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优条件下商业银行存款保险的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小龙 《金融论坛》2003,8(9):14-18
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的存在形成了银行存款体系的次优现实。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监督不完全;正的监管成本又使得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监管者出现一定程度的管制容忍。这些现实的存在都使得引入某种激励机制来改善现状成为必要。然而由于存款保险的特殊性,非全额保险和差别定价等传统的激励机制出现了失效的情况。本文引入了某种信号自我显示机制,通过选择菜单,激励银行自动显示监管者所需的信息,以解决存款保险中的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同时并提出了我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主要包括强制保险和全额保险的必要性,以及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姚志勇  夏凡 《金融研究》2012,(7):98-111
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探讨最优存款保险机制设计。首先,本文通过德国、巴西、俄罗斯等国典型经验,分析建立激励相容存款保险制度以及金融安全网成员协调合作的经验和教训。其次,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设计了成本最小化的激励相容存款保险合约。本文证明给定适当补贴,满足"参与约束",并同时规避"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款保险合约存在且不唯一,并且这些合约是针对不同类型银行自我选择的动态合约组合。最后,本文对建立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代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人对于两者各自的监管效果及用途研究得已比较透彻,但对两者间的相关性和共同作用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地构建两者之间相关性的模型,得出了监管者如何选定适当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使得银行在信贷过度冒险行为与过度审慎之间找到均衡,增进社会福利。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隐性存款保险的实际背景,运用计算机仿真和曲线拟合进行实证,得出存在最优的资本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在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监管资本最佳与资本补充的外生成本两者不可得兼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引入政府财政激励与证监会监管约束条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绿色债券评级评估机制四位参与者的2*2策略互动支付矩阵,并运用数值仿真分析绿色债券评级评估系统下财政激励、监管约束政策减少评估“漂绿”与评级“虚高”情形的适用条件。研究表明:绿色债券发展初期,提升政府财政激励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高评估评级机构选择绿色债券公正评估评级的概率,但会增加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惩罚约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防范评级评估机构做出“漂绿”评估和“虚高”评级并降低监管成本;在财政激励一定时,提高监管惩罚约束中的不定期监督检查频率为绿色债券评级评估有效性带来的正向影响比加大监管惩罚力度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监管者和政府选择合适的激励约束政策提供了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实际证券市场操作中存在的虚假信息和内幕交易、投资者获取信息成本、社会历史原因、上市公司利益驱使和筹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信息披露失真的表现形式;信息不对称对社会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针对证券市场存在的信息披露失真问题,从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倡导信息透明、规范会计核算准则、发展市场金融工具、强化新闻媒体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完善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监管体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保险交易成本包括保险合同执行成本、组织内部交易成本、保险监管成本。交易成本的存在影响了保险交易的公平和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保险企业信用评级通过降低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能有效降低逆选择,减少道德风险,进而降低保险交易成本。在我国现有的信用体系下,加快建立保险信用评级制度,必须首先建立政策支持、制度支持、数据支持和人才支持平台以保证保险企业信用评级作用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监管监管者的理论基础及主要机制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初步研究。首先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委托代理问题等三个方面综述了监管监管者的理论基础,并分别分析监管监管者的六个主要机制,最后,提出区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并且有机结合的整体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8.
关于保险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海骥 《海南金融》2003,(12):44-46
保险经营活动中交易的双方在保险知识、保险技术、业务经营情况、监管信息、私人信息等多方面信息的不对称,影响保险关系的确立和确立后的牢固程度,进而对保险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产生影响..治理保险信息不对称,必须加强保险知识的宣传,加快中介市场的发展,规范信息披露,完善和发展保险技术,完善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9.
提高银行业监管效能的重要方式就是理顺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双方关系,平衡监管者内部各层次、各部门较力点。本文就此结合实际工作,在四个层面对监管内外关系进行了梳理。指出因信息不对称、观念不统一导致监管效率的延缓,要提高监管效能就必须减少传导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使银行信用得到维护,从而达到稳定金融秩序作用的一种金融保障制度已被大多数国家所认可.但是,存款保险在被大多数国家作为建立金融稳定长效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监管者放松监管,银行把资金投向更高风险的投资用以获得更高额的利润,而存款者也失去了自我保护的激励等一系列问题.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现行存款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完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监管部门和监管者的动态博弈模型,提高监管部门的监管质量和效率,培养监管者工作的积极性、认真努力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模式。不合理的激励模式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达不到建立激励的目的。无激励模式只能滋生监管者的违规与不努力工作的现象。科学的分析监管利润和评估监管者个人的成本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模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合谋行为除了受不对称信息影响外,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互惠、监管者的努力程度以及监管当局的科层结构,也影响着监管合谋行为.本文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模型分析.  相似文献   

