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位居衣食住行首位的服装制造业,既是传统产业,更是与时俱进、与世共存的永久产业。本文以翔实的数据揭示了服装业在县级市江苏金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首要地位,提出了打造“金坛服装”区域品牌、创建服装名城等发展战略,企望为服装业发展争得一个更为有利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李军 《经济月刊》2009,(10):108-109
枣阳是湖北省襄樊市所辖县级市,是航天英雄聂海胜的家乡。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处于我国南北过渡带上,总人口110万,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之一,是东部企业“中拓西进”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枣阳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30多种,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是全国化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优质小麦基地、“中国桃之乡”,枣阳经济特色鲜明,汽车技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牝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3.
广州最近提出撤销番禺、花都、增城、从化4个县级市分别设置市辖区(简称“撤市设区”)的设想。这是一个行政区划变动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必须慎之又慎。一、从市的内涵谈广州的发展市的内涵,仅就我国现代城市  相似文献   

4.
赵宁 《经济论坛》2006,(11):43-43
一、县级市市场战略的意义县级市市场战略,是指一个县市为了加速发展自身经济,使本县市内的产品占领本地市场,开拓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而制定的市场经营总目标、总方针与总任务。在制定县市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正确制定其市场战略。第一,正确制定市场战略,有利于制定和实现县市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县市经济发展总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是本地产品品种、产量、产值、效益等指标,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实现这些指标必须以市场为前提。县市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广阔的与生产发展相适应的市场,其总目标就不可能实现。第二,正确制定市场战略,有利于合理地…  相似文献   

5.
何周倩  罗小龙  顾宗倪 《经济地理》2022,42(2):45-51+63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区域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战略的演变历程、战略意图和政策效应,来探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特征及其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战略是系统研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的有效依据。长三角区域战略经历了从竞争为主到加强合作的历程,按竞合性质可将其归纳为竞争、合作和竞合三类战略。以区域战略透视长三角竞合新趋势,长三角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进一步发展成熟,都市圈成为竞合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成为竞合的着力点,跨界合作带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通过国家介入或中心城市主导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是经济发展中的空间单元,一国的国民经济正是由多种类型的区域经济耦合而成。县域经济在我国现今形势下存在相当大的比重,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国现有县和县级市2000多个,县域国土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94%,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3%,县和县级市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70%左右,其中有2/3的县和县级市的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值的1/3或不足1/3,我国在新时期里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不断壮大和整合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泉 《经济与管理》2007,21(12):19-23
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整合为发展区域经济学,它把发展中区域的特征分析作为其研究起点,把结构调整与战略规划的编制作为其研究主体,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和区域经济管理的实施作为其研究归宿。在深入分析与研究区域发展实际、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中,引导区域经济更加科学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因素定量化分析方法,对肥西县所辖三十一乡(镇)分别进行区分析,并检验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认识区位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指导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成渝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成渝地区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经济联系密切的成都、原重庆、自贡、内江四市以及它们所辖的31个县(其中县级市9个),土地面积53217km2,总人口3697.79万人。这里是我国五大城镇密集区之一,也是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发展势头看好的经济走廊,经过多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部委新政     
《时代经贸》2011,(11):8-9
1、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11月9日,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国家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河北沿海地区包括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所辖行政区,这一地区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基础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空间视角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演变路径和作用机制。分析认为,从不平衡向相对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转变取得了总体效率和空间平等相对较好的结合,区域改革开放也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由于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致使区域差距在不断扩大。因此,我国未来区域发展整体战略的目标应该是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结构的相对均衡,并通过空间集聚及加强区域经济联动等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四轮驱动和主体功能区建设也将有助于我国经济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保持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2.
赵鹏军 《经济地理》2005,25(2):206-210
依据港口及其产业的时空演替理论,借鉴海岛型区域中心海港那哈对周边岛屿发展影响的经验,以洋山港及其近区域海岛为例,提出若干基于区域中心海港影响下的海岛型城镇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区位转变战略、人口城市化战略、二产升级战略和三产振兴战略等。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已成为世界各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和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将使区域经济走上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论及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村区域名牌战略是区域名牌战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发展对于提升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增强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乃至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农村区域名牌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需要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参与,而政府推动在农村区域名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功能齐全、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灵活高效的政府相关机制非常必要,这是农村区域名牌发展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松 《经济经纬》2008,13(1):70-72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经济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和源泉,其自身有突出的运行特点、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区域经济的内容及模式,可以正确制定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战略,在西部大开发当中,应当更加重视区域经济理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区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在决策过程中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相伟  千庆兰  盛科荣  樊杰 《经济地理》2006,26(6):902-907,918
与“东部率先实现现代化”战略不同,“西部大开发”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没有将未来两地区在全国的地位进行明确,也没有阐释出地区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剖析东北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揭示出其由于基础条件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从而塑造地区发展战略的科学内涵;通过比较两大战略相同内容如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空间非均衡发展战略、对外开放等,得出全国地区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发展观演变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及空间格局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剑林 《经济地理》2007,27(6):896-899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发展观→非均衡发展观→非均衡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演变,这些变化和调整,对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的中国区域经济空间布局、推进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产生过重大影响.尤其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逻辑规律,是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的历史必然.文章提出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可称为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本质上是区域合作的一种方式,是避免同质旅游地恶性厮杀的必由之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此背景下,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七城市旅游经济联系强度与旅游业发展水平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七城市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优势条件,提出亚圈层多边联动、区域定位的地域分工两大联动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