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漳州夏式岩体各次侵入岩主要造岩矿物稀土元素实际含量的系统研究表明,其稀土分布型式和稀土含量都具有内在规律性且随著岩浆的分升演化而发生规律性交化。Ⅰ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中造岩才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点有明显区别;副矿物在岩石中虽含量较低,但其中稀土元素含量极高,因而对全岩稀土的贡献却较大,尤其是偏酸性岩石。因此在研究岩浆演化过程中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时,副矿物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牦牛坪稀土矿区钙稀土氟碳酸盐矿物有氟碳铀矿、氟碳钙铈矿以及笔者发现并命名的牦牛矿。本文旨在简述氟碳铈矿和氟碳钙铈矿的矿物学特征。牦牛坪钙稀土氟碳酸盐类矿物具有强选择轻稀土的特点。其中占90%以上的氟碳铈矿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裂理发育的板状半自形柱状晶体,矿区大量出现。另一种为自形柱状晶体,在矿区极为少见,这种柱状自形氟碳柿矿晶体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红外吸收光谱表明,氟碳铈矿结构中,具有少量的附加阴离子(OH)-或者氟碳铈矿中有极少量羟氟碳铈矿。氟碳钙铈矿多为自形晶体,晶面横纹发育,形态多样、典型。但矿区含量甚微。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用X射线苷多菲照相不能分辨钙稀土氟碳酸盐系列矿物经常发育的体衍生多晶现象。  相似文献   

3.
矿物的溶解度在地质、冶金、化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直接反映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程度。其测定方法很多,但不外是矿物在一定溶剂中达到平衡后,测定其中相应元素的含量。这种方法比较简便可靠,但对于某些溶解度较小的矿物,其分析手续则往往较复杂,致使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能引起较大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着重探讨利用电导法实验来测定黑钨矿的溶解度。选取黑钨矿作为实验测定的对象,也是为了解决当前关于黑钨矿形成条件与铁锰成分之间关系的争论问题提供一些数据。虽然有关黑钨矿溶解度的资料曾经有过报导(Horner、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等离子光谱方法测试了桂北BT锡矿区内有关的岩石、矿石和个别矿物共20件样品的REE含量。通过对REE分布模式、特征参数La/Yb、Sm/Nd和δEu的分析研究,并与地质体特征,岩石、矿石和矿物成分等的研究作了对比,得到了一些有关成岩成矿方面的信息,现归纳如下: 1、BT地区四堡期基性岩属于岛弧型拉斑玄武岩而不是大陆拉斑玄武岩或洋脊玄武岩。四堡群粉砂岩具负Ce异常,表明其为海相沉积环境。 2、从粉砂岩→三防花岗岩体→平英花岗岩体,轻稀土含量减少,重稀土含量增高,反破出平英锡花岗岩的起源和演化。另外,在平英花岗岩体中,REE与Si、F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性。从岩体的边缘到中心相,REE和SiO_2同趋于富集。 3、发育在花岗岩隆起外部的蚀变带,自下而上是一个REE含量减少、Eu亏损渐弱的连续过程,这些均表明携带REE的热液由花岗岩向围岩迁移时,在弱碱性环境中逐渐卸载。 4、矿区内的五种矿石类型尽管其规模大小不同,距花岗岩体的远近有别,成矿条件各异,但其中REE的特征与花岗岩有较密切的关系。电英岩型锡矿石的REE分布型式由主矿物电气石所决定,与电气石共生的造矿矿物锡石的REE反映出物质来自花岗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沁水煤田东翼中段榆林勘查区主要含煤岩系为太原组、山西组,共含煤8~17层,煤层总厚度12.46m,根据22个钻孔97个煤样的煤质分析结果,勘查区各煤层有机显微组分均以镜质组为主,含量为50.2%~75.3%,惰质组占8.0%~25.7%,煤中矿物质含量为9.4%~35.7%,以粘土矿物为主,硫化物矿物次之,碳酸盐矿物再次之,氧化物矿物最少。制作了各煤层的显微组分、常量元素、工业分析、有害元素含量图表,结果发现,从上到下镜质组、惰质组含量逐渐减少,常量元素含量较稳定,有害元素硫含量及砷含量逐渐增加。本区煤类属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和贫煤,工业利用以合成氨用煤和动力用煤为主,有害元素总体含量较低,其利用对环境产生影响较低。  相似文献   

6.
四川新康温石棉矿床中的海泡石,属富镁海泡石变种,其化学成分具有SiO2MgO、H2O含量高,Al2O3、Fe2O3、FeO含量味的特点。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矿床中海泡石具较好的纤维性质,较高的耐温性能,较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离子交换性能,是一种优异的非金属矿产。  相似文献   

