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用债绝对收益率低、风险偏好回落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可以在私募债市场上挖掘机会.相较于公募债券,私募债券因为流动性差和信用风险高,可以给投资者提供一个风险溢价.通过计算主体点差对主体的私募利差进行分析发现,受债券信用评级、品种和发债主体所有制属性影响,私募利差分布呈现出正偏态和聚集性;私募利差的时间序列非连续,可能与中债估值调整有关.由于私募利差序列波动较小,投资者可以利用私募利差对私募债进行定价,作为制定私募债交易策略的基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金融系统中所蕴含的各类风险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对债券定价的影响进行分析。笔者认为,金融机构、金融创新和金融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金融系统呈现日趋明显的复杂性和紧耦合性特征,强化了流动性风险与信用风险等风险间的互动,债券定价也深受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公司债市场中,信用风险均是影响债券定价的重要因素,但是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力有所不同。因此,与发达国家所需做的防止金融创新过度等工作相对应,我国仍应坚持适度创新的方向,通过金融创新提升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构建风险的分散和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提出债券杠杆交易的定义、分类、发展动因,并梳理其业务模式和定价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杠杆交易面临的六种风险,即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会计风险、监管风险和道德风险。文章从发展市场、制定统一规范、改进会计信息质量、加强行为识别、改善考核和信息披露等方面,提出了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债券市场成为很多投资者的重要投资领域,与此同时债券投资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本文采用VaR技术,并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对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准确计量。在此基础之上,利用VaR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构建债券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完全有效市场条件下,信用风险是反映信用类债券特征的最基本信息,也是决定价差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信用类债券中短期融资券的价差分解发现,虽然信用风险显著影响短期融资券定价,但市场风险才是影响其价差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市场流动性不足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导致流动性溢价总体为负。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虽已初步形成,但市场效率总体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市场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债券市场风险管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正在逐渐被广大的金融机构与企业所认识与运用,并构成了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在债券投资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在证券投资工具中,债券一直以安全性高、收益稳定而著称.但是其投资仍然和其他投资一样是有风险的.债券投资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购买力风险、结算风险和经营风险等.在所有影响债券价格波动的因素中,利率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当利率提高时,债券的价格就降低,此时便存在风险.所谓的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波动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化,并导致投资债券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共同因子是刻画风险溢价的重要基础,将共同因子模型应用于公司债券市场有助于合理估计信用风险溢价.本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探究债券信用溢价因子的存在性以及结构变化后发现:规模、下行风险、价值、波动率以及流动性等五个公司债券共同因子对单个债券信用溢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动量因子对信用溢价的解释能力较差,流动性因子具有较强的逆周期防...  相似文献   

