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农就业结构与土地租赁市场的发育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本文着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次上探讨了非农就业结构和土地租赁市场发育之间的关系。研究指出,目前农村土地租赁市场不活跃与劳动力市场的限制性相联系,因此,要形成一个活跃、有效的土地租赁市场,其它要素市场的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2.
非农就业、保险选择与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利用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2013数据,分析非农就业情景下农民参与不同类别的社会保险对土地流转的影响,探索促进土地流转的改革对策。研究方法:Logit模型。研究结果:农户从事非农工作、非农就业工资高、就业时间长、就业于大城市均能推动土地流转;农民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会显著提升土地流转的概率,但该提升作用并不受非农就业的影响而改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不利于土地流转,但非农就业下参加新农合养老保险或者商业养老保险会促进土地流转。从区域差别上来看,非农就业下,只有东部、中部农户户主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土地流转的作用显著。研究结论:要统筹新农合制度和农地流转政策的目标,不能盲目推进土地流转;要为农民兼业化和外出务工创造良好的条件;针对东中西部的非农就业农户制定不同保险措施,提供农户兼业化或者农民工适合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新农合养老保险或者商业养老保险,排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笔者于2006年在山东、安徽、四川三省所作的实际调研数据,采用Multinominal Logit模型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因素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本文的结论:文化程度低阻碍了劳动力进入相对较高层次行业就业的概率;技术、技能缺乏不利于劳动力进入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的行业就业;普遍偏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导致大部分外出劳动力被迫流向了传统的、没有太多技能要求的工矿企业。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村人口老龄化、非农就业与土地流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土地转出的正向影响和对土地转入的负向影响均显著。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人口老龄化通过抑制户主非农就业来抑制家庭转出土地,促进家庭转入土地。非农就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土地转出之间的间接作用是遮掩效应,非农就业在人口老龄化与土地转入之间的间接作用也是遮掩效应。最后基于实证结论从土地流转市场供给和需求两个视角提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贸易自由化对贫困农户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正在加速推进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贫困人口福利状况备受关注。本文从要素市场的角度研究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的内在机制,结合现有实证文献,考察贸易自由化可能给贫困人口带来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贫困人口在劳动力市场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很难获益于贸易自由化。考虑到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贫困农户严重依赖农业收入(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事实,这就要求政府在未来扶贫工作中需要采取更加直接的措施去帮助极有可能更加恶化的贫困农户。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基于陕西省6个样本县366份有效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陕西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及近10年来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流入行业与地域以及数量和结构等方面所具有的特点,以期为促进陕西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及政策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湖南、广东两省534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调查数据,对影响非农就业契约的因素实证分析后发现,性别、婚姻、家庭非农就业率对非农就业契约的影响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工作转换次数、工资收入是否稳定、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保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有显著影响,行业类型、找寻工作时间、单位是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有积极正向作用;非农就业稳定性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影响均通过显著性检验,非农就业越稳定,非农就业契约形式越规范、契约期限越长。非农就业经验对非农就业契约规范性和非农就业契约期限都有积极效应,每年职业培训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对非农就业契约期限的选择。由此,应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营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大力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制宣传教育,以进一步规范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契约,维护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及东西部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解,并对不同地区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虽然不同性别农村劳动力在教育、培训上存在差距,但不是造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非农就业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婚姻、家庭中的儿童数等形成的。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比较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由估计系数不同所引起的非农就业性别差异更大,尤其是婚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辽宁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2000~2004年农村固定农户连续跟踪调查数据,在采用一般统计方法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计量模型,分析了辽宁省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女性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在不断加快,但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因素主要有: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年龄、家中是否有6岁及以下子女、家中是否有15岁以上在校学生、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和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理论,基于2018年浙江省14个县(市)681户营林调查户样本数据,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非农就业对营林劳动力女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女性劳动力单位面积营林投工量和女性营林投工比例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就业对不同林种营林投入女性化有明显差异,对经济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对用材林农户家庭营林投工女性化作用不明显。提出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女性劳动力营林生产技能培训;发挥女性劳动力的营林生产优势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土地质量差异造成的生产差异会随着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造成的人力投入减少而更加显现。