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的方式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媒体这一新的传播方式应运而出,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自媒体以其良好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深受广大民众青睐,已成为当下重要的新闻传播形式之一。本文主要讲述了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解构与重塑,以期探索出更加适应高速发展的新闻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5)
自媒体是现在最新的传播方式,有了自媒体,获取知识和信息的灵活性和速度都远远超过了传统媒介。自媒体的广泛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自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的传播,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一种前所未有的优势。同时,自媒体信息良莠不齐,又给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或资讯的传播和享有都不可能被完全独占,传播变得更为灵活和广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面媒体与电子媒体之间的互动与融合,已成为新媒体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与趋势,并推动我国媒体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本文分析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并重点阐述了新闻工作者应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媒体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人、媒体、社会间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媒介素养也因新媒体传播语境的出现焕发出新的生机。提出在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研究应当注重于对媒介使用者批判性、参与性和社会性的培养,以便促进个人现代化、推动媒体规范化、实现社会和谐化,达到“求真”、“向善”、“为美”的人类普适性终极追求,并从充分地认知媒介、理性地解读媒介、合理地使用媒介三个方面,对新媒体格局下媒介素养的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麦当劳70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快餐文化,其核心是理性化、标准化、精算化、个性化以及大众化。麦当劳文化以资本主义物质生活方式的确立为时代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理性化、资本理性化的经济文化特质的集中体现。麦当劳文化所谓的"以人为本"理念蕴含着不可克服的二律背反,其本质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根本缺陷的反映。新唯物主义即深层本体论哲学是对其的超越,科学发展观是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6.
在全媒体传播体系下,红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传播拥有了新平台、新载体、新形式,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开发、创造性转化提供了媒介路径。聚焦河北省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的生动实践,总结特点规律和创新经验。红色文化传播中仍存在各级媒体协调联动不力、受众个性化需求适配度低、新媒体技术应用场景不丰富等问题。地方主流媒体应扎根本土,通过搭建一体化融媒体传播平台、打造红色文化“IP”、精准服务受众需求、创新智媒应用场景等,推动红色文化传播扩圈进阶,发挥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代传媒业发展势头迅猛,新闻媒介发展到自媒体时代,引发了信息传播活动的重大变革.当代大学生作为自媒体时代"公民记者"和"信息产品消费"的主流力量,由于缺乏相应的指导,其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高校亟须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以帮助青年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的媒介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新闻自由度显著提高,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自媒体时代,灾害面前的个体自我动员能力迅速提高。经济收入的增长,又使个体行动能力大幅提高。但相应社会组织能力仍停留在低水  相似文献   

9.
一、播音主持创新。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要求广播电视创新是指通过对广播电视的体制、管理、机制,广播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技术等整个系统进行不断革新,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受众需求所采取的开发手段。就播音主持艺术而言,播音主持艺术创作自身的矛盾运动以及它所处的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发展,要求它在继承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具体来讲,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落实到广播电视传播上,必然导致传播工具的更新、传播条件的改善、传播媒体的增多、传播方式的变革,必然导致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播技术的数字化、媒体管理的产业化、媒介运作的市场化、传输方式的集团化、传播人员的职业化、受众需求的多元化、沟通方式的交互化等等。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8)
如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格局已经由原本的媒介即讯息转变成为媒介即关系网络。新媒体平台依靠其自身的社交属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程度大大超越以往。如何依据现今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来进行广告传播,是如今需要探讨的广告传播策略方面的重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试论分众媒介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同的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并促成了当代受众的不同特征.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媒介从满足大众需求转向满足分众的转变。在分众传播的理念下.我们可以在特定的时空对特定的人群采用特定的信息传播形式.并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3G时代的到来.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互联网等IT技术的进步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分众媒体的发展,为分众媒介的发展创造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正"自媒体"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Dan·Gillmor对其"新闻媒体3.0"概念的定义中。而第一个对"自媒体"做出较为完整定义的是Shayne Bowman和Chris Willis:自媒体是普通公民经由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一种提供与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当前,以微博、微信、QQ、博客等为代表的自媒体,已成为网络传播最活跃的主体和新兴舆论场。近年来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了人们  相似文献   

