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中国GDP增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度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之内所生产和所提供的最终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总量指标,如果能够对GDP做出正确的预测,必然可以有效引导宏观经济健康发展,为高层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选用适合短期预测的ARIMA模型对中国1952~2010年的GDP进行计量建模分析,预测结果认为未来五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将处于一个水平较高的上升通道。  相似文献   

2.
伞峰 《中国金融》2006,(6):24-27
国家统计局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对1993年到2004年的GDP总量及第二、第三产业的数据进行了修订。2006年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又发布了2005年GDP的初步核算结果。GDP数据修订符合国际惯例,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修订后的统计数据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运行状况。GDP修订后,虽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态势,以及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但由于这次修订大幅度上调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使与第三产业和GDP相关的一些经济指标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有必要对GDP修订后我国经济政策走向、主要经济结构的变化、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变化,以及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重新进行评估,对中国经济的“变化”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家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在4月25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举行的第17次“中国经济观察”报告会上,传来最新的声音。密切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一致做出看多预期。对20家预测机构的预测结果加权汇总后做出的“朗润预测”显示:二季度中国GDP增速或为7%,高于~季度GDP增速6.1%。一系列先行指标的回暖,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走出低谷,走向复苏。  相似文献   

4.
天下     
《中国保险》2011,(9):4-5
①去年中国GDP超40万亿元 增速上调至10.4% 9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1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实的公告”,称经初步核实,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401202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苏北 《时代金融》2005,(8):22-24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绿色GDP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美丽数字背后是对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换言之,GDP中的“黑色”成份不可小视。如果将环境因素考虑在内的话,中国的GDP可能就要重新估值了。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至今是我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的时期,按不变价格计算,2001年我国GDP总量是1978年的7.9倍,居民消费额是1978年的99.6倍。但是,随着GDP和国家财富“蛋糕”的做大,“蛋糕”的分配愈来愈不公平。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苏海南     
《黑龙江金融》2010,(6):19-19
6月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苏海南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时,提出中国已具备条件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由此引发广泛讨论。苏海南强调,国民收入倍增实际上是GDP的倍增,国民收入倍增里面包含了居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们国家有责任也有能力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杨洋 《中国外资》2011,(21):121-122,125
当今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建立,来源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强大的军事实力,正是这样的一个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保障了西方世界15%的人口占有全球75%的资源。本文通过对中美GDP总量和构成的比较分析,认为只有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掌握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制定权,才能实现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中国的复兴,而强大的军事实力的体现则是GDP总量以及其中的工农业产值占比。  相似文献   

9.
赵旭 《投资研究》2012,(8):121-131
作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一种,GDP挂钩债券在国外发展比较迅速。本文从发行人和投资者的视野,分析了GDP挂钩债券的产品结构、定价机理和设计要点等,特别是探讨了GDP挂钩债券定价的理论模型,剖析了GDP挂钩债券的定价特点及GDP期权模型,对GDP挂钩债券与GDP变化之间的关系即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进行了价格模拟,其研究思路和结论对中国宏观经济环境下的金融创新产品定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高义 《投资与合作》2011,(10):270-271
经济运行过程从较长时间序列看,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呈现一定的规律,这对预测提供了依据。目前预测经济运行时问序列的理论与方法较多,而ARMA模型在经济预测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现象在时间序列上的依存性,又考虑了随机波动的干扰性.对经济运行短期趋势的预测准确率较高.是近年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由于国内生产总值(GDP)不仅能够在总体上度量国民产出和收入规模,也能够在整体上度量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状态阁此.对GDP进行精确的拟合和分析对分析一国的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研究中,根据ARMA模型的应用条件,选取1978年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IDP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11.
赵秦鲁 《税务纵横》2003,(11):22-23
一、对我国宏观税负的理论分析 宏观税负是指一国—定时期(—般为一年)各项税收收入总量与经济产出总量之间的比值。世界各国—般都采用税收收入总量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公式为T/GDP,T表示税收收入总量,GDP表示经济产出总量。  相似文献   

