知名学者李家同先生说:“听到‘政府’的高级首长提出知识经济的看法,我对此非常担心,因为我根本不赞成知识经济这一种说法。知识经济的确有一…  相似文献   

15.
一句大胆言论,将董明珠抛到了风口浪尖。 6月5日,在金蝶软件公司所举办的“创新中国管理模式——2010年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的一句关于“无氟空调”的言论激起了轩然大波。她说:“现在的无氟空调,其实都是有氟的,但企业为什么炒概念,可以不尊重事实,撒谎欺骗消费者?”。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吟咏俳句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读者通过一首俳句会想到什么,想象出什么。吉川英治说:“我有幸会见和偶遇的人,都是老师。”确实如此.我非常珍惜我与刘先生及许多中国朋友的友谊,同时鞭策自己更加精进。  相似文献   

17.
邓达生 《开放潮》2005,(4):62-64
都说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战士演员辛海伟是个有“特点”的人物,有人说他“傻”:6家单位出高薪聘请,只要他点头,他便不再是拿几百元的小兵,转眼即成“高级白领”,或抱上个“铁饭碗”。对于一个来自贫苦山区的农村兵来说,这是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有人说他“铁”:军事素质强,文化功底好,考个警校不成问题。可他捷径不走,偏走“蜀道”。入伍前毫无文艺基础的“旱鸭子”,“异想天开”要做个专业演员,这不是大白天做梦吗?不过,世间还真有美梦成真的好事,“半路出家”当文艺兵的他,不仅当了一名专业演员,还成了武警部队和福建省曲艺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18.
论“底蕴”     
刘美 《环球财经》2013,(12):121-121
“底蕴”这个词,据载出自《宋史·范祖禹传》,有“事情的底细、内涵”之意。互联网时代,汉语的博大精深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底蕴”跟“人品”一道,成为使用频率颇高的常见词,用来解释莫名其妙或原因复杂的成功和失败。譬如体育比赛的一方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出人意料地获胜,就会有人说“胜在底蕴”;若是在占优之时因为意外的失误而落败,则权当是为下次较量“攒人品”。  相似文献   

19.
盘点2OO4年的经济,“三农”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年终岁尾,有人担心,“三农”亮点会不会是昙花一现?一些基层干部和农民也有顾虑:担心粮食一少,好政策就来了;粮食一多,好政策又走了。  相似文献   

20.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时下常听人说“某某是什么圈子里的人”,“某某这个圈子里的人如何如何”等等“圈子”语录,足见“圈子”之广、之多、之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