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企业利润来源与差异的决定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使用1998—2007年间中国微观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利润来源及差异的决定机制。结果发现,从内部因素来看,全要素生产率越高、广告投入强度越高、人力资本越高、市场势力越强、产业单位活动数越多及更加注重新产品开发的企业有着更高的企业利润;相反,企业规模越大、年龄越长、资本密集度越高及销售与管理费用越高的企业却有着更低的企业利润;从外部因素来看,位于产业集中度越高行业、能够获得政府财政补贴及人均工资高的企业有着更高的企业利润,相反,有出口行为及税率高的企业却有着更低利润。外商投资企业利润最高,港澳台企业其次,民营企业再其次,国有企业最低。进一步发现,在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中,企业利润决定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就充分说明,中国企业利润既来源于市场因素,也与转型背景中特殊政策和非市场化因素有着紧密关联。全面消除这些特殊且不合符市场规律的政策和非市场化因素,是维持中国企业利润可持续增长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
面对低成本高利润的诱惑,我国煤炭企业在传统的高强度开采、高强度排放、低强度利用的“两高一低”生产模式下,往往采取“掠夺式”开采,致使矿难频发、煤炭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破坏,将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威胁。税收政策是政府对行业发展进行行政干预的宏观调控手段。虽然我国目前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与建国初实行的无偿开采制度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资源税费水平明显偏低,无形中降低了煤炭行业的门槛。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采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能源消耗和产出微观数据,利用细分能源类型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换算得到微观企业环境绩效指标,即单位产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并试图以企业劳动生产率为桥梁,结合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悖论现象”,研究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对其环境绩效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企业生产函数框架构建计量模型,实证结果表明:①出口造成中国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显著增大,同时,排放强度随着企业出口密度的提高不断增长,出口并没有显著提升企业环境绩效,考虑不同生产函数形式后结论均较为稳健。②传统的“污染避难所问题”并不是造成中国出口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更高的主要原因。③中国出口企业生产效率更低,进而导致更高的碳排放强度。④出口企业的低效率和低加成率(低利润率)进一步拖累了企业技术升级和环保投资,这是出口造成企业更为污染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弥补了贸易与中国微观企业层面环境绩效关系研究的缺口,从微观层面给予污染治理与减排策略以政策参考,证实了在国际贸易进程中不仅应制定宏观目标,还应直接着眼于微观企业,特别是促使出口企业提高自身的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工程建设行业已由以前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建筑企业的利润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就整个行业来讲,则面临“三大挑战”:市场资源之间流动性不足、竞争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生态协作融合不够。  相似文献   

5.
日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927家物流企业2008~2012年5年的税收支出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物流企业税收支出增长快于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速度,税收负担高于全国宏观税负水平。面对低利润和高税负,物流企业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第二次产业为样本,研究了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之后国有控制力与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重组后,第二产业国有经济部门利润分布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高利润主要来自于垄断性的国有控制部门,而不是综合要素生产率,非垄断性部门受到综合要素生产率和资本的影响,但其利润水平对全部产业贡献率较低,国有控制力与国有企业的利润呈显著正相关,与非国有企业的利润呈微弱正相关,表明高利润更多地来自于行业的行政性壁垒。论文最后从经济、法律和市场等角度讨论了改善产业绩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上市大数据企业概念的讨论,选出符合要求的部分企业,以其2011~2013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因子分析法计算其经营绩效得分,进行经营绩效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实证检验,并揭示其各个能力因子与研发投入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大数据企业的经营绩效与其当期 、前一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均没有显著相关关系,成长能力与其前两期的研发投入强度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齐昕 《工程经济》2023,(2):72-80
2022年4月起,美元兑人民币汇价一度从6.37贬值至7.32,对涉外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进出口业务利润影响幅度达3%-5%,企业汇率风险加剧。本文以甘肃省内外贸企业为研究对象开展调研,从调研结果来看,企业对汇率避险产品的了解及运用程度不高,超过一半的企业错误预估了汇率对利润的影响水平,反映出甘肃辖域内的部分涉外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不强,客户的汇率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升。基于上述结果提出银行助力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相关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国中部6省制造业的21个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法科学测度了中部6省制造业行业最近十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再结合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对出口活动、强度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出口强度与整体制造业的生产率具有正相关,促进了中部地区发展;而出口活动对制造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集中在高技术行业。对于传统行业,出口活动反而降低了制造业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赵息  徐晓 《河北工业科技》2015,32(2):107-111
并购目标的选择关系到并购事件的成败,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并购发生最频繁的行业,识别制造业目标公司的财务特征并对其进行预测具有很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以2013年中国A股市场制造业并购目标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企业各方面能力的20个财务变量,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将其与股本规模类似的制造业非目标公司和非制造业并购目标进行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造业目标公司具有负债水平高、收益水平低、每股获利能力强、现金短缺、股权集中度低等特点。另外,制造业目标公司和非制造业目标公司在财务特征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采用多重共线性诊断并构建Logit回归模型以预测制造业并购目标,模型总体准确率为70.4%,表明对制造业并购目标进行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供应链中的信息对于供应链参与者的利益及供应链的绩效是有价值的,旨在对需求信息的泄露问题展开分析。给出了1个供应商2个零售商的基本模型,从供应商是否泄露零售商信息上给出了非泄露均衡和分离均衡下的零售商利润及供应商利润,并进一步从社会效益角度对2种信息保有情况展开了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对跟随者而言,高需求下以及低需求且θ≥3下的零售商利润可以通过平均市场需求的范围进行确定;对于社会效益而言,高需求且非泄露信息下带来的社会效益总是优于分离均衡下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生产率指数法研究了2001—200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及其变迁情况,并对其子行业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同时对那些影响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剖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1.9%,相对比较低,呈现出波动性特征。