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我国城市用地扩张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13,自引:2,他引:113  
文章用较为详实的资料,对中国近15年城市土地扩张的基本态势及其3个影响因子,即人口、经济增长和城市环境改善的内在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近15年来,中国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年均扩张速度为850km^2。单因子回归分析表明,城市用地(城市建成区)扩张与城市人口和GDP皆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但通过偏相关分析发现,GDP增长更能解释城市用地的扩张,经济增长是城市用地扩展最重要、最根本的驱动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城市居住环境的要求提高,这也将刺激城市对土地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首先利用ArcGIS分析广东省住房价格的时空间变化特征,进而采用2005—2010年城市用地与扩张、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城市规模、市场政策、环境特征等方面的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省内21个地级市城市商品住宅价格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住房价格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广东省住房价格呈现强烈的时间、空间变异;城市土地扩张和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城市规模对住房价格有显著的影响,但作用强度和显著度存在差异;时间固定效应表明调控政策对调控住房价格的作用在降低。最后提出保障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经济迅速崛起。同时与经济发展相伴而生的一系列“城市病”问题也在逐渐加剧着经济和社会的矛盾 ,严重制约着城市进一步现代化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 因此 ,对于城市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 ,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可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提出了实现城市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探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性较为显著,城市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密度、地均投资强度、GDP建设用地增长弹性以及地均科研投入、环境因素等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影响最为重要,且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应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积极制定相应的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增长将导致城市土地过度供给,城市土地产出弹性越大且政府在城市土地出让金中的收益比例越高,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程度就越深,并且随着城市土地供给的增加,地方经济中内生含有降低居民收益分享比例、提高政府和企业分享比例的趋势,这构成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城市土地供给的重要诱因。解决我国城市土地过度供给的根源在于改变地方政府以增长为导向的适应性调整策略,优化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城市土地权属关系,调整我国现有城市土地收益的分配格局,将城市土地供给置于长期化的视野以及制度化的平台上进行,使地方政府的城市土地供给行为与资源的高效化、集约化利用目标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黄禹铭 《经济地理》2019,39(12):88-95
以2015—2018年中国298个城市的住房价格为基础,考察中国城市房价增长的空间格局、城市等级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2015—2018年中国城市住房价格增长的空间差异较大,而且增长幅度随城市等级的提高而提高。②住房价格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经济增长、投资规模、市场预期、支付能力、土地供给、城市吸引力是影响城市房价增长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经济增长是2015—2018年房价增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此外,城市等级不同,住房价格增长的影响因素体现出显著的差异。③最后,从促进协调区域发展,打压炒房行为;加快城市更新升级,打造优质城市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Romer资源约束的经济增长尾效理论,采用纳入时空效应的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对土地资源对长三角都市圈16个城市经济增长尾效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发现:土地资源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尾效约束平均约为1.8%,土地的抑制作用导致长三角都市圈城市经济增长年均减少1.8%,高于现有研究中土地资源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尾效的约束水平;由于各城市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迥异,土地资源约束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尾效也存在差异;考虑纳入邻近城市时空效应的经济增长对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不可测因素的影响,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土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尾效值,为我国大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效率提升及城市可持续增长提供决策支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15个副省级城市群组为分析对象,通过构建土地非农化引致城市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建立了探讨人地匹配的关系模型,引入市长治理变量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依靠土地非农化来壮大的城市规模存在着扩张边界,通过配置高知化的市长更有利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经过运营土地做大城市规模的发展阶段之后,城市增长极限的决定变量是人口与经济规模。其政策含义是,为了消除土地非农化对于城市可持续增长的不利影响,充分发挥市长任期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所起的能动作用,以市民化为推进手段提升城市增长的内生动力,谋划副省级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是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9.
邵晖 《发展研究》2012,(7):110-114
全球城市—区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大都市新的空间形态。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两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都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因素。制度方面主要是地方政府分权改革和土地市场化改革。分权化改革使得地方政府获得了城市发展的动力基础,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及地域扩展。经济方面从分工的演化和经济全球化两个方面分析。分工的日益复杂化促使城市产业结构的不断分化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相应演变,反映在空间上就是各类经济体对区位不断的重新选择推动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资本的流动也成为城市空间变化的基本动力之一,影响着城市土地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载体,城市土地的利用情况,直接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知识社会里,传统的自然因素的重要地位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知识型因素。在分析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知识社会城市土地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市用地扩张迅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由粗放经济向集约经济的根本性转变。纵观目前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的现状,从文献总结的角度出发,文章分析了目前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与指导思想,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子与理论基础,并归纳其研究思路、方法与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指出实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最后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热点。关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过程、地域差异与空间演变、增长机制及驱动因素、用地结构与经济结构关系、多样性与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研究,[1~10]并取得丰硕成果。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是人们生产生活在空间上的反映,体现着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及其互相关系,其发展演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红继 《现代财经》2003,23(2):56-58,65
城市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研究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围绕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状况、背景及影响因素,建立城市经济增长测量模型,并对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4.
城市空间重构已经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重构方式都会推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城市空间扩展存在着一个合理的限度,城市空间形式不同,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力及其方向各不相同,而空间形式取决于城市空间重构过程,在科学的发展模式下,高效的城市空间重构方可真正推动城市经济的正向增长。鉴于此,文章针对城市空间重构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张东锦 《经济师》1996,(1):38-38
工业用水和城市经济关系的浅析张东锦随着城市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城市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城市水资源的短缺,供水能力不足与城市经济发展需求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城市缺水形势越来越严峻,水已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运用单指标方法,实证评估了我国70个大中城市的蔓延水平.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呈现出低密度扩张的蔓延态势,蔓延水平因区域差异而不同,东部地区最为严重;蔓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较高水平;人口增长及人均建成区面积增长是助推蔓延的两大因素,应从这两方面同时人手来缓解城市蔓延.最后,从规划理念、土地集约利用、控制人口规模以及践行“低碳经济”等几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一、土地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1.人口增长对土地需求的影响 土地需求的本质.是人口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城市化使人口向城市集聚,引起城市土地需求扩大.这种扩大首先是外延扩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土地集约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指标体系,对湖北省十二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要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就要大力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9.
范毅 《经济纵横》2019,(8):49-59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过去20年,我国城市发展不断适应进城人口增多的基本趋势;在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下房地产成为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主导产业,并在土地价格稳定上涨背景下,通过土地融资解决了城市建设资金供给问题;通过工业用地的充分供给和建设用地低成本等地方扶持政策,推动第二产业发展;提高贸易全球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带来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从而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这是顺应城市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土地、人口和全球化红利,形成城市空间规模不断扩张的内在动力机制,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所面临外部条件的根本转变,过去城市发展动力已不可持续,城市发展已到转型拐点。应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城市建设融资模式,以产业发展为支撑,明确城市发展转型方向。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转变,从地产开发向土地复合利用转变,从大尺度建设向小尺度开发转变,从追求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从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建设转变。  相似文献   

20.
龚剑 《经济纵横》2019,(8):1-12
沿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的基本思路,可从制度基础、价值源泉与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展开分析。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制度基础,其在经济上的实现经历了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经历了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根本动力并非众多研究提及的地方政府,而是中央政府。在厘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的经济效应时,应当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地租理论所界定的地租作为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是阻碍资本积累的因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地租不仅促进了经济增长,而且是社会主义经济优越性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