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环境意识的一个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贵州典型的低热河谷区--花江峡谷由于大气降水时空分布严重失衡,长期干旱缺水,人畜用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劣,但近几年顶坛花椒的种植在农业发展及生态建设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作物需水系数,重点分析了雨水资源供应的时空分布与主要优势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间的差异性,并找出其水分胁迫条件下成功抗旱的机理.结果表明: (1)花江峡谷区全年雨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存在严重缺水危机; (2)林地全年蒸腾与蒸发需水总量大,水资源压力较大; (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平稳状态难以维持; (4)顶坛花椒通过增加根系、角质层及栅栏组织保护、植株自身调节及Ca2 的保护等作用能较好地缓解水分不足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西藏农牧民公共服务评估是改进其效率的途径,本文从西藏公共服务的特殊性入手,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利用西藏日喀则地区秋窝乡三村的199份问卷调查资料,对农牧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文章指出,尽管西藏农牧区公共服务提供决策是“自上而下”,但农牧民的满意度仍然比较高,同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项目的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些方面显示出改进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4.
针对宁夏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区特征,构建了由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等4个子系统共20个评价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SPSS12.0大型统计软件和运用因子和聚类分析方法,定量评价了宁夏县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将其划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区,分析结果与现状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为宁夏县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肖星  刘睿文  杜莉 《经济地理》2005,25(6):898-903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开发步伐的加快,旅游资源评价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方法和模型应运而生,其中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目前比较科学、规范的一种方法,成为评价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以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旅游规划实践,构建了旅游资源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改良模型,并应用于琼海市的旅游资源评价,为该市旅游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提出了一些改良建议,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6.
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定性的非财务指标在企业效绩评价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现行实务中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都没能很好地将定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此,本文提出另一种系统的评价方法--企业效绩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模糊数学理论,构造了一种改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建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南省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可以在整体上对河南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而且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河南省科技创新的优势和劣势,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是一种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是全球最大的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区,贵州是中国喀斯特的中心区域。以贵州为例,通过编制能值分析表,结合统计资料、RS和GIS方法获取分析数据,在2000年、2005年和2009年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计算,在利用几何平均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能值货币比率、环境负荷率、废物负荷率、能值产出率、能值产出比、环境承载力、修正的可持续指数等方面,进行贵州省可持续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结果表明:到2009年,贵州省环境承载力从2000年的2032.33万人急剧下降到2009年的1355.25万人;环境负荷率和废物负荷率从2000年的0.8,增长到2005年的1.3和2009年的1.95,修正的可持续指数变化较小。总体上,贵州省经济系统水平逐步提高,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剧烈增加,区域发展形式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
张仪华 《时代经贸》2006,4(9):103-103
新产品进入市场和市场营销计划的试金石是市场试销本文提出了基于试销的新产品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复杂性、模糊性等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以专家知识、主观经验和游客感知为基础,使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效结合,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以重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为例,给出了民俗旅游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缺土少水,农业可持续发展后颈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主要城市人居环境适宜居住的气候因子综合评价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李雪铭  刘敬华 《经济地理》2003,23(5):656-660
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特点,气候是构成这一系统最为密切直接的自然地理因素,也是人们评判城市适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从人适应气候的生理和心理角度出发,对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气候适居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3.
苏北海岸带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价值的大小是确定资源水价的基础,受环境、经济等人类文明成果的制约。文章对水资源价值模糊评价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苏北海岸带的主要河流为研究区域进行了量化计算,计算出海岸带的宏观水资源价值,并对区域水资源价值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岸带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程度还不高,水资源价值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短时间内海岸带地区不应再提高水价,且水价也应存在相应的地区间的“阶梯式水价”。  相似文献   

14.
西部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综合评价与地域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大开发10年来的工作重点以"打基础"为主,对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重视不够。造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内部发展差异较为显著。特别是仍有部分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其发展存在特殊困难。现有研究缺乏西部内部小尺度的比较分析和综合评判,也缺乏综合地域划分。文章选用改进熵值法对西部171个地级行政单位进行综合发展评价,依据地理空间一致性对特殊困难地区进行地域划分,得到七个集中连片地区。分析显示,各片区致贫落后诱因相对一致。并探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发展的一般思路。  相似文献   

15.
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需重视的关键科技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兰  张群英  滕建珍 《经济地理》2002,22(5):638-640,623
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尤其是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种类多、品味高、极具珍贵性和保护价值。为了避免盲目开发和不合理利用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灾害,本文就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南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多种评价方法在投资环境评价中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文余源  胡鹏 《经济地理》2002,22(4):390-393
本文针对过去在应用不同方法作投资环境评价时,往往出现评价结果不一致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多方法综合应用的系统评价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以往只用一种方法评价的片面性,提高了评价的精度和可靠性,并以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为例,应用该方法对其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县域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综合评价——以宁夏为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余晓霞  米文宝 《经济地理》2008,28(4):612-616
社会经济发展潜力作为主体功能分区的主要研究面,是划分功能区的重要基础.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对其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可避免受区域内发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结果模糊.文章以宁夏19个县市为例,选取社会、经济、资源三大类多项指标,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中的生态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因子载荷、各县市综合得分及排名,再利用聚类分析及ARCVIEw软件确定类型区并对结果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人居环境既是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理空间,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山地人居环境是人居环境类型之一,它在各个自然因素基础上综合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山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植被、土地资源,构成有别于其它不同类型的人居环境。文章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叠置技术,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通过五大山地自然要素进行定量分析与综合分析,以达到科学评价山地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部六省旅游发展综合评价及空间结构系统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在利用AHP分析法以及嫡技术对中部六省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认为河南省、湖北省为中部地区旅游发展的龙头,中部六省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关键是构建合理的旅游空间结构系统.在进一步探讨中部六省旅游合作的空间基础后,根据中部六省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状况及旅游特色,提出中部地区旅游合作空间结构系统的构建应以7个旅游中心城市为一级发展极核,以八大跨区旅游圈为基本旅游延伸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长江旅游带等跨区域的旅游经济带,形成由点及面,层层推进的多极化、多层次、多方位的圈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