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2008年年初的冰雪灾害使中国的农业保险缺失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宏观经济稳定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显然,农业保险不仅具有商业意义,也是一项公共政策;但是,这不意味着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金融。本文从农业保险的性质出发,首先论证了农业保险按照商业性逻辑运行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并进一步讨论农业保险的财务可持续问题与农业保险缺乏所导致的风险通过CPI向全社会转嫁的问题,最后从金融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建立全面覆盖型农业保险的金融制度、业务和机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内蒙古作为全国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省份之一,开始大力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过4年的发展,到2010年末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规模已居全国第一。本文在对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归纳,以期对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是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铺开的第一年,人民银行塔城中支重点关注和分析了霜冻灾害农业保险赔付案例,采取了"实地走访为主、随机抽样为辅"的办法,共发放问卷200份,收回200份,较为客观地反映了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纷纷铺展开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进而给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道许 《中国金融》2007,(19):65-67
政府扶持是开展农业保险的基石,我国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自2004年以来,我国在原来的试验基础上开展了新一轮的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建立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总体看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保险体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配套政策等具体问题在理论上、实践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6.
陈颖瑛  胡斌 《浙江金融》2007,(11):46-47
2006年3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与其他十家保险公司的浙江分公司负责人,在杭州签约成立国内首个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这标志着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种国内首创的农业保险模式在浙江省正式试行。可以说,政策性农业保险共保体  相似文献   

7.
正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国家出台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为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开展情况,关注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笔者重点对河南省部分市县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展开了调研,旨在全面分析和认识农业保险工作开展和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加强财政补贴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在借鉴我国农业保险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支持和稳定农业生产的一项制度安排,近年来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推广.特别是07年在新疆等6个省份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后,政策性农业保险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本文首先对比分析新疆和全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与走势,然后重点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对新疆农业生产发展的支持作用和影响新疆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性因素,最后提出继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新疆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孙丹  宋继华 《中国外资》2012,(14):174-175
本文从分析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在借鉴我国农业保险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郴州市是该省首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地市,截至2008年9月30日,在辖区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机构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郴州分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郴州中心支公司两家,开展的险种主要有农房统保、能繁母猪保险、水稻种植保险,油菜种植保险和奶牛养殖保险等。  相似文献   

12.
罗向明 《金融纵横》2009,(4):37-40,68
政策性农业保险政府通过各种扶持政策为稳定国民经济而实施的一种国家政策,农业保险是防范农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由于各地的农业经营模式不同,经济条件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政策性农业保险应该如何实施,如何选择适合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模式等,都是各级政府和保险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保险公司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采取了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模式。保险公司的逐利性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非赢利性存在矛盾,并且政府与保险公司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激发保险公司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控制保险公司道德风险,提高农业保险运作效率,应根据政府与保险公司的风险偏好,构建由低风险报酬和高风险报酬共同组成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吉林省粮食主产区遭受了特大旱情,农业受灾情况严重,给当地农民造成不可低估的损失。自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补贴以来,在减轻农民损失,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险保障方面,政策性农业保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农业政策性保险在开展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以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关注农业保险的发展,连续六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作出重要战略部署,各地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也纷纷铺展开来,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面临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给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何登录 《云南金融》2011,(6Z):36-37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不断展开,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花 《中国金融》2007,(15):76-82
多年来,农业保险的低迷发展已经证明,单纯的商业化运作模式难以持续,政府主导下的农业保险发展已成共识。那么在实践中,政府如何主导、保险公司如何运营,才能实现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户的三方共赢,并以此保证农业保险发展的商业可持续,则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新的认识起点下面临的新课题。从2004年农业保险试点以来,一些颇有成效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和做法不断涌现出来,例如浙江省的共保体模式、苏州市的委托代办模式、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相互制模式,以及福建省农房统保的做法等等,这些都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微观领域的实践智慧。我们希望关注这些实践发展,从中提取对未来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在不断完善中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何登录 《时代金融》2011,(17):36-37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推进我国农业保险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不断展开,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既面临着发展机遇,也存在不少挑战。本文从分析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当前加快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农业保险的"三高"(高风险性、高赔付率、高亏损率)特征及其"准公共物品"的属性,决定了没有政府对农业保险参与各方的激励就难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随着在农业保险方面投入的不断增加,现行财政激励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本文在论述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财政激励的机理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当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中的各项财政激励政策,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政策的完善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理论阐释 (一)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是相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而言的,是政府对于关乎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问题而设计和实施的具有政策性扶持和优惠的制度性安排,其目的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改善民生。从宏观调控层面上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