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教创新环境是科技创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影响和制约着科技创新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科技创新环境包括多个要素、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是一种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在对科技创新环境的系统结构和我国科技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适合评价科技创新环境的指标体系,以此对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起到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企业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涵,及企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来达到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3.
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科技创新将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各地区都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抓好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然而,各地区的创新发展和创新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科技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各不相同,所以,国家和政府机构有必要了解这种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以便及时调整科技发展政策和支持重点。本文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创新资源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对我国各省市的科技创新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各省市科技投入和创新发展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然后,分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建立科技创新变量与经济发展变量的计量模型,用以反映地区科技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职母语教学呈现出混乱与盲目,高职学生母语水平总结性评价缺乏一定的可信度。高职重实用技能轻语言知识,导致高职学生母语知识退化,不利于个体的长远发展。精心设计各项指标与权重,将母语知识指标量化、细化,使得高职母语知识体系方面的评价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5.
我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三十年来最为重要的成就,便是2008年6月公布实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这一行为表明,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已然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知识产权法制战略的制定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做出的战略考量,同时借鉴吸收有关国家战略发展的优秀经验。本文主要对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它以知识创新为目的,又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手段。广义的知识管理内容,包括对知识、知识设施、知识人员、知识活动等诸要素的管理;狭义的知识管理即对知识本身的管理。目前,人们已经把知识管理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各种行业,国内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也不断升温。综述有关知识管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知识管理的基础理论、发展现状和相关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知识共享与企业管理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识资源对强化企业竞争优势发挥着越来越 作用。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促进企业知识资源积累、整合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对知识共享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因此,企业要推动管理创新,加强知识管理,建立促进知识共享的运行机制和企业内部环境,使知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行流通过程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标体系不完善;统计制度不健全,设计方法落后;监测体系不完善;与国际统计标准接轨程度低;需要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改革与完善流通过程评价指标体系;用新理念、新技术改造流通领域,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实现流通创新;大力推进流通统计制度创新,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流通信息统计机制;加强流通过程评价指标运行的监控,完善多层次的设计和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9.
加快R&D产出是企业在时问上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从知识创新的角度对我国研发产出滞后性进行分析,无疑对企业提高自身研发效率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企业界需要从知识创新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提高我国研发产出的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10.
国家创新系统方法通过分析各创新主体在创造、扩散和应用知识中的相互联系,为决策部门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提供依据。本文回顾了国家创新系统和知识配置力的概念,分析了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知识流动,最后指出目前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渠道为王”的时代,新的渠道模式不断涌现。在这样的一种商业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个能够综合反映消费者需求、外在环境、企业战略、渠道内部作用机制等变化对渠道变革产生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该模型的作用机理,为营销渠道变革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系统的思想出发,对技术创新活动的组成及运行过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分析研究思路,建立了测评系统运行状态及运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推动跨学科研究,是增强我国科技创新活力、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跨学科研究顺应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趋势,越来越成为当代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科技创新承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需要通过跨学科研究;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体制和思想规范,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推动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和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影响国际竞争力的不利因素。面对各国科技自主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要改变我国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努力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刻不容缓。本文所提出的对策是:增强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认识;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强化政府的作用;落实相关科技政策措施;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人才等。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构建的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二省一市的科技创新在产出能力、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方面各不相同,各有优劣。但现阶段总体来看,上海市科技创新能力高于江苏、浙江两省,而江苏科技创新能力又相对强于浙江。本文最后给出了实证研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先进的科技创新模式支撑。由于目前我国科技创新市场发育还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原创性以及经济增长效应均较低,尤其是现有科技创新模式忽视创新成果的原创性及转化率,且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契合度不高,有效科技创新不足成为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科技市场培育角度来看,应基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念,构建以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为主体的科技协同创新模式,转变创新主体观念和行为,完善创新成果交易市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充分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相似文献   

17.
首先建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法对201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总体和分项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各地区优劣势。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省级区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地域差异化明显,就总体排名来看,呈现东强西弱特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逐渐递减。东部地区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最强,其次是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较弱。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文章建立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客观权重,应用改进归一化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用灰色关联度对中国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可以为各个行业明确自己的优劣势、正确选择技术创新战略和为相关部门制定科学的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和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国外高校科研绩效评价以科研质量和国际认可度为依据,合理运用同行评议,从评价标准、指标、方法方面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我国科研绩效评价处于起步阶段,科研绩效评价在评价标准、指标和方法方面存在不足,借鉴国外科研绩效评价的成功经验,致力于科研绩效评价的研究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