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我国未来人口发展对耕地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人均耕地持续降低及耕地质量普遍较低的严峻现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我国未来粮食产量做出预测,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通过耕地人口承载力指数测度人地关系状况.研究表明:未来耕地生产产能增长潜力较小,人口持续增长,并在2028年达到峰值14.37亿人,2011年以后人口承载力指数大于1,人口超载.未来耕地将面临更严峻的现实,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2.
由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谢庭生、助理工程师魏晓同志承担的“湖南省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于1989年年底通过鉴定。专家们指出:该项研究是目前对湖南省土地资源、环境与人口最完整的报告,阐明了本省未来不同时期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利用潜力,土地利用优化方案,在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承载量,各类产品的人均可供量以及提高土地承载力与控制人口的措施等,可作为领导及综合部门拟定农业发展、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外贸、环境整治、控制人口等长远计划的依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稳定的耕地资源对粮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河南省29年耕地资源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粮食生产和耕地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河南省人口的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在不断减少,其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下降;河南省粮食总产量和单产极不稳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最后,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粮食产量、人均耕地等分别进行了预测.针对预测结果,提出了稳定、提高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的具体建议与对策,为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与居民点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类居住形式产生和演化主要脉络:选点取决于自然地理;集合于人口及资源承载量;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增长;加速度于社会制度和决策体制。由于发展脉胳的变化而导致城乡荣衰,不同的发展脉络产生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居民点。  相似文献   

5.
赵之砚  金一泓 《技术经济》2003,22(8):F003-F004
<正> 粮食产量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和生活的大事。粮食生产模型研究的是我国粮食总产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一种从整体上研究各部门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在经济分析、政策模拟、经济预测、制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生产的计量经济学模型 1.选择变量。根据我国的国情,粮食稳产、高产是一项基本国策,政府对粮食生产一直保持积极支持与鼓励的政策,所以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在模型中选择主要投入要素作为粮食产量的自变  相似文献   

6.
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历来都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1990-2011年中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数据,运用Eviews6.0软件对中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产量和化肥施用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最后,利用模型预测了2012年和2013年的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县域粮食产量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000—2014年中国县域粮食产量和社会经济指标数据,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近15年来不同区域粮食产量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中国县域粮食生产格局的空间演变、分异特征及影响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近15年来全国粮食生产整体呈上升趋势,2004—2013年出现了粮食产量"十连增"现象,全国粮食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43%;粮食产量变化具有地形分异规律,九大农区中粮食产量比重较高的农区分别为黄淮海农业区、长江中下游农业区、东北农业区。(2)全国粮食高产县数量增加,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向东北偏移;粮食生产分布格局仍符合胡焕庸线分布特征,但西北部粮食高产区范围有所扩大。全国粮食增产和减产区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状态,且集聚状态不断加强,高高集聚区逐渐向东北农业区偏移,低低集聚区逐渐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偏移,中国粮食生产的地域分工更加清晰。(3)2000—2014年,影响全国范围内粮食产量分布的主要因素由人口和第一产业增加值转变为耕地面积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不同因素对粮食产量空间分布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利用PDE模型,以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为预测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对北京市2000-2030年人口变化的规模、年龄结构进行了预测;结合人口迁移和教育发展,预测了北京市人力资本的变化。比较了在不同生育率和迁移方案下,北京市人口增长、老龄化和人力资本的变化,根据预测结果对北京市人口和城市规划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Eviews6.0软件对中国粮食产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两者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所建的模型进行了参数显著性检验,最后利用模型预测了2012年和2013年的中国粮食产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83~2012年粮食生产投入时间序列数据,构建自向量回归(VAR)模型,运用协整分析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研究粮食生产投入要素与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业劳动力人口与粮食总产量之间存在着长期协整关系;化肥施用量投入产出效应偏低,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与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是保证粮食总产量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总产量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化肥施用量对粮食总产量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有效灌溉面积、合理的化肥施用量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积极意义;农业劳动力人数、粮食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量互不构成格兰杰因果关系,城镇化、科技与政策因素削弱了二者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提出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各市(州)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分析和预测了湖南省各市州耕地和人口变化情况以及土地现实生产力和2020年土地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市(州)土地资源现实承载力和预测了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并认为全省目前除湘西地区外,其他地区都处于略有盈余状态,到2020年土地资源承载力超载地区将增加,长株潭等地区也将由现在的盈余地区转为基本平衡地区.最后提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e 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19th century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westward movement of population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productive land in the Wes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model of migration and land improvement to identify the quantitatively important forces driving these phenomena.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decrease in transportation costs induced the westward migration, whereas population growth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investment in productive land.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要素的产出弹性
及其对经济增长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中国2001-2008年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各城市土地投入的产出弹性差异及其成因,并进一步分析土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结果发现:(1)东部地区土地投入的产出弹性明显低于中西部地区,且土地投入产出弹性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中现象;(2)土地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11.42%。  相似文献   

