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衡量了我国工业行业的地理集中程度,以及工业行业在各省份、各区域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反映出哪些行业趋于集中,主要集中在哪些省份和地区,空间分布如何演变,以及地区专业化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3.
基本概况巴瑞朗(BARELANG)是印度尼西亚巴塔姆、瑞邦和加朗三座岛屿的简称。1971年10月26日巴塔姆工业开发区成立。由于投资的发展和对开发空间的需求,1992年,巴塔姆工业开发区扩展到周边瑞邦和加朗2个岛及其他39个小岛,并更名为巴瑞朗工业开发区。目前整个开发区面积为715平方公里,比新加坡的国土面积还大出15%。尽管冠以工业开发区之名,巴塔姆的开发功能实际包含4个方面,即工业、贸易、旅游和海洋运输。从1978年开始,整个巴瑞朗地区都被定为保税区,进入该地区的所有商品都免税,不仅包括资本货物,也包括生活消费品。巴塔…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04,(10):78-78
依托平谷区的北京兴谷工业开发区.位于北京市区的东北部.南与河北相邻.东南与天津接壤.北面面向广阔的东三省.处于京津冀的交汇处.全身融于环京经济圈及环渤海经济圈之中。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的工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文章在对其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轻重工业结构、支柱工业结构和区域内部工业结构差异等诸多方面,对演变进行实证、动态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工业结构优化过程明显,已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呈重化工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环境经济》2004,(12):8-8
根据国土资源部最近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工业项目建设要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不得建造“花园式工厂”。  相似文献   

8.
刘佳  程磊 《广东经济》2011,(11):50-54
2000年,广州市确立“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且城市重心逐渐向东南部转移,“南拓”与“东进”的空间发展战略无疑与东南部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存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2010年,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占广州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25%,为广州市各区之首,一直以来是广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杨仲舒 《新经济》2022,(8):39-47
为厘清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与工业行业投资结构的关系,通过理论假说推导,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开发区数据以及地级市经济数据为主,选取投资趋同对地区工业行业的投资结构情况进行度量,借助渐进双重差分、中介效应对开发区建设与投资趋同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的开发区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投资在某些行业的集中,即产生了投资趋同。企业对良好的外部前景行业的普遍共识、开发区优惠政策、开发区管委会主导的管理模式,都是引致投资趋同的重要传导机制。在异质性分析方面,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开发区建设规模都有着不同表现。本文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重视企业预期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不断实现国家级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工业行业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10.
《经济视角》2002,(7):8-8
我省开发区在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吸引内资、结构调整和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经济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开始显现。具体表现为: 一是开发区已经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通过划定区域,赋予特殊政策,创造对外开放的环境氛围,以较高的外向度吸引资金和技术,带动所在地区乃至全  相似文献   

11.
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及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和GIS中的相关方法和技术,定量评价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刻画黄河中上游产业结构演进的总体特征,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演进的数量特征,利用产业相似系数等产业结构指标计算分析制造业内部结构的动态演进特征,并结合区位商和产业比重探究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归纳出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拉动和政府政策引导,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第二产业结构,保证第一产业发展,重点扶持第三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曹休宁  李冬平  林特 《经济地理》2006,26(6):992-996
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主题。作为产业空间的集聚现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以浏阳花炮为例确立了一个分析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通过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浏阳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发展思路和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演化是当前经济学、管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等领域的前沿问题,在产业集群演化的周期中,存在着地域文化、集群文化和外来文化三大文化生态圈的相互作用。在演化的不同阶段,三大文化圈之间的作用机理也不同,可能会导致文化生态结构失衡,因此需要对文化生态结构进行优化。从文化生态的横向结构优化、文化生态的纵向结构优化及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整合入手,建立了产业集群升级的综合景框,并以温州龙港印刷业集群为例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4.
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鲁河  张茜  陈晓红 《经济地理》2011,31(10):1710-1717
将点轴开发的典型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作为研究区域,在指标体系构建和模糊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建立协调度模型,深入分析哈大齐工业走廊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度,并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解,以探讨影响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度的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协调度呈阶段性变化特征,哈尔滨和大庆的协调度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下降-上升,齐齐哈尔只经历了上升-下降2个阶段;除了哈尔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在2006年属于濒临失调以外,其他的均属于协调类型;哈、大、齐的社会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发展的影响大小不同,3座城市影响最大的指标依次是:实际利用外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油消费量,生态环境指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影响最大的指标分别是:工业废气排放量、交通噪声平均值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调整这些方面,才能使哈大齐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上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下游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一些世界级大港纷纷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分析了国际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趋势,认为国际航运重心已经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转移,但高端航运服务中心仍然在欧洲,特别是在伦敦,而新加坡、挪威等开始建设全球海洋知识枢纽,大力推动海洋研发,以知识经济带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上海要在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重点就是高端航运服务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非常有必要。文章考察了宁波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10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及其演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业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有四种类型区:旧城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和乡村工业区。这四种类型区在原有工业基础、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分别表现出衰退、分化、强化和提升过程。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经济学结构转型分析方法的演进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发展经济学家在探讨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问题时,所使用的结构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持这一思路的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在结构分析方法的演进过程中,传统的统计方法和投入—产出法,由于存在无法刻画产业间关联或因假设产业间关联呈刚性等缺陷,而逐渐被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所取代。鉴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拥有更加适合于分析那些实行市场导向改革的发展中国家等优势,因而该模型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地处我国西南的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欠发达水平,而其产业结构却演进为"三、二、一"形式,欠发达的经济水平与表面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从产业结构演进经典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产业结构多元化系数和区位商等指标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分析滇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协调状况,在此基础上,筛选并提出滇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对策建议,以期为该地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产业集聚和物流发展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从经济理论角度探讨了区域物流整合与产业集聚联动发展的有关机理,通过我国浙江这样典型省份的区域物流与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产业集聚与区域物流联动经济理论分析所得出的研究结论,进一步构建了区域物流与区域其他产业联动发展模型,提出企业微观层面与经济空间宏观层面的区域物流协同发展路径和保障措施,以期为区域物流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