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加入WTO已经5年,这5年里,中国国内市场已经逐步对外开下,随着2004年7月1日修订的《对外贸易法》的实施,将有更多的企业、经济组织、个人加入到外贸行列中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将越来越活跃。但近年来时有发生的国际贸易欺诈行为也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欺诈行为动摇了买卖双方的信心,给国际贸易活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很多企业也因此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经分析发现,国际贸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信用证欺诈为最主要形式,这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提单进行欺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其他贸易成员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将日趋频繁,各类跨国欺诈案件的发生也将臼益增多。因此,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际贸易欺诈的特点、原因和形式,及时采取防范的措施,对于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保险欺诈日益成为侵蚀我国保险业肌体的毒瘤,保险欺诈行为越来越频繁,欺诈手段越来越高明。一场欺诈与反欺诈的“魔道之争”因而也变得更加激烈。  相似文献   

4.
赵靖 《中国集体经济》2014,(34):100-101
如今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不断攀升,大笔的资金将通过信用证的方式支付,由此也给诸多不法分子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埋下了诸多隐患,而如何防范欺诈风险一直都是国际贸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几种常见的信用证项下欺诈表现形式出发,分析信用证欺诈对于进口商的风险,进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范信用证欺诈的发生,保障进口商利益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文博  冯沪斌 《特区经济》2004,(12):201-202
一、国际贸易合同欺诈在中国的表现 国际贸易合同欺诈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或中介公司利用合同当事人之间分处不同国家,相互间缺乏了解,以“影子公司”的名义和对方当事人签订国际贸易合同,造成合同的名义主体和实际主体不符而逃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和法律责任,最终达到欺诈对方当事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商业欺诈花样翻新,危害甚广。国务院自2007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商业欺诈的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我们既要对骗钱害人的行为坚决打击,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法分子坚决惩处,也要通过新闻媒体对行骗方式和手段进行充分曝光、揭露,提示商业欺诈风险,提高人民群众的识假防骗的能力。一年来,通过中国反商业欺诈网的监测,我们发现以下商业欺诈的高发领域,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保险的认识在不断增强,保险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保险欺诈行为也随之增加,保险欺诈行为一旦得逞,保险公司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威胁着保险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扰乱我国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损害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为此,本文拟从保险欺诈活动的危害入手,分析保险欺诈发生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预防保险欺诈的建议性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提单欺诈活动猖獗,对提单的正常流转产生了重大威胁,严重地影响国际贸易秩序的安定,预防与控制提单欺诈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国际贸易实务中,可以从国际立法和国内立法、当事人层面上对提单欺诈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与其他贸易成员之间的国际贸易往来将日趋频繁,各类跨国欺诈案件的发生也将臼益增多。因此,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际贸易欺诈的特点、原因和形式,及时采取防范的措施,对于保证我国的国际贸易的正常进行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强 《南方经济》2001,142(7):28-30
中国寿险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市场化程度不高,但增长迅速,潜力巨大。与一般的诈骗行为相比,寿险欺诈黑数高,危害性大,有其自身的行为特征和成因,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此类犯罪的发生,将极大地促进中国寿命业的改革创新,业务发展和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证券欺诈发行犯罪是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普遍"顽疾"。从我国实际情况看,这一违法犯罪类型屡禁不止的制度原因有刑罚设计不够科学、规制主体不够明确、分类不够合理等,实践原因有证券发行的高盈利性、证券欺诈发行行为暗数大、惩处力度偏软等。要切实有效遏制证券欺诈发行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证券市场及投资者利益,就要将证券欺诈发行犯罪刑事政策从宽和转向适度严厉,扩大规制的行为类型范围,对保荐人和主承销商加以特殊规制,设计合理、科学的量刑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学臻 《中国经贸》2010,(12):179-180
会计欺诈是指信息优势方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优,而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做出的损害信息劣势方的行为。它是企业管理层操纵会计系统,对所提供信息在真实性、完整性和相关性上的舞弊与欺骗行为。文章对会计欺诈行为的相关问题及防范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演化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借鉴生物进化过程中"复制动态"的思想,对企业合作中欺诈行为的演化均衡稳定性进行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若市场信息足够透明,则欺诈行为将灭绝;若市场信息处于黑箱状态,则欺诈行为主宰市场。同时还得出合理的违约金约束机制可以有效地杜绝企业合作中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中,普遍采取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的方式.由于信用证所具有的表面真实性、独立抽象性等特点,为国际贸易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和发展,但是同时也给信用证制度埋下了隐患,使不法分子有机可秉,实施针对信用证的诈骗行为,给贸易中的参与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文章主要介绍信用证欺诈相关的一些常识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韩蓓 《新西部(上)》2007,(7X):132-133
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侵害的客体既包括国家的合同管理制度,还包括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民事欺诈主要是指行为人为了经营,借以夸大履行能力等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当事人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只希望通过实施欺诈行为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在实践中应当如何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只有在确定行为人有无非法占有目的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客观行为和客体的性质。因此,只有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才是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张昊梅 《发展》2006,(12):152-154
商业银行跟单信用证是银行界与商业界为解决国际商事交易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冲突而发展起来的国际结算工具,是国际金融法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是当今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但是根据信用证的独立原则和“单单相符、单证相符”的法律属性,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所关心的只是单据,而不关心单据是否名副其实。就使得一些不法商人有机可乘,利用信用证的这一特性进行欺诈活动。本文简要分析了信用证的特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和适用条件以及我国有关信用证欺诈例外的法律制度并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欺诈和诈骗的手段就越高明,虽然为数极少,对社会公信力的破坏却很大.石油企业也屡受其害。本文分析了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以及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提出了预防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2009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由李文岳等13位政协委员提交的《关于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尽快作出解释明确对诉讼诈骗按诈骗罪定罪的提案》,将一个司法概念——诉讼欺诈推向了风口浪尖。虽然两年时间过去了,但这个由来已久一直备受实务界与理论界争议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一方面,诉讼欺诈的行为,近年来在各地频发,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其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而另一方面,在司法实践中对这一行为的定性却一直呈现着百家争鸣的状态,甚至在审判实践中对同一类型的案件判罚也存在着大相径庭现象。  相似文献   

19.
价格欺诈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竞争氛围,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碍诚信经济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在分析商业领域价格欺诈行为成因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价格欺诈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万重山  高硕 《特区经济》2005,(4):226-227
<正>一、国际海事欺诈概论国际海事欺诈由来以久,它与海洋冒险活动、海上运输和国际贸易相伴相随, 几乎同样古老。随着国际贸易及航运业的迅猛发展,国际海事欺诈也日益蔓延与猖獗。尤其是70年代初期以来,国际海事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