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业超  万婷  王楠 《活力》2010,(4):136-136
本文对松原市的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多层面的深入分析,讨论了产业引导研究应该先于城市新区开发规划设计的必要性。并最终提出了产业重组的方案及滨江新区在松原市未来产业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进行城市新区开发已成为当前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支撑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响应地区发展态势与环境变化,带动城市结构的大尺度转换,定位地区时空变迁方向,是当前城市新区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以南阳新区开发为例,试图从地区协同、产业支撑、服务引领、特色驱动等方面,探讨欠发达地区城市新区的发展动力、开发价值和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3.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复杂的多灾种、交叉性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则新区安。建设韧性社区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韧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是创新和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视角,剖析韧性社区自适应、网络性和多样性三大基本特征,进而提出由"设施环境"、"成员自有资源"、"制度及组织环境"、"经济及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组成的社区韧性资源系统。预测雄安新区未来"新建社区"、"搬迁社区"和"既有社区"的韧性资源特征,并从五类韧性资源的建构与整合入手,提出"基于城市微循环营造设施环境韧性"、"合理布局与统筹社区成员资源"、"智慧化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韧性评估机制"、"加强经济韧性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供给"、"打造社区自适应能力提升内核"等雄安新区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市新区,也称为新城,一般是指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产业集聚而开发建设的特定区域。开发形式上,既有完全摆脱老城的"新造",也有在原有老城基础上的"改造";空间形态上,通常明显有别于老城,又与老城具  相似文献   

5.
城市新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涉及区位、产业、社会、交通等诸多因素,合理的功能定位是城市新区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的基础与保证,旨在探讨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一般方法体系,为其开发建设提供参考。采用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从多角度对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系进行研究。在对城市新区地域空间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准确把握区域、城市以及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区域—城市—场地"三位一体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和技术路线。认为城市新区的功能定位必须重视其所在区域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要求,重点研究其所依托城市的发展态势,科学分析场地的立地条件,从而把握城市新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促进城市郊区住宅健康发展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郊区住宅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借鉴国外城市新区开发和卫星镇建设的经验,我国城市郊区住宅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落实"统一规则、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基本方针,以提高城市郊区住宅在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7.
城市新区,也称为新城,一般是指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多、产业集聚而开发建设的特定区域。开发模式上,既有完全摆脱老城的"新造"模式,也有在原有老城基础上的"改造"模式;空间形态上,通常明显有别于老城,但与老城具有紧密的分工和联系;空间布局上,一般毗邻老城,  相似文献   

8.
新常态下基于双轨思维的城市开发边界体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常态背景下,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遏制城市蔓延,引导城市有序发展,缓解耕地与生态保护压力的必要举措之一。构建城市开发边界理论体系对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至关重要。在探讨城市开发边界的内涵属性、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双轨思维的城市开发边界体系。具体而言,城市开发边界具有发展需求与生态留底相结合的空间属性、控制与引导相结合的功能属性以及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形态属性,其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经济、交通等驱动因子;自然环境、生态保护、历史文化、农田保护等约束因子以及管理制度因子。城市开发边界是刚性约束内的引导城市空间弹性增长的空间界线,耦合城市不可开发的"关键性约束边界"、不可突破的"城市上限规模边界"和动态调整的"多情景引导边界"构成城市开发边界体系。  相似文献   

9.
开发城市住宅小区旅游功能不仅能够提升小区内在吸引力,还能愉悦居住者的身心。城市住宅小区旅游功能系统由旅游吸引物、服务与设施、交通、信息与引导系统、旅游者和社区居民组成。开发时必须通盘考虑,周密设计,认真施工,有效管理,合理消费,以此提升小区品质,塑造良好的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行业,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相继产生.各地开发公司,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府划定的开发(或改造)区城,组织制订并实施居住区的建设规划,已成为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区更新的主力军,商品房的主要提供者.在新辟居住区和旧区更新活动中,综合开发可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配套、统一管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当前,研究评价综合开发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 内容和方法.不仅对以商品房经营为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战后欧美国家内城复兴政策的起源、演变及其经验教训,指出城市再生是欧美国家内城复兴政策发展的最新形式;从比较的视角,探讨了城市再生和传统城市更新在理论基础、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区别;结合我国当前城市更新中的实际问题,探讨了我国城市更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及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之际,区域和城市如何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已成为地方发展的主题.本文以广州为例,从泛珠三角区域的视角出发,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入手,通过深入比较分析泛珠三角中心城市的优势与不足.认清广州市在区域的实际地位,继而对影响广州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包括城市经济基础、城市引力方向与强度、城市直接影响范围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城市竞争力提升的制约因素,最后从区域与城市空间联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优化、景观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等方面对如何提升广州市的城市竞争力提出有针对性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模式变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解析现代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模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城市经营与城市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城市经营的理念进行了阐释 ,并分析了城市经营的特征、目标与途径 ,最后提出借助城市规划手段提高城市资本竞争优势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设计不同于城市规划,大约30多年前,成为一个体系完善的学科。在后现代城市设计的反射下,环境质量与用户需求的问题日显突出。因此关于这方面已经有很多的辩论,最近关于城市设计的未来作出了更好的结论。本文将着重在三个重要的辩论。首先,对城市设计的兴起加以分析。然后将讨论在后现代背景下的城市设计中的作用。其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异同和与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最后,阐述未来的城市设计将会以现代都市生活的主题为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经济学角度来说,城市功能是城市作用于外围经济地域系统的能力,产业发展引起了城市功能的变化。本文从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视角分析了城市主导功能、城市功能的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功能的区际协调。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城市空间重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城市空间重构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处于快速转型期中所出现的普遍现象,它既表现为自发的空间重组,更表现为应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环境而采取的种种主动策略.在中国转型时期,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空间重构已经构成一对内在关系密切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城市空间重构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在此命题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重构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城市主题街区概念及构成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城市街区的兴建、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城市经济和城市形象需求,进一步融入了城市旅游蓬勃发展的潮流中,成为城市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当游客成为街区的重要光顾者和消费者时,城市街区在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形态、业态、文化各个方面的新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基于多学科角度的思考,以及现实的观察,提出了城市主题街区的概念,并系统地总结出了支撑、实现城市主题街区的五大要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环境现状及主要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通过对城市水、大气、垃圾和噪声等污染情况的分析 ,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同时 ,文章介绍和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环境管理措施的内容和特点 ,指出了我国城市环境管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以及城市环境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is essay reflects on the conceptual underpinnings of research on ‘shrinking cities' over the last decade. It criticizes the definition of shrinkage in terms of urban population losses and argues that the state‐of‐the art research on ‘shrinking cities' suffers from a misleading conceptualization of shrinkage which forces essentially different urban constellations into a universal model of ‘shrinkage'. Four problems of this procrustean bed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methodological pitfalls of threshold definitions of urban shrinkage; empirical contradictions; an absence of attention to scalar interrelations; and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cities as historical processes. The essay ends with suggestions for a widened conceptualization of shrinkage and a new research agen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