7.
中扬子地区海相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仅有少数指标受热演化程度影响较小,能较真实反映其地球化学特征。论文以中扬子地区古生界海相烃源岩为例,通过对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及有机质成熟度等相关指标进行研究,认为残余有机碳含量TOC、干酪根碳同位素、镜质体反射率Ro值,可以较准确反映原始烃源岩的地化特征。生烃潜量S1+S2和氯仿沥青A含量偏低;热解氢指数HI偏小;干酪根元素分析类型偏差,不能准确反映原始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论文在八卦庙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蚀变岩矿石标本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八卦庙金矿床中蚀变岩中普遍发育的斑点主要分布在千枚岩、或蚀变泥灰岩的泥质条带中,以石英、铁白云石、黄铁矿、磁黄铁矿、黑云母、绿泥石为主,遭受动力变质而发生变形,受成矿热液交代而矿物组成发生变化,以上二者及泥质岩中石英的含量是约束斑点状构造蚀变岩品位的重要因素;递进变形的程度及热液交代斑点的强弱与构造蚀变岩的品位呈正相关关系,泥质中石英的含量与斑点变形程度、斑点的密度及构造蚀变岩的品位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老厂网状矿脉矿区是由脉状矽卡岩、绿柱石长石脉、兰电气石脉、白云母脉以及硫化物的氧化矿脉等组成。其中除氧化矿脉较厚外,其它都呈细脉,并相互交织成网状。这种矿脉的脉幅虽窄,但规模大,分布广又较密紧,其中有价值的13种元素,除锡外,尚有8种元素具有工业可选性矿物的存在,另外,矿石可选性好,故成为以回收锡为主的多金属综合利用的重要的工业类型矿床。 1965年,前人曾对本矿区的相邻地段C_1级部分作过较详细地研究,但在该矿段中没有  相似文献   

10.
张教授说,石器作为生产生活工具,曾为人类的进步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经历着一个被非金属矿材料包围着的现代概念的石器时代,它就是节能、环保、安全、功能性强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时代,它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把自然界挖出的各种(矿)石头、粘土,研磨加工后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所以,我们有理由宣布,我们正处在"现代化的新石器时代."  相似文献   

