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5,(15):F0002-F0002
浙江省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南岸桥址,是慈溪市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进一步发挥“大桥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要素禀赋结构的一个现实载体和立体平台。杭州湾新区的开发建设,已成为慈溪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将推进杭州湾南翼地区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对带动整个江、浙、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市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提升港口大桥带动功能,做大做强大桥经济,努力把大桥打造成‘经济走廊’、‘信息走廊’和‘文化走廊’,使宁波成为长三角南翼接轨大上海的重要节点城市”的决策部署,是对大桥功能和大桥经济内涵认识的不断提升,这对宁波尤其是慈溪今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大桥不仅是一种交通现象、经济现象,更是城市化现象、人文环境现象,其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充分发挥大桥带动功能,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宁波对外开放,有利于发挥港口的龙头带动作用,有利于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建,使长三角地区既有的城市格局得以重洗,能否借大桥之势,融入上海2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杭州湾城市群热议的话题。大桥南岸的慈溪,通过将近3年的应对准备期,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产业基础、服务措施、要素支撑、文化积累等条件己充分具备。产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桥经济"雏形己初步呈现。而慈溪也成为了"大桥经济"发展中的"领跑者"。加速发展杭州湾新区  相似文献   

4.
2003年6月8日,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奠基仪式在长江入海口浙江慈溪杭州湾南岸举行,标志着慈溪"大桥经济"时代的来临.随着2008年大桥的建成,慈溪市将一跃成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环杭州湾沪、杭、甬三市的中心枢纽,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在慈溪民营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小家电产业将抓住机遇,适时调整发展战略,转变产业结构,迎接"大桥经济"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制造业是慈溪工业的主体,是慈溪的优势和发展的希望所在。但慈溪制造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慈溪制造业应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大建设、大开放、大调整、大提高”出发,大力发展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今后五年,是象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而象山港大桥建设是象山发展的最好机遇,海洋资源是象山的最大优势,两大因素的叠加将形成巨大的桥海乘数效应。随着“桥海兴县”战略的深入推进,象山港大桥的动建,大桥经济、港口经济、海洋经济、休闲经济必将成为发展主引擎,将使象山的海陆资源更加优化,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潜在优势更加凸现,产业特色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使慈溪由一个处于交通末梢的滨海小城,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宁波两大开放城市的枢纽。融入沪杭甬"金三角"的2小时交通圈。大桥建成通车所产生的效应不仅是一种交通现象,更是一种经济现象、人文现象和城市化现象,其影响力是全面而深远的,慈溪由此真正迈入了大桥  相似文献   

8.
家电产业是慈溪的主导产业。与青岛和顺德等国内家电制造基地相比,慈溪家电产业具有产业链完整、市场敏感度高、经营机制灵活等比较优势,但在技术研发、品牌创建、企业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为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措施,加快推进慈溪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慈溪家电产业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区域经济板块理论视角对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概述了区域经济板块理论的基本内容,然后对河北省"一圈一带一区"三大区域经济板块的发展现状、发展条件与机遇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域经济板块理论河北省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了以比较优势为依据、机制创新为手段、产业融合为基础、海陆互动为途径、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促进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瑜 《中国经贸》2013,(8):115-115
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日照市充分发挥港路、区位等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临港粮油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为全市面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粮油产业集群,已成为当前粮食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紧紧依托深水良港、跨海大桥和辽阔海域,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大桥经济、海洋经济,使宁波人民引以为豪的独特优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国际港口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一步提升,是市  相似文献   

12.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建,使长三角既有的城市格局得以重洗,能否借大桥之势,融入上海二小时经济圈,成为环杭州湾城市群热议的话题。大桥南岸的慈溪市,通过将近三年的应对准备期,基础设施、发展空间、产业基础、服务措施、要素支撑、文化积累等条件已充分具备。产业特色鲜明、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大桥经济”雏形已初步呈现。笔者认为,慈溪市要用好用足“大桥经济”效应,跻身于长三角经济强市之列,应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便捷、滩涂资源丰富、民间资本丰裕、产业配套能力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体制机制创新、生产要素积累以及民众对财富的不懈追求等优势,慈溪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在第四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排序中,位居第8,走在了前列。但从慈溪实际看,人多地少,人口密度高、人均环境容量小,资源匮乏,“两头在外”,特别是这几年的粗放发展,环境容量已趋于饱和,要素供应紧张,再沿袭外延式的粗放增长模式没有出路。慈溪发展只有打破经济以小取胜、以多取胜、以价取胜、以量取胜的老格局,形成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增长方式,才能继续走在前列。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重点是找准制约,明确方向,着力在投资结构、技术战略、企业体制、产业形态、要素配置等五方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4.
谢强 《发展》2008,(12):104-105
县域经济属区域经济范畴,是国民经济重要结点和基本单元。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而言,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更应立足本地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积极发挥本区域的比较优势,扩大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一两个主导产业或主导产品。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在区域产业化发展和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通过突出主导型产业——马铃薯产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了“富民强县”目标。因此,以安定区马铃薯产业为实例,研究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徐华江 《宁波通讯》2013,(19):34-36
冲破种种藩篱,经受无数考验,慈溪实现了从农业县到现代化工业新城的历史性跨越,县域综合实力和经济基本竞争力均列全国前十强。但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慈溪经济社会发展再次面临关键抉择:是固守原有的发展方式而逐渐丧失生机活力,还是抓住机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发展新优势?  相似文献   

16.
箴言 《宁波通讯》2011,(11):15-16
多年来,宁波经济发展依靠民营经济灵活的机制和紧贴市场的优势,依托港口资源和开放型经济优势,形成临港大工业、传统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板块为主导、区域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对照现代产业体系的五大特征,我市产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尚需很长一段路要走,产业升级迫在眉睫。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7.
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乐清湾大桥的动工建设,使玉环一举终结“交通区位末端”的历史,跨入崭新的大桥经济时代。要围绕开放合作、城市建设、产业升级三大战略重点,做足做好大桥经济文章。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库区和安置区板块经济发展思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人为本”.建设板块经济的目的在于努力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实现移民稳定发展.通过构建“板块推进、规模发展、产业升级、品牌支撑”的发展模式,探索符合中线库区和安置区特色优势的板块经济之路,逐步将特色农业板块经济建设成为中线工程稳定移民、发展移民,并能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9.
谢浪涛 《老区建设》2008,(17):45-47
江西省寻乌县行40万亩枯橙果园,果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兴县的主导产业,2007年年产值达8亿元,果业发展为当地经济的快速健康发膜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如何在现有果业产业的基础上发挥优势做足经济文章呢?中共寻乌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本县果业优势,大胆提出“做大做强养鸡产业,在果园里再造一个寻乌”发展理念,为寻乌果业产业经济再次腾飞又一次做出了敢为人先的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南京、镇江、扬州三市组成经济板块是必然趋势。然而,该板块不仅是地域的融合,更是优势产业互补的经济融合。文章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运用区位熵法对三市的三次产业及第二产业所包含的各个产业和部门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市优势产业间互补性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