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我国沿海11个省份2008-2011年近海捕捞业投入产出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了渔船"双控"政策、生产补贴、渔船吨位、近海污染等各种政策、技术与环境因素对我国近海捕捞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渔业生产保障能力和捕捞渔船纳入双控比例与技术效率正相关,户均补贴收入、捕捞渔船吨位、省域近海污染比例等与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农村人均收入与技术效率负相关。提出了切实消减过剩捕捞能力、严控近海污染、控制成本类补贴增长、完善近海捕捞业保障基础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5~2008年中国13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棉花生产的技术进步显著,不过,各个产区技术进步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各个产区的棉花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但是呈现一定的波动趋势。  相似文献   

3.
土地、环境等资源制约与农村劳动力日益短缺等问题都使得我国粮食安全更为棘手。突破目前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劳动生产率水平普遍较低的局面,是保障我国粮食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要前提。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生物化学型的要素投入,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需要农业机械化率水平的提高,所以两种类型的技术投入是影响粮食增产增收的根本来源。文章采取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超越对数面板模型,对2001~2011年的全国省级玉米生产的技术效率和非技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进一步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技术效率与生物化学型及机械型技术投入之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玉米生产总体技术效率水平较高,其中东南部地区要优于中西部地区;自然灾害、政策补贴及地域差异都会对非技术效率造成显著影响;生物化学型要素投入对生产的技术效率贡献突出,是当前以及未来玉米增产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的中国生猪生产效率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2—2009年全国15个生猪主产区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并按规模划分,分析了各生猪主产区间的效率差别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生猪生产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生猪养殖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规模养殖的技术效率优势逐步体现,其中饲料投入对生猪产出的影响最大,用工数量其次;不同地域的技术效率具有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要高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中国棉花生产连续几十年快速增长,但2007年后产出持续下降.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棉花产出发生变化?为明晰棉花产出发展内在因素的变化,本文利用1994-2017年12个棉花主产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基于约束生产要素产出弹性非负的贝叶斯面板随机前沿模型,以2007年为分界点,分阶段分析了要素投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5-2009年我国原料奶生产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不同规模的原料奶生产的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规模原料奶生产对技术效率影响显著,适当扩大养殖规模有利于提升效率水平.精饲料占全部饲料的比重、养殖户的收益等对原料奶生产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运用2001—2010年15个省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主产区单位面积小麦生产的技术效率的总体状况与变化特征,并对地区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0年间中国小麦单产的平均技术效率为0.86,年均改善速度为0.76%,除个别地区外总体技术效率改善并不显著;地区间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地区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变化趋于稳定,少数地区年度间变化较大,个别省份还有进一步提高技术效率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省级层面农业行业面板数据和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系统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内部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行业差异,重点将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两部分,正确识别出各行业生产率增长的不同贡献来源,为全面认识中国农业TFP增长提供深刻的行业基础。实证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各行业TFP增长较大;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技术推进特征,但行业差异较大;这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并不明显,当时只是不同行业间表现出了较为典型的不同增长模式;普遍大规模的技术进步和效率损失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产率增长开始由技术推进主导;总体上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基本都由技术推进或效率驱动单独贡献,没有出现双驱动模式。由于技术推进和效率驱动蕴含着不同的政策含义,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行业特征采取针对性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实地调查,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调查区农户红枣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土地、资本、劳动三要素对红枣生产技术效率的方向性影响是不同的,资本和劳动为正影响,土地为负影响;2010-2012年间,麦盖提县和泽普县农户的总技术效率稳定提高,从0.5641提高到0.5899;麦盖提县技术效率在0.42-0.46之间,泽普县三年均在0.7以上。  相似文献   

10.
刘栋 《山西农经》2020,(5):14-16
利用随机前沿分析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近海捕捞业1988—2018年沿海11省市的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对技术效率的时空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在近海资源不断衰退的背景下,我国近海捕捞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并逐年降低,技术进步效应远超技术效率带来的影响,但是这种效应逐年降低,技术效率变化影响比重增大并且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估计了林业生产投入要素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测量了各省区2002~2009年的林业技术效率,并分析了林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林业产业存在明显的技术效率损失,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误差主要是由技术非效率引起;林业产业劳动力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58和0.47,林业生产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总体上,各省区林业技术效率水平相差不大,且林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了林业技术效率,而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文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的改善林业生产的技术效率。  相似文献   

