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目的:从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解析开发商的土地储备与竞买行为.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数值模拟.研究结果:开发商土地储备行为由经济条件决定,持有成本与预期收益是开发商进行土地储备规模决策时权衡的两个要素;贷款利率和融资能力从持有成本的角度影响开发商土地储备行为,未来房价增长预期和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则从预期收益的角度对开发商的土地储备行为产生影响;开发商以超常价格进行土地竞买的驱动力是中国土地市场中出现的"面粉比面包贵"现象的原因.研究结论:在市场繁荣阶段,开发商积极的土地储备策略与非正常的土地竞买行为经常发生,这并不是中国经营性土地招拍挂供应制度导致的必然结果;但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着企业萎缩、破产和被接管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2.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中国土地储备制度产生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目的 :确定土地储备制度在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历史演进中的地位 ,对其产生的必然依据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研究方法 :社会物理学的社会燃烧理论。研究结果 :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二次革命。研究结论 :社会燃烧理论可引入到制度变迁领域 ,是研究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一个有效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3.
我国实施土地储备的目标之一就是有利于政府对土地市场的集中统一管理,从而实现土地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的转变,增加政府调控土地市场的能力。文章在分析土地储备实施效果以及土地供给、地价和房价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土地储备、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使土地市场供给信息公开化,使企业和公众形成合理预期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呈现目前国内外土地市场的研究进展,总结研究重点并进行国内外比较,把握国内外研究的方向和差异。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1)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提出依靠国家理论和制度安排来提高土地市场运行效率,国内学者则较多分析市场中价格表现和参与主体行为,以及市场与宏观经济环境的关系;中国农村土地市场问题成为新制度经济学尤其是产权学派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国内外土地制度研究都关注土地产权、土地征收以及政府行为等主题,但选题角度有所差异。研究结论:(1)未来土地市场研究的重点可能有:农村建设用地供应的激励相容治理结构,从风险偏误、逆向选择、前景理论和心理核算等方面研究农地流转中微观主体的行为,以及应用委托—代理等博弈论模型研究政府供地行为和土地财政问题。(2)未来土地制度研究的重点可能是: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征地制度、土地立法和执法、土地流转、确权颁证和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评估。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信息透明化管理的分析,提出了土地成本公布的几点疑问以及对土地市场规范发展的影响;同时对土地的征收、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土地市场的影响做了研究;在分析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批租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市场规范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土地储备制度与土地供应制度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相关的两种土地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土地储备与供应制度存在的关键问题有:过分追求土地储备规模,导致土地储备资金负担增大;过分重视经营性用地的储备与供应,造成土地储备与供应调控职能缺位;政府垄断的土地供应制度,容易造成供需失配;土地储备与供应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容易造成土地市场的混乱。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土地储备与供应制度的改革对策:适度控制土地储备规模,消化土地库存;合理确定土地供应结构,实现供需均衡;打破政府垄断局面,调动多方积极性;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确保土地储备与供应制度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7.
城市土地储备是一种新的城市土地管理制度,是城市土地管理制度的创新.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从土地储备机构设置、土地储备资金运作方式、储备土地来源、储备土地的出让方式、土地市场的调控方式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模式的异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土地储备模式,对于加速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拓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合法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它符合法所追求的"秩序"这一基本法律价值;中国城市土地的国家所有,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提供了重要保证;公共利益性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在土地征用上的法律基础,但是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研究结论:中国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也在不断完善。在对我国土地出让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之后,选用北京市土地一级市场作为实证案例,利用计量回归结果分析北京市一级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立土地储备机制和透明的集体用地流转市场,适时修正北京市基准地价体系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系统总结中国土地经济学自1980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重要进展,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研究结果:(1)土地经济学是一门注重方法论、学科体系相对完整成熟、对土地科学的其他学科有基础支撑作用的学科,并且兼容并包、与时俱进;(2)土地经济学的演进也是土地经济学核心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技术进步支撑了土地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发展,形成了以理论推动发展、以技术深化理论研究的演进逻辑;(3)中国土地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土地商品属性积极探索与城乡土地制度初步构建(1980—1993年)、土地市场体系初步创立与土地制度框架大体形成(1994—2000年)、土地市场规律深入研究与土地制度公平效率权衡(2001—2010年)以及"土地财政"问题加重与土地制度微观个体地位凸显(2011年至今)4个阶段。研究结论: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体系运行规律,研究土地市场运行与政府干预调控的关系,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性质和特征,并构建土地制度变迁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长期动态均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进入阻止博弈分析,找出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长期动态均衡。