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6.
培育农村市场主体问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加速和促进农村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对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为此,必须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8.
9.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15.
周林 《特区经济》1992,(9):14-15
<正> 邓小平同志在今年年初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而使经济界摆脱了关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无休止争论,也是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正名,为全面开创和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辟了道路。应该看到,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这既是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所提出的要求。这一目标的提出必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随着改革的深化,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在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方面有根本性进展,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和经济改革的全局配套深层突破。  相似文献   

17.
18.
林凌 《特区经济》1993,(3):17-20
<正>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一开始就提出了以什么模式作为改革取向的问题,由于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念的束缚,始终是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概念上翻来覆去做文章。1984年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新观点,大家都认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但在认识上,歧义仍然不少。无论把重点理解为有计划还是理解为商品经济,实质上都没有脱离计划与市场板块结合的窠臼。1992年,小平同志继1991年上海讲话之后,再一次提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别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使中国在改革的取向上走出了要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死胡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构建,都必须顺应其自身的特征。否则必然会违反其规律,从而失去了科学性,导致经济体制的崩溃。社会主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也必须如此。我们认为,市场经济大致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经济是自由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买卖自由,契约自由,愿买即买,愿卖即卖,价格一般也是自由形成,这与“命令经济”、“统制经济”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说,没有相当程度的经济自由,市场经济就不可能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