13.
从《极光之城》的成功看微电影营销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环境的变化在改变消费者媒介接触习惯的同时,也重构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模式:互联网与口碑相传成为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决策依据,社会化媒体因其强大的人际传播聚合能力而备受营销者青睐,微博之后,微电影广告凭借其更为优越的表现形式成为又一个广告营销新阵地。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以来,与传统的口语媒介、书面媒介不同,电视等新媒介不再是贵族精英的文化产物,新媒介一面世,就与大众密切相连,而且也改变了大众感知现实的方式,成为他们了解世界的中介。因此,它生来就必然倾向“俗”,不“俗”不足以承载向“大众”传播的功能,“俗”是它的特点,而非缺点。  相似文献   

15.
罗宏琪  袁文艺 《经济师》2007,(6):275-276
电子游戏作为一种与网络媒介紧密联系的新事物,因为其娱乐虚拟体验功能和营销传播功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广告媒体。文章从商业运用的角度,分析电子游戏载体广告的运作重点、发布方式、传播效果,探讨电子游戏载体广告的商业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从口头相传到文字传播,从大众传媒到分众窄播,传播媒体的更新改变着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方式,进而影响着生活的状态与文化的形成.如果说大众传播以点对多的方式实现了形式上接受信息的平等、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却忽视了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与信息源头控制的潜在单一性,那么建立在网络传输特点基础上的数字媒体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相似文献   

17.
魏武挥 《商周刊》2013,(7):93-93
自媒体,这是时下一个非常火的概念,大体上就是“一个人/小群人做一份媒体”的意思。不过,我对自媒体有两个限定条件:其一,需要有极强的个人风格特征,类似微博上一些营销大号,可能是一个人做的,也可能是一小群人做的,但由于没有太过明显的个人风格而基本属于转抄各种段子,是不能算作自媒体的。另外,有那么一些人凑在一起,公司化运作网络媒体,个人风格特征不强,也不能计入自媒体。,其二,要经营,至少是主观上有经营的欲望。  相似文献   

18.
报纸、期刊、书籍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媒介,其面对的挑战远远大于二十世纪电报、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发展带来的冲击.随着纸质媒体市场份额逐步被数字媒体蚕食,随着用户信息获取方式的逐步改变,纸质媒体的用户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开始明显下降,传统报刊出版企业的内容制作+广告经营、邮政企业负责发行的传统业态已经开始发生变革,多年来,我们已经看到国内外传统报刊出版企业都已在被动,或主动应对这种挑战.新型的数字媒体直接通过互联网终端面向最终用户,数据库化的内容检索、分类日益细化的专业化和个性化趋势,第三方支付、大数据服务、云计算,乃至自媒体的新兴,都预示着传统报刊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转型成为必然.文章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为研究框架,运用SWOT分析法及4C4P等理论,分析了上海邮政在面对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业的转型趋势,对如何应对数字出版业对传统邮政报刊发行业务的挑战,如何主动适应用户逐步改变的阅读习惯;如何积极整合邮政优势资源,如何在数字出版产业链占有一席之地进行了探索,为邮政报刊发行业务战略转型提出了可行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尝试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传媒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共存发展,要想在竞争中赢得受众的亲赖,达到传播致效,作为传播者的媒体就必须在了解受众的同时优化传播环境,讲求传播技巧。而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活动(广播和电视媒介)中,语言无疑是播音员与主持人选到传播效果的有力手段,所以作为联系媒介与受众的它们就要充分结合各自的传播环境,运用各自具有特点的语言与受众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拉近观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这样才更有利于受众接受传媒发布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商业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意识形态与“韦伯命题”如同西欧经济变迁引发过人们对欧洲中世纪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即宗教观念及其变革方式的关注一样,近几十年来东亚经济的迅速成长,引起了人们对儒家思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考。这种认识的明显特征在于,它所依据的是儒家思想的边缘、外围地区而不是它的本土或核心文化圈内的经济成长的经验;它所比照的是先发性国家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制度形态的自发成长过程中正统思想的某种适应性转化或理性化过程对经济成长的促进作用,而不是后发性国家在制度示范、传递乃至竞争面前的制度安排和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它所着眼的依然是西方社会的那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尽管带有某种理性个人主义色彩)经由宗教或心理媒介实现行为理性进而制度理性的典型模式,而不是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东方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