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亮 《经济研究导刊》2009,(34):164-165,167
以实证调查为基点,对扬州市古典园林旅游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在制定古典园林旅游保护和利用规划、建立古典园林旅游管理新体制、加大古典园林旅游保护和建设的力度、打造古典园林旅游整体品牌形象、深入开展古典园林旅游文化研究等方面就扬州市古典园林旅游可持续发展予以一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游憩商业区具有旅游和休闲双重的功能,对消费者和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广州市北京路是广州具有代表性的游憩商业区,在广州城市旅游乃至城市商业格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北京路作为广州市的购物天堂被广泛认可,但其游憩功能开发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建立基于消费者行为的游憩商业区评价指标,通过对广州市北京路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从消费者购物、游憩行为的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北京路游憩商业区的购物功能突出,但游憩功能设施不足,游客的满意度较低;而且北京路的历史文化景观开发不足.论文对北京路游憩商业区基本特征进行了总体评价,并从明确北京路国际RBD定位、加强游憩规划建设、提升历史文化品位等角度对北京路RBD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3.
"世界遗产地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陶伟  戴光全  吴霞 《经济地理》2002,22(4):487-491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是研究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方面。苏州作为国务际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发展颇具代表代。更重要的是,苏州拥有先后两批申报成功的的世界遗产项目--拙政园等九处苏州古典园林,这使得城市旅游的空间结构又呈现出了特有的规律。本文在分析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节点、通道和域面要素的基本上,提出整合苏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两个途径:整体整合与核心整合,探讨了城市旅游空间整合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姜国华 《经济论坛》2011,(3):109-111
商业游憩街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旅游的一个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对商业游憩街概念的界定,结合杭州现有18条街区的实际情况,将其按照不同功能分为产业依托型、商贸服务型、文化特色型三种不同类型,认为其在空间上逐步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城市旅游的迅猛发展,假日经济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逐渐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一块重要版图.本文对环城游憩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6.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开发研究--以台州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是城市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通过对城市RBD内涵和功能的分析,指出了建设城市RBD对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对台州市椒江区建设城市RBD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游憩需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长沙市居民城市森林公园游憩需求特征调查分析,发现长沙市居民的森林游憩需求旺盛,在时下众多旅游休闲活动中,城区森林游憩活动成为首选。城市居民希望远离繁忙、喧嚣的日常工作生活环境,亲近自然,享受森林之美,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放松精神、愉悦心情、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等生理、心理、保健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城市居民希望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城市森林游憩的适度开发,为游憩者提供更好的游憩活动和服务设施。这一研究将为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森林公园、改进和完善森林游憩服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创建城市大园林,建设高水平的园林城市,即建成适合人们高质量生活、工作、游憩的生态环境,也称为绿色城市。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走进世界先进行列。本文通过对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概述,在说明城市园林建设所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城区森林往往被称为城市的“绿肺”,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对旅游城市而言,城区森林还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城市旅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城区森林的含义,分析了城区森林在旅游城市中的功能与作用,并以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为例,探讨了城区森林的经营措施,包括:开展城区森林布局总体规划,实行城区森林分类经营;做好城区造林设计,使森林的防护功能与观赏游憩价值统一;采取各种措施增加城区森林覆盖,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功能;采取近自然的森林配置模式,丰富城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建设城区高效林业。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1.
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刘思华 《经济地理》2012,32(6):173-176
环城游憩已经成为城市周边地区旅游开发的主要趋势。通过对长沙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指出长沙环城游憩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乡村景观异化、定位不清;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提出了开发长沙环城游憩带的四个原则,即:生态优先原则,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利益兼顾原则,尊重历史、张扬文化的原则。最后,提出了长沙环城游憩带开发的策略和建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增长极式开发;积极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结合传统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加强区域合作,拓展环城游憩带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2.
近10年来我国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赵媛  徐玮 《经济地理》2008,28(3):492-496
随着国内旅游迅猛发展,城市周边旅游蓬勃兴起,环城游憩带正逐渐成为旅游的热点区域,关于环城游憩带的研究也处于新兴发展阶段。文章基于近10年来关于环城游憩带研究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的缘起及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和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环城游憩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对中国园林文化的研究多局限于园林内部,常常从一些纯建筑的景观角度去观察园林,没有能够跳出园林看园林,将园林与所在的城市的文化之间联系起来研究。以成都古典园林为例,分析了道教文化对园林文化的影响,从宗教哲学思想在城市古典园林中的体现可以看出城市宗教文化对于园林的形成、发展以及园林的文化内涵有着较强的作用。同时,园林文化中的多个因素也都能清晰地反映所处城市的宗教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城市游憩空间结构系统分析--以宁波市为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秦学 《经济地理》2003,23(2):267-271,288
从空间类型、空间要素、空间结构与形态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并以宁波市为例详细分析了其游憩物质与环境空间结构、游憩行为与需求特征、游憩行为空间分布规律等一系列要素,为宁波市的旅游开发、游憩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森林具有多功能性。城市森林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娱乐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旅游业开发的选择方向。文章以城市森林公园为切入点,分析了游客的游憩行为,指出游客的游憩感知是城市森林游憩系统优化的基础,而森林公园园区的空间结构、游憩设施以及资源成为森林旅游系统优化的外拉力。这样,在内外力的作用下,游客的游憩感知满意度会不断提高。并以山西太原森林公园为实例,对游客游憩行为特征、出游方式、同行者的选择、游憩活动偏好及动机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前面的理论。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是特定时期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这一审美情趣也必然继续影响着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发展.本文从我国古典园林建筑发展、立意和布局三个方面,分析了传统美学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城市游憩的相关概念,阐明了城市游憩商业区研究的意义,探讨了城市游憩商业区形成的过程和动力机制,对城市游憩商业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化人居环境,改善自然生态,已成为市民的共同呼声。本文分析了城市公共园林绿地的功能及生态环境要求,提出了城市公共园林绿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环城游憩带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受自然乐趣、体验生活,特别是乡村生活的一种主要去向之一。环城游憩带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旅游产品,扩大了旅游容量,还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同时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在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发展环城游憩带,充分发挥环城游憩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可以将单个公园绿地、历史街区、风景名胜区、居住社区等建设依托一些线性要素(如城市河流、道路系统、文化线路等)纳入到绿道系统和城市游憩的整体框架中,形成网络化的绿色游憩开放空间系统;又可融景观、生态、游憩和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建设等于一体,实现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完善现代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文明与城市国际化等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为例,探讨了城市游憩绿道复合设计的理念与原则,并对不同类型的游憩绿道分别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