14.
西部河谷型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以天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容量是河谷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性议题。在总结相关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基于河谷用地空间、可供水资源及生态环境三个影响因素下的人口容量测算方法。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天水市为例,计算出上述三个因素下的各自适度人口容量和最大人口容量分别为:73.5万和109.8万;77.66万和211.39万;73.37万和116.96万。根据木桶原理“最短边”因素发现,现有发展条件下天水市适度人口容量应为73.37万、最大人口容量为109.8万。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利用外资的两条战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并购的展开,正在形成两条利用外资战线。一是跨国绿地投资前景继续看好,并向中西部地区延伸;二是跨国并购承担着改组改造国有企业的艰巨任务,刚刚拉开序幕。如何协调这两条战线,取得更好的利用外资效果,本文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土地市场开发和土地征用日渐频繁。实践中,我国对征用土地的大部分使用都是为了商业目的,而且在征用过程中存在许多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土地保护的关系,加强对征用土地的监督管理尤为必要。文章通过对土地征用中一些主要问题的归纳和分析,期望完善立法以进一步维护农民的利益,真正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和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17.
2020年中国人粮关系情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耕地、复种、粮作比例、播面单产、人均消费需求等不同条件组合,讨论不同情景下中国分县的粮食产量和人口承载力,向国家层面汇总,对2020年(全面小康)中国人粮关系的未来前景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不同情景下中国人口—土地—粮食的互动关系,为中国人粮关系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耕地、复种指数、粮作比例和播面单产组合下,我国2020年人口承载力在9.28亿人和16.96亿人之间,不同的生产经营和消费方式对中国是否能实现人粮平衡具有较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ercentage standard deviation of residential investment is more than twice that of nonresidential investment. In addition, GDP, consumption, and both types of investment co‐move positively. We reproduce these facts in a calibrated multisector growth model where construction,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are combined, in different proportions, to produce consumption, business investment, and residential structures. New housing requires land in addition to new structures. The model can also account for important features of industry‐level data. In particular, hours and output in all industries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and are most volatile in 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9.
杭嘉湖平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永忠  吴次芳  王庆日 《经济地理》2006,26(4):639-642,656
选择位于杭嘉湖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浙江省海盐县为研究区,利用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转移与格局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诊断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对土地利用变化格局形成贡献作用的大小,同时运用典型相关系数和冗余度分析,检验了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城镇化水平、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等5个因子是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0.
文章把地方政府的财政透明度纳入企业微观行为的分析体系,根据《2012年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和《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等统计资料,实证检验了财政透明度对企业产能过剩的两种影响机制——企业"主观"投资偏误形成机理和"被动"投资偏误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财政透明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对政府行为的理性预期,减少其对外部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判断,抑制了企业由于"主观"投资偏误而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低下、产能过剩现象;(2)财政透明度的提高增加了政府干预土地要素市场的成本,继而减少了企业因政府干预土地要素市场而产生的"被动"投资偏误,产能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