13.
信息经济是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征,保险市场的一个固有的特征是信息不对称,如果没有其他机制来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逆向选择将造成保险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而道德风险的存在,又限制了风险的可保性。本文通过对保险经营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成因分析,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规制经济学激励理论,本文从制度比较视角探讨了存款保险制度以附属机构模式和独立机构模式运行的不同制度绩效。在独立机构模式下的存款保险制度,激励机制更为清晰,有助于降低监管机构救助与处置成本的冲突。随着制度环境和制度条件的成熟、问题银行处理经验的积累、技术型专业化监管人力资源的增强,应当适时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转换为独立机构模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本文从存款保险制度机构模式选择的视角,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和改进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保险市场中,投保人比保险人更了解自己的风险状况,保险双方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难以避免地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于是在保险人混同定价的情形下,低风险投保人要承受过高的费率而受损,高风险投保人因保险成本过低而削弱控制风险的激励,导致整个市场资源配置低效甚至因逆向选择螺旋而崩溃。通过引入信号传递机制来实现保险市场的分离定价,从...  相似文献   

16.
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脉络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保险脆弱说、公共利益论,还是监管失灵论或监管成本论,综合起来都说明了一个观点,即认为政府能完全有效地弥补和矫正所有的市场缺陷或功能失灵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如注重保险行业的安全、转变保险监管的方式、重视保险监管职能的分工、监管者的再监管及监管中的信息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由于银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和不规范,监管机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高昂,因而银行风险监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并因此产生风险。其原因,一是信息披露主体出于利益上的考虑而存在的信息选择性倾向;二是信息的披露和传递机制存在诸多障碍时,缺少一个严格而有效的监管机制,因而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惯性发展。毫无疑问,必要的监管机制和有效的监管手段是防范信息不对称风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通常,理论上认为金融监管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监管具有共同性,即监管是为了遏制垄断、防止外部性和解决不对称信息问题(Freixas和Rochet,1997)。但是,正如Brot和Thakor(1993)的研究所指出的,金融监管本身会带来某种社会成本,比如成为金融机构的“俘虏”,因此需要某种最优监管规则设计。更为绝对的观点来自自由银行学派,‘监管对金融安全是不必要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Caple、Goodhart和Schmadt,1994)。当然,考虑到中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特殊性,有理由认为,金融监管在现实中既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也具有优化的可能。结合现有的理论认识,笔者认为,金融监管体制效果的评判标准有三点:第一,监管体制是否有利于保护最大多数中小存款人、中小投资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款保险制度被公认为现代金融安全网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其本身存在着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委托代理问题。因此如何利用完善的制度设计,尤其是存款保险费率的选择模式以及具体测算就成为关键因素。自1993年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基金"构想以来,我国对建立存款保险的研究力度逐年深入。但国内现有对存款保险费率的研究文献存在照搬国外已有模型、分析指标应用不恰当,研究结论差异过大等诸多问题,不仅未能达到确定我国存款保险费率适当水平的目的,反而造成了认识上的混乱。本文在应用Morton期权定价基本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对该模型的评价缺陷和现实监管评级要求,选取样本指标对测算费率进行修正,这是一种创新性研究方法。通过回归技术和统计手段对样本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从而使存款保险机构能够实现对投保银行的动态监管和适时处理。  相似文献   

20.
保险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健康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本文从保险人与投保人两个层面分析了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成因及其危害,信息不对称与保险监管的内在联系,并从保险监管制度建设角度提出治理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