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宾阳县有16个镇(乡),属南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为发展花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该县的花菇生产最初是王灵镇引进试种.随后芦圩等镇也相继发展种植.全县种植花菇有400多户.建有花菇种植基地5个.加工生产基地2个.搭建成大棚276个.花菇生产由2002年的3万筒发展到2004年的138万简.年生产鲜菇达10.76吨.干菇达4.3吨.实现农业产值34.4万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合作经济》2009,(11):41-41
彭宏光是北京市大兴区大营宏光肉鸭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因为他带动300余农户靠养鸭走上了致富路,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带领农民致富的”鸭司令“。2001年起.他投资2万元组成了北京大营宏光肉鸭养殖场,经过两年的经营探索.他开始发展”订单农业”,向养殖户统一供苗、供料、供药和提供全程技术服务。2004年5月.大营宏光肉鸭专业合作社成立。  相似文献   

3.
水产业一直是当涂县四大主导优势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农业收入的支撑点。2005年全县渔业生产品质提高,发展加快。继续大力实施“河蟹振兴工程”,积极主动推进“种苗、品牌、流通”三大工程建设。全力提升水产养殖规模和效益,着力于品种的改良,品质的提高,品牌效益的增加。全县把发展水产业作为农民持续增收的切人点,立足于提升产品品质,增加养殖效益,形成规模,生产有了较快发展。全年实现渔业不变价产值45931万元,同比增长5%。其对总产值的贡献率达45.5%,拉动总产值增长2.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特色产业是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实现富民强县的关键所在。滦南县从2000年起着手发展海水工厂化养殖,4年间累计投资8000多万元,养殖规模达到18.77万平方米,2004年全县工厂化养殖获纯效益6000多万元,规模、效益均居全省首位。如此短的时间内培植起这么大一个产业,秘诀何在?  相似文献   

5.
一、当前生猪生产形势及主要特点 进入三季度以来,我省生猪产品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态势.畜牧业生产加快发展.畜产品市场供应较为平稳,生猪养殖效益可观,农民畜牧养殖增收明显。  相似文献   

6.
李兵 《广西经济》2008,(4):46-47
近年来.马山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切实加强对农业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农业投入.全县农业生产呈现稳定增收的良好态势.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52元.同比增长13.04%;2007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285元.同比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但因马山县地处大石山区.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加快发展的任务仍相当艰巨。因此.加快马山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突破农民增收难的瓶颈.是当前和今后马山县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走向世界》2011,(7):40-40
阳信县处于黄河三角洲平原开发中心、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总面积793平方公里,人口45万。阳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汉代名将韩信自燕伐齐屯兵古笃河之阳而得名。阳信是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生产基地县。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75亿元。  相似文献   

8.
《中国老区建设》2007,(4):37-37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将乐县,有耕地面积20万亩,其中宜烟面积7万亩。将乐烟草公司根据烟草市场的需求,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烟叶生产。自1998年以来,烟叶生产连续7年创新高。到2005年全县种植烟叶4.83万亩,收购烟叶10.08万担,烟农售烟收入5420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大海 《上海改革》1994,(6):35-35
管近来市郊养猪生产普遍不景气,但青浦县莲盛乡种畜场却欣欣向荣,经济效益列全县榜首。1993年销售肉猪近6000头,利润20.4万元,人均创利超过5000元。  相似文献   

10.
滦南县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浓墨重彩描绘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农村经济社会保持了健康协调发展,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850元,同比增长10.1%。全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乐亭县作为农业大县和全国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科学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乐亭实际,加快果品,蔬菜,畜禽和海水养殖四大主导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农业、溶化农村经济改革之路,农业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全年农业总产值完成40.1亿元,同比增长5.9%;农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3元,增长8.8%,连续11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桂阳县把发展生猪生产作为全县农业经济四大主导产业来抓,实施龙头企业带动、重点大户支撑的生猪产业化发展路子,取得了可喜的成效。1998年全县饲养生猪96万头,出栏生猪57万头,比上年分别增长2275%和34.2%。1999年全县门个1000头至10000头的猪场,200个100头至500头的养猪大户,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养殖规模均有所扩大。我们的主要作法是:一、突出重点,办好龙头企业。桂阳县畜禽良种场始建于1973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为了把该场办成能带动全县生猪生产的龙头企业,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该场加快发…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全县农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2.7亿元,同比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08元,同比增长9.8%。  相似文献   

14.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把握县情,科学确定思路,突出发展重点,遵循发展规律,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广昌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全县生产总值6.23亿元,比2000年的4.06亿元增加2.17亿元,增长53.4%,  相似文献   

15.
“十五”以来,滦南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奶业龙型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号工程”,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取得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奶牛养殖户已过4万,全县奶牛存栏11.9万头,年产鲜奶3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3亿多元,2005年入围“中国奶业十强县”,今年6月被中国奶业协会评为“中国牛奶生产强县”,并名列河北省首位。奶业已成为滦南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3,(7):7-7
余干县近年来立足丰富的自然资源,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大力发展特种水产。目前,余干生态泥鳅、生态乌鱼、芡实、余干甲鱼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 余干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特种水产养殖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成为了水产养殖产业化的“新引擎”。目前,全县已发展现代水产养殖龙头企业14家,其中江西益人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江西晨阳水产实业有限公司、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江西省尚沃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余干江南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为市级龙头企业;全县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共有37家,涵盖鳜鱼、乌鱼、黄鳝、甲鱼、泥鳅、龙虾等专业养殖和水产品加工、营销等领域,共有成员2400余人,养殖水面11.8万余亩,辐射带动养殖基地14万亩。年生产经营水产品总量5万余吨,产值近5亿元。余干县渔池湖水产养殖场、上饶市鄱阳湖原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等8家已成为部级水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基地),养殖面积20余万亩。“鄱浪”牌乌鱼、“益人”牌河蟹与鳙鱼、“兴鄱”牌鳜鱼等6家特色水产品获得了绿色或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认证。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保护农业生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制定多项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加强,粮食生产态势良好,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大支柱产业支撑力继续增强。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2600.8亿元,完成增加值1503.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6.2%,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发展》2010,(10):164-164
秦安县可泉山鸡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兴丰、中山、刘坪、兴国4个养殖示范基地,会员118人,总户数336户,目前已覆盖到全县14个乡镇,26个村,年孵化小鸡150万只,2010年已出售21万只,产值840万元,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志丹县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重点工作,团结实干,共克时艰,全县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八大成效书写了跨越发展新篇章。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1.08亿元,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4.01亿元,增长12.54%;固定资产投资56.94亿元,增长23.94%;农民人均纯收入4190元,增长21.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10元,增长25.996。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时期是临桂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临桂县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全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42.4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2亿元(当年价,下同),年均递增16.5%;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由2005年的3.2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亿元大关,年均递增26.7%,实现了连续五年财政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