针对农户的市场经济行为,文章从理论及实证角度探讨农户农业劳动投入减少时农户生产决策的变化,并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探讨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该文运用多元回归模型,从土地资源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劳动力非农就业后在不同地势耕地的农业生产决策变化。[结果]劳动力非农就业明显影响了农户种植决策,在质量较高的平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种植机械化生产使用高的粮食作物来减少劳动力投入下降,在质量较差的山坡地上,农户的生产决策是降低对山坡地的使用强度来解决劳动力投入不足问题,具体表现方式是降低粮食种植面积以及抛荒方式来分配家庭农业劳动投入。[结论]不同地势耕地利用强度将会出现不同变化,平原以及交通便利地区,可以通过机械来替代人力投入,交通较为不发达的山区丘陵地区,需要通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来解决山区丘陵地区的抛荒问题。政策支持方面,鼓励中低产田提高产品产量与提升降本技术,保障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18年辽宁省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土地托管-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家庭经济福利"理论分析框架,结合线性回归模型、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非农就业和农业产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农户土地托管的家庭福利效应.研究表明,第一,土地托管行为能够有效的促进农户家庭经济福利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土地托管既可...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与农业生产的效率,是当前中国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土地确权通过赋予农民稳定的土地产权,降低了土地与低效率农业生产劳动力的捆绑,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解放,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本文从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两个角度,验证了土地确权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首先,土地确权显著促进了农民非农受雇,但对非农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其次,土地确权通过促进土地出租部分解释了确权对非农受雇的作用。第三,金融环境的差异改变了土地确权的作用。在金融环境弱的农村地区,土地确权未能促进非农创业,而主要表现出对非农受雇的正向影响;在金融环境好的村,土地确权对非农受雇与非农创业的作用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14.
"三农"问题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针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喻的研究,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借助宏观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进一步计算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年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总体上看,非农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瘟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微观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金融危机冲击前后的面板双重倍差(panel-DID)模型,考察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危机对中国有涉外经济业务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造成了直接冲击,使得农村劳动力在这些行业的非农就业人数减少、劳动时间缩短;但是,研究并没有发现金融危机冲击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所产生的持续性影响;在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时,受教育程度较低、从事工资性劳动、就业地点在外省的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更容易遭受失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基于2017年在广东、河南、湖北、山西、云南5省所做的农户调查数据, 从迁移异质性角度, 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性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差异。方法 文章使用IV-Probit和IV-Tobit模型, 解决劳动力转移就业行为内生性的问题, 实现模型参数结果的无偏估计。结果 在广延边际上, 劳动力季节性非稳定转移就业对农户转入、转出土地均没有显著影响, 而常年稳定转移就业仅对农户转出土地有显著正影响, 家庭每新增1个常年在外务工者, 会使农户土地转出倾向增加9.5%;在集约边际上, 虽然稳定和非稳定的转移就业方式都降低了农地需求, 但只有常年稳定转移就业显著促进了农地供给的增加, 家庭每新增1个常年在外务工者, 会使农户土地转出数量增加8.1%。结论 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向城市的稳定迁移和就业, 尤其是让非稳定转移就业者实现在城市的长期、稳定就业, 是解决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给不足的有效出路。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的影响: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力资本对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从事非农就业的概率、选择非农职业的能力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三个维度——教育、培训、健康,对非农就业的影响进行了观点综述,最后是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8.
在农户非农化与融资难的双重背景下,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两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运用传统Tobit模型和联合估计的条件混合处理(CMP)模型首次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的影响效应;采用工具变量模型克服了内生性问题,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一是非农就业对农户融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就不同融资渠道而言,非农就业可以同时促进农户获得正规和非正规融资;二是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对青年、教育水平高以及东部地区的农户融资促进作用更大;三是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非农就业主要通过收入增加和土地流转两种效应来促进农户融资。因此,大力发展非农经济,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与创业,是缓解农户融资难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9.
农业生产、非农就业对农村居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证明增加农业生产不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速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才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想加速农村居民的非农就业,就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品的财政投入,改变公共资源城乡配置的不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2000户农户跟踪调查数据系统分析1995—200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变迁表明,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例显著增加,男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显著高于女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加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和本地务工,自营工商业对就业贡献相对较小。由于我国非农就业水平总体已经达到较高程度,但农村劳动力教育水平严重偏低,要在工资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保持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让更多未来农村劳动力接受更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