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中国强制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简称CCC或3C)制度今年8月1日已正式实施。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列入第一批实施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未获3C认证证书和未加贴认证标志的国外商品不准进口,国内产品不准出厂销售以及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认监委成立以后,推出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卫生、动植物生命和健康、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的有关产品及其生产企业的管理体系实行强制性认证。根据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规定,凡列入《第一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的企业产品,必须申办3C认证;原来已获CCIB和长城证书的企业,也必须更换3C证书。只有获得了3C证书,有3C标志,才能出厂、进口和在市场上销售。而以前的CCIB证书、长城证书及其标志将同时作废,取而代之为3C证书及3C标志。为推动3C认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国家认监委指定了中…  相似文献   

3.
强制性产品认证是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相关产品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2001年12月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5号令,颁布了《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2002年5月1日,“规定”正式实施,它标志着我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全面启动。  相似文献   

4.
开场白:旨在国家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制度——中国强制认证(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简称为“3C认证”)已在我国开始实行。我国首批公布实行强制性认证的共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我国从今年8月1日起,对涉及人身和动植物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等的产品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以下简称3C认证)。3C认证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的需要,对所涉及产品实行的一种强制性市场准入制度。它在推动国家各种技术法规和标准的贯彻、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促进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该制度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目前已被世界大多数国家广泛采用,并正在成为国际通行的做法。这项制度的实施对广大的消费者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时至今日,3C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6.
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的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也称3C产品)认证是政府规范市场、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手段。但据《2011年中国3C产品质量问题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自8月1日起,我国将对包括电线电缆、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信息技术设备、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照明设备、医疗器械等19类132种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产品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届时,凡是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而没有加贴“3C”认证标志的产品就不能出厂、进口以及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3C认证的实施,既是对中国入世的承诺,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为此,本刊特约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处处长何建中撰写此文,希望给我省须通过3C认证的企业以帮助。  相似文献   

8.
8月1日起,您在购买家用电器、汽车等商品时,一定要查看产品上是否有3C认证标志。如果没有,说明该产品没有通过安全或环保认证,千万不要购买。8月1日,我国将对涉及安全、电磁兼容、环境保护要求的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照明设备、医疗器械等19大类132种产品将贴上3C标志。未经认证、没有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将不得出厂、销售和在经营性活动中使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表示,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国家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根据国际惯例并依照国家法律…  相似文献   

9.
建立统一的、有权威的认证认可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也是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贸易发展、保障人类健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质量认证作为国际通行的对产品和服务及过程是否符合特定标准、技术规范的评价方式,是现代工业社会履行合同要求和贯彻标准的一个手段,已广泛存在于商品形成和流通、使用的各个环节。许多国家为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通过立法手段或发布与标准、质量有关的行动纲领来推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出台,为解决我国对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抓起”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也顺应了我国加入WTO后产品质量管理同国际接轨的要求。1 何为国家强制认证 中国强制认证制度是主管部门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对产品是否符合国  相似文献   

10.
何为3C认证     
3C认证,即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其英文名称为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英文缩写“CCC”。该制度是各国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重要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也是我国切实履行的一项入世承诺。2001年12月3日,国家认监委发布并组织实施了对国产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9家认证机构国家认监委先后指定了9家认证机构和69家检测机构承担第一批强制性产品的认证和检测工作。这9家认证机构分别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国电磁兼容认证中心、中国安全技术防范认证中心、…  相似文献   

11.
从今年5月1日起,我国对涉及人类健康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以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即“CCC”认证),未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和未加施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不得出厂、进口和销售。  相似文献   

12.
要闻摘登     
动态监管机制国家质检总局要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国家质检总局采取十项措施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采取十项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十项措施是:一、实施“3C”认证,对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产品实施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二、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三、针对食品、建材、农药、化肥、卫生纸品、电线电缆等十种涉及人体健康安全方面的产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假冒伪劣泛滥猖獗的势头。四、加大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列入强制检验的产品加强监督。五、对危及健康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实行…  相似文献   

13.
北京消息今年国家质检总局将采取十项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十项措施是:一、实施“3C”认证,对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产品实施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二、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中国食品质量安全。三、针对食品、建材、农药、化肥、卫生纸品、电线电缆等十种涉及人体健康安全方面的产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假冒伪劣泛滥猖獗势头。四、加大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列入强制检验的产品加强监督。五、对危及健康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实行责令企业收回制度,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六、扩大名牌产品评价范围,加大免…  相似文献   

14.
华雨 《上海质量》2007,(6):21-22
进入21世纪,我国企业获得的认证证书数量已连续四年世界第一;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健康安全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而依法于2005年8月1日实施的市场准入制度强制性产品认证(认证标志为3个C)是方兴未艾,3C认证成为列入认证目录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那么,对于认证结果的使用者来说,认证给企业带来了怎样的效用和影响呢?6月5日、6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分别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联合召开了3C认证座谈会,企业用亲历的认证实践,勾画出3C认证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将对第一批19大类132种强制性产品认证(3C认证)目录内的产品进行执法检查。没有3C认证,目录内产品将不允许进入市场销售。销售无3C标志的产品及产品假冒3C标志等行为都将受到严惩。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安全、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  相似文献   

16.
冀前 《中国质量》2004,(12):46-47
为了履行对WTO做出的承诺,中国政府于2002年5月1日起对涉及人类健康和安全,动植物生命与健康及环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产品,实行强制性认证(即3C认证).相较于发达国家来说,我们的产品质量认证起步较晚,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使它形成一套科学、严谨的产品安全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是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的,该规定确立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简称3C认证。它是中国政府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国家对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统一产品目录,统一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统一认证标志,统一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监管新招     
本刊讯为促进形成法制健全、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国家质检总局将采取10项措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10项措施是:实施“C”认证,对涉及健康、安全、卫生、环保的产品实施统一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针对食品、建材、农药、化肥、卫生纸品、电线电缆等10种涉及人体健康安全方面的产品,加大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假冒伪劣泛滥猖獗势头;加大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对列入强制检验的产品加强监督;对危及健康安全的不合格产品实行责令企业收回制度,建立市场退…  相似文献   

19.
尹建丽  于得水 《价值工程》2012,31(28):310-312
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是为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体健康或者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者健康、保护环境,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我国还没有建立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认证制度,一些产品监督形式得不到国际上的承认,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着在经济上蒙受损失和受到技术壁垒的限制。要借鉴国外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的经验,为推进我国认证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4年4月,某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B机构)在受理一批货值十万元人民币,且必须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出口商品报检时,发现当事人所提供的认证证书却不包含该类商品,后经严格查验,该批商品加施的3C认证标志有明显的伪造嫌疑,B机构遂向3C认证标志发放中心请求对该批商品的3C认证标志进行真伪鉴定,经防伪技术鉴定,3C认证标志发放中心认定该批商品的3C认证标志系伪造的标志。B机构据此对该批出口商品的当事人进行立案调查,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当事人辩称,该批出口商品不属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因而无需获得强制性产品认证。为查明该案的真实情况,B机构经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请示并得到批复,确认该批出口商品属于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内的产品,因此,该案的违法实事清楚、证据确凿。B机构决定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