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年来,海晏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海晏县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健全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体系,规范管理土地草场轮流转,引导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农牧业大户通过转包、出租和转让等方式,提高土地草场资源利用率,有效促进了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农牧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陕西省土地整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省有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对陕西省土地整治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整治健全完善了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推进乡村振兴进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对精准扶贫工作产生了直接促进作用;而精准扶贫能够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资金扶持,对其有补充促进作用,帮助土地整治明确发展方向,对土地整治产生了间接的促进效应。最后,结合当前发展战略及陕西省各个区域实际情况,提出了土地整治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共同发展的方向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沙洋县土地整理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研究了土地资源优化模式.认为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土地整理中土地资源最优分配模式研究为土地整理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合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治工作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分析了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针对我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规划不合理、群众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的建议梁平(云南省玉溪地区土地管理局)在城镇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占用大量耕地搞建设,城镇建设用地外延迅速扩展,且规划缺乏科学性、超前性和长期性,土地利用率不高,同时,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率及建筑容积率低下,土地配置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近年出现的新生事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创举。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内乡县土地延包试点来看,土地延包让农民群众吃了长效“定心丸”.农民们有了种地的稳定感和投入的安全感,纷纷投工投资,培肥地力,搞好基础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这正是通过土地延包达到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和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内乡县的试点经验证明,“三三制”对于做好土地延包工作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它适应了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当前农村以平分土地,户户承包为重要特点的联产承包制在土地经营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主要是承包了土地的农户对所承包土地的利用率还不高;土地在农户之间还不能伴随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而得到相应地转移与集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提高土地利用节约集约水平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随着我国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越来越显得稀缺,发展离不开土地,还要占用少量耕地,但我国人多地少,优质耕地更少。因此,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当前,我国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着如下问题: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用地较粗放;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土地利用规划缺乏对土地利用的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行“有保有压、从严从紧”的土地供应政策,多渠道保障土地资源的高效供给;加大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力度;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和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理是我国新时期土地管理的新课题,它在增加耕地面积、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内涵和内容十分丰富,土地整理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陕西省5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基础上,构建林农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多元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林农生计资本对林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林农生计资本结构差异会影响其对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第二,在林农林地利用方式的选择上,各生计资本要素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金融资本要素是改善林农生计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从林农生计资本要素出发,提出了鼓励林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加快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资源现状的分析 ,预测 2 1世纪南方四省 (区 )森林资源将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分析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制约资源发展的因素 ,提出提高林分生长量 ;提高林地利用率 ;提高造材率、出材率 ;节约使用资源 ;加强“三防”工作 ;进口木材等具体措施 ,并确实解决林业比较利益低、税费负担重的问题 ,走规模经营、产业化道路 ,森林资源才可能走上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森林碳生产的认识、方式与政策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的生产实践活动伴随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变换其利用方式,森林减碳利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引人关注。森林碳生产作为森林减碳利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森林生态文明的实践进步。本研究从生态、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认识森林碳生产,分析人工造林、森林灾害防治、延迟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4种最为主要的碳生产方式,提出完善人工造林激励政策、完善采伐限额制度、采取适当的碳税和碳补偿政策、建立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4个方面的政策保障,进而更好地发挥森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林权概念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在林业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法学理论一直对林权内涵没有给予准确的界定。文章以此为立论基础,运用实证和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现行林业法和不同类型林权进行分析,将林权界定为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森林、林木、林地依法享有的占用、使用、收益或者处分的权利,在类型上包括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森林、林木、林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5.
森林资源是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有助于经济环境目标的实现。本文论述了江西商品林资源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调整结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提高林业投入要素的生产率,完善林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是促进商品林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广东省惠州、清远、从化三市林地使用权流转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林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分析了林地使用权流转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林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基于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林农投资水平低的现实问题,构建"林权改革、地理特征-农户经济行为-林地投入"的理论分析结构,并以南方集体林区3省1248个农户样本为例,采用Double-Hurdle回归模型从微观层面检验林地产权、地理特征对农户林地资金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安全、稳定的林地产权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优越的地理条件(灌溉、地形)能够促进农户对林地的资金与劳动力投入,不便利的交通条件抑制农户对林地的投入。因此,建议重视保障林业经营者林地权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确权发证水平;加强集体林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林业市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赣州市2个村与APP公司所属的赣州金太阳科技林业有限公司合作营造浆纸林基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林纸结合营造速生丰产浆纸林基地的发展并逐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林短缺的对策: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产权;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产权流转,使林地产权流转更加规范合理;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保证林地产权流转合理公平;进一步完善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配套的、对合作各方均有激励效益的政策措施;保持工业原料林的生态效益,防止生态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林改试点基本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林地流转过程中的问题与制度冲突主要有:早期非规范流转造成历史遗留问题多、流转市场建设滞后、流转中介服务机构缺位。为此,提出林地流转制度建设建议:包括妥善解决非规范流转的遗留问题、建立规范有序的流转市场、成立森林资源收储中心,试行林木林地储备等。  相似文献   

20.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与资源市场化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反复与曲折,与过分强调集体林地的具体经营方式紧密相关。集体林地使用制度的突出问题之一在于弱市场化配置,因此集体林地使用制度改革不应简单地在集体山林的分户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其他经营方式之间进行选择,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构建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集体林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强化集体林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集体林地租赁经营逐步取代无偿承包制;二是推行集体林地使用权的招标出让和拍卖出让;三是培育以林地使用权流转为核心的林业要素市场;四是以产权为纽带,促进集体林地使用权与社会资本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