11.
内蒙地槽区的蓝闪片岩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地槽区多处发现蓝闪片岩,成为蛇绿岩套、混杂堆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嵌夹在强烈构造变形带内,是古板块俯冲作用的直接产物。其岩石类型以成分相当于细碧岩和细碧质凝灰岩的基性火山岩为主,主要矿物组合是铝铁闪石—绿帘石—绿泥石—阳起石—钠长石,并含较多的迪尔石、黑硬绿泥石和铁滑石等低温高压矿物。蓝闪石类矿物的光性特征,X—射线粉晶分析和化学分析数据表明:(1)蓝闪片岩中以铝铁闪石为主。(2)Fe_2O_3含量很高,Al_2O_3极低,可能是蓝闪片岩中不出现典型低温高压变质相中的硬玉和硬柱石,而出现相当多的迪尔石和铁滑石等低温高压矿物的原因。(3)Alv1较少,反映板块俯冲过程中相对压力较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南非Postmasburg锰矿田BIF型矿体中的矿石分带和品位差异,识别出了富锰型矿石、砾岩型矿石以及铁质岩型矿石。为确定各类矿石的矿物成分,了解矿石类型与其矿物成分间的对应关系,以各类矿石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矿物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偏光显微鉴定技术结合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基于矿物偏光特征和特征衍射峰,对矿石中的矿物进行了定性。结果表明,富锰型矿石中的主量矿物为方铁锰矿和褐锰矿;砾岩型矿石中金属矿物几乎全为赤铁矿,黏土矿物以钠珠云母为主;含砾铁质岩中黏土矿物居多,以白云母为主,金属矿物多为赤铁矿。由此可见,偏光显微鉴定和XRD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互补性,尤其是对厚层的沉积型矿床,岩性和岩相具有一定变化序列的情况下,更适合二者相结合进行精确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该变质带大地构造上处于中朝板块边界北侧,蒙古地槽褶皱带南缘,包括巴特敖包群、温都尔庙群、白乃庙群、吉林省的呼兰群、青龙村群、下二台子群、桃山组等变质岩群,时代从650Ma—430Ma,其上为志留统一上古生界地层所覆。由于地台区在17亿年前大区域变质作用业已结束,其北的地楷区无前寒武系基底、上古生界又未变质、突出了早古生代变质岩带造构地质上的重要意义。该带变质岩剖面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剖面下部主要由超基性—基性杂岩、基性熔岩组成,上部为绿片岩或硅泥质岩类,属蛇绿岩套变质杂岩系,在温都尔庙群,变质岩呈假层序,变质相突变。由下到上为角闪岩相、绿片岩相、蓝闪片岩相,它们包含着一系列高压或中压的变质矿物,如蓝闪石、硬柱石、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文石、迪尔石、石榴石、蓝晶石、十字石等。但缺乏高温变质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一支。在第二种剖面中,主要由岛孤拉斑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流纹英安岩及沉积硅泥质岩组成,变质相局限于低级角闪岩相到高级绿片岩相,出现黑云母、白云母、堇青石和红柱石等低压高温矿物,红柱石片岩中红柱石可达20~70%,但又缺少高压矿物,构成双变质带的另一支,高温变质带更靠近陆壳。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通过对比各种成因裂隙水性质,判断表生条件下水岩地球化学作用方向,分析影响裂隙水中可溶组份含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分析裂隙水中可溶组份之间相关关系,旨在探讨盘山花岗岩裂隙水中主要元素的成因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文通过对矿区岩(矿)石磁性参数和电性参数的测量与统计工作,基本确定了矿区岩(矿)石的地球物理特征;通过1∶1万高精度磁法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磁异常范围;通过1∶1万激电中梯面积测量,圈定了矿区激电异常范围,并对磁异常和激电异常进行了综合分析。矿区磁异常主要分布在辉长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激电异常主要分布在变质流纹质凝灰岩、流纹质含角砾凝灰岩出露位置,磁、电异常位置基本对应,两种方法在上护林铜多金属矿区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蛇绿岩中的硅质岩组分进行地球化学研究,为确定狮泉河一永珠一嘉黎蛇绿混杂岩带的构造属性提供重要依据。研究区硅质岩主量元素Al/(Al+Fe+Mn)、A1_20_3/(A1_20_3+Fe_20_3)及Al/(Al+Fe)等的数值均与大陆边缘硅质岩的数值相当,且在主量元素的相关图解中硅质岩样品均投入大陆边缘及周边区域。硅质岩微量元素V、Ni及Cu的含量均小于或与大陆边缘硅质岩的相应值相近,反映了硅质岩中有较多陆源物质的加入。而V/Y和Ti/V的数值与洋中脊和大洋盆地中形成的数值相近。另外硅质岩样品的(La/Yb)_(SN)数值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盆地的相应数值之间,并与大洋盆地环境相近。而(La/Ce)_(SN)和δCe数值与大陆边缘硅质岩的指标相近,且硅质岩样品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图与大陆边缘环境形成的硅质岩的相关谱型图吻合度较高。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狮泉河蛇绿岩中伴生的硅质岩形成虽明显受物源物质的影响,但其形成环境并非典型的大陆边缘环境,而是一个与大陆边缘环境相似,但距大陆仍有一定距离的环境。结合区域研究成果,狮泉河蛇绿岩的形成环境初步认定为一个弧后洋盆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等出发,对秦皇岛都山Sr型矿泉水的赋存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该矿泉水形成和赋存于花岗岩与三屯营组片麻岩接触带部位,泉水附近有挤压带、断裂带数条,为地下水提供了贮存空间和运移通道,F2正断层是控制矿泉水的主要构造带,控制着矿泉水的富水性;都山岩体中的中心相黑云母花岗岩和过渡边缘相斑状花岗岩中存在大量的斜长岩和钾长石,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通过裂隙向下运移,与长石类矿物作用,长石解体,Sr又极易与钙产生类质同象置换现象进入含钙矿物中。水中Sr通过岩石中Sr元素的溶滤作用产出,随着溶滤时间增加,锶在水中不断富集,最终达到标准而形成含锶型矿泉水。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研究矿物中包裹体无论是探讨成岩成矿理论,或是指导生产实践都已收到一定的效果。它以多数直径在十微米以下的相对封闭体系(矿物中的包裹体)为研究对象来帮助查明成岩成矿机理,它是地质学研究朝微观发展的方向。随着矿物中包裹体研究工作的深入,很多有益的现象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矿液沸腾状态下捕获的包裹俸就是其中之一。矿液沸腾状态的包裹体(简称沸腾包裹体)在 E·洛德(Roedder)和武内寿久祢等人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及,并对沸腾包裹体的特征及意义进行了初步阐述,为研究沸腾包裹体奠定  相似文献   

19.
邯邢地区位于中生代太行山构造—岩浆活动带南缘、华北克拉通的中心,广泛发育中生代的高镁闪长岩,并伴生大量矽卡岩型铁矿。通过对邯邢地区角闪闪长岩中角闪石矿物进行成因矿物分析,应用角闪石温压计、氧逸度计和湿度计,计算了角闪闪长岩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进而探讨了其形成与演化。研究表明,角闪闪长岩中的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02.08℃~924.35℃,压力为36.55 MPa~266.21 MPa,氧逸度logfO_2为-13.53~-9.78,平衡熔体含水为2.78%~5.73%;原始岩浆为幔源岩浆,并在演化过程中同化了大量的壳源物质;岩浆演化过程中曾经在10 km左右的深度的岩浆房中驻留,并发生过角闪石的结晶和分离。  相似文献   

20.
1976年夏,笔者在山东第八地质队所属的某矿区参观学习,后又到该矿区进行短期的地质调查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所采集的标本进行了鉴定,发现矿石中除常见的氧化物磁铁矿、赤铁矿)和硫化物(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辉钼矿等)外,还发现比较少见的辉碲铋矿。据在国外文献报导辉碲铋矿产于热液矿脉和某些接触交代矿床中,与其他碲化物、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共生。我国仅知赣南某一钨铋石英脉型矿床中曾发现此矿物,其他产状尚未见报导。又据国内外文献介绍本矿物的物理光学性质还研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