12.
刘钊 《中国金融》2006,(4):38-39
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就有“郡县治,则天下安”及“县积而郡,郡积而天下;故县治,天下无不冶”的说法。目前,我国有县级行政区划2861个,县城经济的GDP总量达5.4万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50%。但近年求,相对于县域经济的资金需求。金融支持弱化与县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客观上存在县域经济“融资难”与县城金融“难融资”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
王霞  司诺  宋涛 《金融研究》2021,494(8):22-41
及时、准确地获得GDP短期预测值对于宏观调控和企业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在收集我国实时碎尾数据集的基础上,采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将我国季度GDP的预测频率由“季度”提高到“日度”。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混频抽样模型以及MFVAR等现有模型,混频动态因子模型能够有效解决实时预测中需要面临的数据问题,包括混频指标、碎尾特征、数据的周期性缺失等。本文模型在每个数据发布日,均可更新GDP的预测结果,这不仅将最新的经济活动信息迅速地体现到GDP预测中,而且显著提高了GDP即时预测的准确性,且预测结果随着月度数据信息的增加趋近于GDP真实值。此外,本文还估算了拟GDP季度同比增长率和GDP月度同比增长率两个月度数据序列,为我国宏观经济监测与政策分析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张雪 《广东财政》2001,(6):36-37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是衡量政府在国民经济总量中集中程度,反映政府对经济社会调节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财政政策的有效实施,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蔡建荣 《时代金融》2013,(21):108-110
为了更好认识和预测甘肃省GDP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对近年来甘肃省GDP运用ARMA模型进行简单的分析与预测。从而可以提出对于甘肃省GDP进一步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梁方  沈诗涵  黄卓 《金融研究》2021,493(7):58-76
本文使用组合预测方法,探究以“朗润预测”为代表的专家预测以及计量模型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效果,并研究对不同预测进行组合预测是否有助于改进预测效果。本文发现,对我国CPI和GDP的增长率,专家预测效果总体上优于模型预测。从原因看,一方面,专家在预测时已经考虑了计量模型的预测信息;另一方面,在经济出现“拐点”的时期,专家通过对实际经济环境和政策的把握,得出更准确的经济预测。组合预测有助于提升预测精度,对专家预测进行组合得到的预测效果优于大多数的专家预测,“模型—专家”组合预测的效果也优于所有的模型和大部分专家预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式GDP的特点  近年来 ,GDP在中国受到前所未有的诟病 ,官方也在进行GDP的修正研究。为什么GDP在外国不如在中国那样受到如此严厉的指摘 ?原因在于中国GDP的缺陷被充分放大了。那么 ,中国式的GDP有哪些问题呢 ?第一 ,地方政府推动的GDP。一些地方政府出于其局部和短期利益 ,奉行“GDP至上” ,竞相以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投资 ,耗尽财力甚至负债举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府推动的GDP往往不计社会成本 ,不讲效率。第二 ,投资驱动的GDP。我国GDP增长有三个奇怪的现象。一是我国经济高增长 2 0多年 ,我们依旧是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印经济金融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印度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与中国并称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根据2004年摩根斯坦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如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3年中印GDP总量之和占全球GDP的18%,两国GDP增长占全球的32%,而在1990年上述数字分别只有10%和13%。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影响不断增大,而其国情又与中国比较相似,因此,将两国的经济金融进行比较,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金融质量,并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两个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倍增,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倍增。两个同步,一个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要和经济增长同步,另一个就是劳动者报酬要和生产率提高同步。据方正证券预测,假设2020年时中国城镇化率达6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达4元人民币/1美元,届时若收入倍增目标实现,我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接近1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美元,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约7000美元。想要了解两个倍增是否能够实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变的十分重要。预测方法很多,本文选取的是ARMA模型对汇率进行了预测,预测并没有达到方正证券所预测的4元人民币/1美元。  相似文献   

20.
GDP是反映一国经济增长、经济规模、人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价格总水平变化的一个基础性指标,而且也为国家和地区在部署战略方针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上提供了一种参考和依据。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GDP连年增长,并呈现一定规律。如果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中国之后几年的GDP,将为国家的宏观调控工作提供巨大帮助。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理论,以我国1986年~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利用EViews8.0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建立模型,并利用所建模型对我国未来三年的GDP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