12.
奶牛养殖模式的选择是奶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为此有必要对不同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7省50县615户奶农的监测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三种养殖模式的效率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明显高于散养模式的技术效率;相比散养户来说,中规模、小规模养殖模式的产出效率更稳定。因此,现阶段适度规模养殖是中国奶牛产业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SFA的中国棉花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1995—2007年中国13个主要棉花产区的投入与产出面板数据建立了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并对我国棉花生产的技术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分析了技术效率的时间差异、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发现棉花生产技术效率随时间波动且地区差异明显,但从全国来看,各省份之间的棉花生产效率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具有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4—2011年全国18个淡水养殖省份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了淡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投入要素对淡水养殖产量的贡献。研究发现,我国淡水养殖的总体技术效率较高;淡水产品的加工率和受灾率对淡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对水产品产量的贡献高于扩大养殖面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广西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效率水平,文章利用2003~2012年间广西14个地级市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它农作物所占比例、广西种植业机械总动力、广西农村施肥量、广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及种植业从业人数等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在全面考察广西种植业全要素效率的基础上,着重对广西静态种植业结构效率与动态种植业结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广西种植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结构效率处在较低水平且严重失衡,种植业效率逐年上升但全要素效率却逐年下降。建议在现有广西种植业各农作物种植比例的基础上,即2012年广西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及其它农作物比例为1:1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广西经济作物及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桂北、桂中、桂南地域自给型水稻种植面积。同时结合广西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地域条件,找准中国与东盟两个市场的需求,扩大红水河两岸及以南地或低丘陵旱作农业区糖料蔗的种植面积,减少右江河谷的甘蔗种植面积,增加右江河谷的龙眼、荔枝、香蕉、小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与南菜北运蔬菜供给区的桂北、桂东及右江河谷的秋冬菜种植面积,适度增加各市名特药用作物的种植面积,调整种植业结构,发挥特色农作物优势,以提高广西种植业结构效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随机前沿分析的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测度并探索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促进城市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研究方法:"一步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2009—2016年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但仍处于中低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空间上由东向西递减,效率越低的区域其内部不均衡性越明显;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集聚态势显著,集聚程度趋于加强;高效率均质区域集中于东部地区,并出现向中西部延伸的趋势,低—高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东、中部交界地区,高—低关联类型在空间上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的带状分布,低效率均质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应注重土地利用投入产出的技术效率,通过投入要素优化和技术能力提升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报酬递增,同时要制定区域差别化的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田伟  何玲 《南方农村》2010,26(6):46-52
本文利用1997~2008年中国17个主要烤烟产区的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烤烟生产TFP增长率的波动与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烤烟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因素的变动大致以2003年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烤烟TFP增长率及其构成因素变化比较平稳,波动幅度较小;第二阶段TFP增长率波动比较剧烈,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2)从地区差异看,西南、东南和长江中游烟区的烤烟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比较相似,而黄淮及北方烟区的烤烟TFP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13个主要棉花产区的投入与产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棉花生产TFP增长率的波动与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棉花TFP出现了一定的增长,这主要是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的改进和技术进步改进带来的,而配置效率则出现了下降;各个产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差异明显,配置效率的变化是这种差异出现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2004-2017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东盟十国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了中国对东盟十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与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对东盟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会受到人均GDP、人口规模、两国相对距离等自然因素的显著影响,同时也会受到是否签订贸易协定、进口国腐败控制程度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潜力提升空间呈波动递减趋势,中国需要发展和培养新的要素来刺激对东盟国家的出口。最后文章对如何提高中国对东盟国家出口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效率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状况以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较慢;育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同时,大豆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技术效率较低,而且1990年以来没有显著提高;大豆生产集中在技术效率较高的地区;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和大豆种植比重是影响大豆生产技术效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