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经济高位增长.达到或超过潜在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一个经济体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时实现的经济增长率,或者说,是由人口增长、技术进步、要素质量提高以及制度效率提高等冈素决定的经济增长率。当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时.支持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一部分出现闲置.经济增长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当实际增长率达到或超过潜在增长率时,  相似文献   

2.
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实际经济增长低于潜在水平则不能实现充分就业,甚至加剧结构性失业。因此,准确估计我国的潜在GDP增长率是合理制定宏观政策的前提。许多机构对我国目前及未来的潜在GDP增速进行了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潜在经济增长的政策含义作出解读。  相似文献   

3.
周革平 《财经论丛》2001,4(3):33-37
铸币税即政府发行货币所取得的收入,一般可理解为货币发行成本和货币面值间的差额。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政府的实际铸币税收入小于其名义铸币税收入,铸币税问题的讨论一般自变量同财政赤字货币化问题相联系的。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是以增发国债为核心,财政赤字经常化。政府可以从财政赤字货币中得到多少铸币税收入受制于三个因素:经济增长对基础货币的需求,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以及货币需求对通货膨胀和收入的弹性。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经济周期阶段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波峰向下转折的下滑过程中,但经济增长的下滑和放缓并不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己滑入衰退阶段,这只是繁荣阶段的一种调整,只是扩张或繁荣的程度减弱而已,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改变.为保持经济持续繁荣,遏制经济下滑趋势,除要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政策手段外,更要立足于两个重要方面,即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努力扩大就业.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多变量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方法估计我国潜在产出、潜在经济增长率和产出缺口指标,以此分析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趋势和宏观经济增长态势与特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自1978-2014年间实际经济增长较为合理,基本与潜在增长率相吻合。然而,近年来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明显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一方面说明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率下滑,一部分可以由潜在经济增长率回落来解释,还有一部分是由经济周期性波动所致;另一方面也说明政府应高度重视稳增长任务的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防范通货紧缩及通缩预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出现通胀的概率很低,主要风险是通缩和下行压力,宏观调控要明确基本取向,把稳增长与防通缩结合起来,把需求侧综合性调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需求侧调控的政策重点是,合理确定经济增长和价格上涨目标,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实施适度宽松和定向调控的货币政策,定位好防通缩的政策目标和运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实施更加积极和结构性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和发挥更好政策效果.以此为基础,通过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重点推进国有企业、用地供给、金融、财税、价格等关键环节改革.  相似文献   

7.
侯英 《财经界(学术)》2010,(10):107-107
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政策终极目标.2008年11月以来,中央银行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大幅度增加.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我国经济企稳回暖的迹象明显,但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未来通胀风险表示了担忧.本文基于货币角度,通过分析我国历史经验数据,时货币供应量与CPI变动趋势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物价走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裴慧宇 《商场现代化》2013,(20):193-194
本文将GDP增长率、财政赤字占GDP比重、通货膨胀率三个指标引入VAR模型,通过模型构建与参数估计、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财政赤字、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间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得出的结论有:财政赤字短期促进经济增长、长期抑制经济增长;通胀对经济的影响始终为负向;经济增长对赤字和通胀有单向传导效应;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冲击更强烈而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更独立;由财政赤字引发的短期通货膨胀较短期经济增长存在一年时滞,因而可在扩张性财政政策三年后适当施加一定程度的紧缩性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之后,目前积极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会结束,只不过是退出的方式、步骤和组合拳的问题。由于货币流向流速流量的不断变化,给我们这些企业老总在做投资决策时造成了很大困难。我们需要注意三个层次:第一,中国人经过多年的收入增加,真实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财政政策调控有效性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P滤波方法估计了我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并测算出我国通胀缺口,进而从目标实现角度定量分析了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方面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1996年后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方面的绩效明显改善,财政政策调控掌握了一定的提前量,且效率仍处于不断提高进程中,但不能由此忽视政府和学界预见经济走势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一现实.在稳定物价方面,财政政策绩效不容乐观.平抑物价波动的功劳不应归属于财政政策,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调控目标是经济增长,而非物价稳定.通货膨胀主要还是一种货币现象,应该主要利用货币政策来调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2001年依然保持较强劲的增长态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投资需求的拉动.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2002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放在扩大内需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是扩大内需的必然选择.但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比如从过去的扩大支出为主转变到启动民间投资、实施结构性减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主,进而放大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力.货币政策的重点是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2.
《华商》2014,(23):91-91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一、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国经济减速换挡,步入新常态,宏观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为了着力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中长期潜在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注重短期增长的同时,更加关心中长期增长挖潜的转变。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重中之重。近日,国务院颁布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进  相似文献   

14.
巴罗通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证实了财政政策变量能够为静态经济增长提供保障机制。通过引入非扭曲性税收,扩展了贝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同时作用下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方向及其政策含义,并提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应选择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着重考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以分析长期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量的增长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Fisher—Seater的货币长期中性检验表明,虽然短期内名义货币量的增长率的确对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有影响,但是在长期内货币中性的假定依然成立。因此,试图通过扩张的货币政策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货币政策的目标应该是维持物价稳定,为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货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国内经济增速放慢、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市场价格涨幅回落的背景下提出的,它既不同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别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多目标的货币政策,不仅要强调经济增长,还要兼顾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要有效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必须着力提高政策前瞻性,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灵活、适度调整政策操作:正确把握政策的着力点,保持货币供给的合理增长,维护货币和金融稳定;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相配合,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7.
为了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彩响中国经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中一个重要政策是运用结构性减税政策刺激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政策实施至今.减税政策效应已开始显现了较好的效果,也为我国的产业升级与转型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2022年经济增长速度偏低。“三重压力”持续演化,需求收缩是短期内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国际主要经济体比较,我国经济增长-通胀指标组合相对偏冷,经济增长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失业率有所提高。供给冲击对物价上涨的影响减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持续调整。消费信心指数和采购经理指数(PMI)仍处于弱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预期改善。2023年我国将持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改善融资环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美联储加息路径可能趋向缓和,这些冲减“三重压力”的因素将缓解需求收缩压力,推动经济转向强势增长。长期的经济低增长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元年,应坚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实现质量与速度协调并进的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好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作了定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为经济生产提供间接资本、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吸引生产要素流入三个作用机制,对地区的经济增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以及政府对地区的政策差异等现实,因此交通基础设施对我国地区间经济差距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潜在经济增长能力看,一个经济体的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是由自然资源、资本积累、劳动力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高以及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决定的。从决定潜在经济增长的几个因素看,2006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3%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9.5%左右,与改革开放26年的潜在增长水平基本接近。因此,国内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更加宽松,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