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和效率改善共同引致的;开放程度比较高的行业,生产率也比较高,而高度垄断以及开放度低的行业如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的生产率就比较低。东、中、西部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1.7%、0.4%。股权集中度、企业盈利能力和企业年龄与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显著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控股股东的性质与制造业上市佘司技术效率以及生产率的提升并不显著;企业年龄与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没有必然的关系,而企业规模对对制造业上市公司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数字贸易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本文使用2009~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以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设立为“准自然实验”,探究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质量变革的作用机制与效应,结果发现:(1)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试区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贸易推动制造业企业质量升级;(2)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贸易使得企业能获得和使用市场中更多的信息来满足消费者,提升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质量。数字贸易对出口企业质量升级的影响大于非出口企业,数字贸易对两者的影响途径存在差异;(3)异质性分析表明,政治资源诅咒与基础设施限制,使数字贸易对非国有企业和高互联网发展水平制造业企业质量升级的影响更加明显;(4)数字贸易赋能制造业升级具有出口提升效应,数字贸易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品种类与海外市场。本文结论对理解数字贸易在我国制造业质量改革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数字贸易政策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我国20家大中型上市钢铁企业1998~2013年各项技术创新指标的面板数据,在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运用非参数Kernel密度估计方法及马尔可夫链分析模型,对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布及发展演变态势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我国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呈现出“单峰→双峰→单峰”的演变规律,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总体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不同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②不同钢铁企业Kernel密度分布状态与企业所在地区铁矿资源禀赋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高度关联性;③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过程,客观上存在着低水平状态逐渐向高水平状态转移的现实可能性,但由于不同钢铁企业自身的差异性特征,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将表现出不同步性;④加快企业优化重组和提高生产能力集中度、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对钢铁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加大政府政策引导和科技资金投入是实现钢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复杂性和竞争强度的日益加剧,传统的工业贸易企业逐渐向生产服务型企业转型,从而使得原来以产品传递为特点的运作,变成了以与客户互动为基础的集成服务运作。然而,以往的研究对与不同客户需求之间的互动如何影响生产服务型企业战略分析较少。文章以中国钢铁行业的调研数据和资料为基础,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生产型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即资源供应、需求管理以及客户战略匹配等三种形态。研究发现对不同的下游客户,差异化的服务能力对竞争优势的形成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于大型企业,资源的供应能力和战略匹配是决定生产服务型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而对于中小型企业,资源供应能力和需求管理是形成竞争力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9年沪深两市所有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公司所得税与债务融资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考虑了税收变量的模型对资产负债率的解释能力比只有控制变量的模型的解释能力要强;有效税率与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非债务税盾与债务融资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从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入手,分析在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上市公司企业规模、空间布局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钢铁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提高企业绩效的效果十分明显;在企业纵向整合战略主导下,中国钢铁企业的绩效与产业集中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企业规模无关,企业的空间布局(临近市场、临近资源和临近港口)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纵向整合是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的理性选择,低产业集中度与高行业利润并存是我国钢铁行业在这一发展时期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8.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广东检验检疫局的部署和要求,惠州检验检疫局对82家获证出口玩具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并取得初步成效。据了解,惠州检验检疫局成立了5个评审组,按照新发布的《出口玩具质量许可(登记注册)审核要求》,对出口玩具质量管理体系与职责、资源管理、产品的实现、产品的一致性、监视测量分析与改进进行了检查,特别对涉及安全卫生项目的油漆及涂料材料、企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重点了质量监控,根据玩具的类别及输往地的不同进行了玩具产品及油漆抽样送检。  相似文献   

19.
刘满成 《工业技术经济》2009,28(11):117-120
本文针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型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型方法.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施的复杂程度、估计成本、功能匹配程度及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提供商的企业形象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模糊集相关原理和方法对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型中的非确定性进行阐述,对备选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相对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解决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选型中的非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说明了本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0.
煤炭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安全、绿色、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转型提升企业绩效是煤炭企业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动态能力和技术专家对提升数字化转型企业绩效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单一条件并不构成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必要条件,但是提升动态能力在高数字化转型绩效上发挥了普适的作用;煤炭企业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路径有4条:资源利用主导型、创新-学习协同型、创新研发主导型和多重能力协同型;煤炭企业非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路径有2条,且与高数字化转型绩效的驱动机制存在非对称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