8.
长寿风险证券化可以把长寿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有效管理养老保险公司的长寿风险。本文主要研究利息率与死亡率挂钩的逆生存债券,研究内容分为死亡率预测与债券定价两个部分。由于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不同,本文利用百分位分层定价法对逆生存债券进行定价。数值分析展示了债券价格随利率变化的情况,共分四个层次,不同的分层对应不同的价格和风险,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的分层债券。最后就养老保险公司在长寿风险证券化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主权债券利差的变化作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多种复杂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利用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一般风险规避指标,选取2008-2013年欧盟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对金融危机以来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债务总体规模和宏观经济的基本要素对主权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对主权债券利差的影响则存在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债券违约风险,也被称为债券信用风险,是指债券到期时债权人因无力偿还债券面值与利息所存在的风险,是企业债券的首要风险因素。本文以期权定价理论与现金流贴现法为基础,信用风险定价强度模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发挥财政功能、推动公共建设的重要融资渠道,地方债券风险防控是维护地方财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分析、借鉴美国市政债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地方债券存在着总体规模较大、发债期限错配、市场流动性不足、辅助制度不完善等四大风险;当前促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需要从控制发债规模、调整期限结构,丰富投资者结构、避免风险集中,把控三大环节、健全运作机制,明确监管主体、加强监管力度等四个方面,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分散制度.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是企业债券的主要风险之一,降低信用风险的根本途径是建立信用评级制度来揭示每一只债券发行时及发行后的风险程度.因此建立健全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有利于充分揭示企业债券信用风险,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积极促进企业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现有企业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创新性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定价进行研究得出:(1)CRM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无风险基准利率,标的债券的风险敞口、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和期限,以及CRM期限等。(2)同期国债利率和央行票据利率作为CRM的基准利率较为恰当,且模型定价对不同期限、不同信用等级的CRM定价区分度较为合理,模型定价与CRM发行交易定价较为接近,适合我国现阶段CRM产品定价。(3)可以从完善CRM定价基础数据库、探索CRM定价无风险基础利率、创新CRM标的债券评级制度、引导CRM市场主体多元化和优化CRM市场做市商制度等方面提出CRM定价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4.
姚楚君 《时代金融》2014,(8X):44-4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机会。但其与传统金融相比,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创新,给资金需求者和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和机会。但其与传统金融相比,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和技术风险也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流动性是信用债券市场投资者和监管者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债权终止风险的视角出发,本文分析了投资者在投资期限习惯和信用品质偏好上的差异而产生的债券估值差异。可以发现,在配置型和交易型投资者并存的信用债券市场上,流动性水平与投资者异质性有关。提高配置型投资者比例、提高两类投资者间的异质性、降低同类投资者间的异质性能改善市场流动性。因此,培育合理的投资者结构对促进信用债券市场流动性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28个省市2010年至2012年地方政府债券的数据,使用eviews软件对其发行溢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显示财政指标对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溢价没有显著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市场利率与风险溢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这表明地方政府债券的定价主要与市场因素相关,而与各省的财务状况无明显关联,这可能是由于地方政府发债刚启动,且由财政部代理发行,投资者对其信用情况普遍看好,因而没有明显的信用风险溢价。  相似文献   

18.
QDII,即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它是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从事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业务的证券投资基金.QDII使得投资者可以以合法的途径投资海外资本市场上丰富的产品,实现风险分散化,资本全球配置.但同时QDII也存在一系列风险.而QDII的实施,也给我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广泛的影响.在A股市场,资金分流现象首当其冲.随之而来的是A股市场定价的再调整.但是到目前为止影响却并不如预期的那样显著.原因有很多方面,很多投资者对其持谨慎态度 QDII表现欠佳 流动性差.但从长远来说,分流和再定价不可避免.而且分流和再定价可以减少部分投资者的宏观投机行为,使A股市场更加成熟.在B股市场,资金分流应较A股市场更为明显.在香港股市,有观点认为QDII的注入会助其走出低迷.也有观点认为,QDII的资本对于香港股市来说影响力有限.且投资者对QDII已有所预期,H股升值空间也有限.  相似文献   

19.
说到垃圾债券,可能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垃圾公司所发行的债券,但事实并不仅于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垃圾债券往往伴随着高收益;对于企业来说,垃圾债券也给他们的融资带来了便利,当然,企业也会面临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因此,垃圾债券的特点就是收益高、风险大、流动性较差、信用保证较低。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前金融风险的认识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国际金融》2001,(2):21-24
一、金融风险的类型、特征及危害,金融风险,从狭义来看,是指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安全性风险、盈利性风险及其由此而生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缺少足够的现金或头寸来支付其存款客户的提款或支付要求,从而引起其誉丧失或倒闭的风险,例如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扩张势头很猛的香港百富勤因无法偿还-笔到期债券而倒闭就是典型的例子。安全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因大额损失导致资不抵债或清偿能力不足,从而发生倒闭的风险,典型的例子是1991年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因交易员尼克里森巨额期货交易亏损而倒闭。盈利性风险是指金融因经营亏损而发生倒闭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安全件风险和盈利性风险最终综合反映为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即金融机构不能完全履行对外付款责任和满足客户提款要求而导致其发生倒闭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