研究方法:博弈分析。研究结果: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的演化符合一般进入阻止动态博弈模型,农民对政府的影响使政府丧失了稳定的先动优势,农民与政府互为非农建设用地供给领头者的局面,在长期动态博弈中,“{打击,(进入,进入)}”成为精炼子博弈纳什均衡。研究结论:为最大限度地避免社会福利损失,确保城乡非农建设用地竞争市场的实现,必须打破政府土地征用垄断坚冰,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入市,必须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尽快实现政府和农民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力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梳理并比较2018年国内外土地经济领域研究进展和研究重点,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法。研究结果:2018年,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化、土地产权安排、土地征收和土地改革等是国内外共同的研究焦点。国外研究关注城市土地价格的变化趋势、土地市场不完善的原因、产权稳定性与生产效率的关系、土地改革的成效等,而国内研究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意愿和价格、失地农民的福利、产权稳定性与农业投资的关系、土地制度演化变迁过程以及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等问题。研究结论:2018年,土地经济领域研究在土地制度变迁过程、土地流转市场新体系、土地供给、土地细碎化、征地影响因素等方面有所进展。2019年将重点关注实现乡村振兴的土地政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跟踪评估、土地经营权流转和融资担保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城镇土地储备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研究目的:分析目前我国城市土地收购储备的特征及问题,找出问题产生原因和解决的思路、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加强土地收购储备基础理论研究,为制定相关法律提供依据;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控制和减小土地收购储备中的风险。研究结论:我国必须实行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政府主导型的土地收购储备模式比较完善,可操作性和社会经济、社会效益优于其他模式。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于城乡中国的发展阶段,社会经济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持续变迁,农业和乡村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本文重点探讨如何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以促进乡村振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特殊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必须从乡村内部出发,寻找撬动实现乡村振兴的支点。要围绕"实权"与"流动"两个维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土地制度保障。"实权"是要将农地产权落到实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要明确农地各项产权权能的内含、外延,要把农地产权落实到具体的权利主体身上。"流动"是要在保证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在土地利用空间规划的管控下,实现土地资源的自由市场流动。  相似文献   

15.
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内涵。研究方法:用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研究结果:土地征收是一种建立在个人选择基础上的社会选择,是政府替代市场直接配置土地资源,但需要满足一个经济条件(市场失灵)和三个法律要件(公共利益、合理补偿和正当程序)。研究结论: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是指卡尔多 — 希克斯效率;土地征收后提高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最终有可能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来补偿土地被征收者的损失并改善他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16.
高地价对中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冲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目的:分析并解释高位运行的城市土地价格对我国土地储备形成冲击的表现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高位运行的土地价格引发开发商、政府和城市居民等主体行为变异,从而对土地储备制度产生冲击。研究结论:从引导需求、规范行为、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本身建设等方面着手,抑制地价过度上涨,发挥土地储备制度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市场失灵与其政策矫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陷于困境的制度之源,探讨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政策矫正。研究方法:局部均衡分析和交易费用分析。研究结果:中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限制不当以及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残缺提升了市场交易费用,减弱了当事人的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供求,影响了交易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研究结论:必须"尊重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在明晰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基础上,赋予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权利,从消除制度障碍、明晰土地产权等角度克服中国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上市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土地承包权退出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结合政策梳理和实践归纳,本文试图剖析土地承包权退出内涵纷争的内在逻辑,总结其核心要义,以规范理论界对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理解.本文认为,土地承包权退出认识纷争与制度演进阶段有关,从长远来看,土地承包权退出应该以自愿有偿为前提,以放弃土地承包权为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目的:提出改革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客体和权力内容,严格区分土地所有权与管理权,从制度建设上防止管理权侵犯或替代所有权.在集体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上,除以承包形式取得外,引入招标、拍卖、挂牌等形式.在集体土地使用权类型上,除承包外,应增加出让、出租、作价出资等形式,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同样的权能.在保证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允许不同类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享有不同的转让、出租、抵押等权力,完善集体土地登记制度,规范集体土地二级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