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十年前,人民公社象初升的太阳,出现在亚洲东方的地平线上。回顾人民公社二十年来发展的道路,我们高兴地看到,它在农村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纪念人民公社成立二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要认真总结人民公社的丰富经验,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使人民公社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在坚持继续革命、逐步由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显示出更加巨大的威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农村人民公社自去年七、八月诞生以来,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了,它不但胜利地全部存在着,而且变得更巩固和更完善了。它是“我国勤劳勇敢的六亿五千万人民的伟大决心和伟大智慧的表现”之一,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之一。这一年多来,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们一直在用造谣和颠倒黑白的卑鄙手法,恶毒地污蔑和攻击我国的人民公社运动,这除了揭露他们自己的丑恶和激起我国人民的更大的革命干劲以外,是  相似文献   

3.
<正> 60年代初的党,八届十中全会通过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以下的家庭副业生产:(一)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根据这种精神,我国广大农村普遍给社员划分了自留地。自留地的划分,在农村人民公  相似文献   

4.
<正> 农村的管理体制如何,对农业的发展关系极大。目前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不适应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需要进行改革。一、我国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我国农村的管理体制是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是这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这种过分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经济体制是不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的。首先,人民公社这种管理体制不符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水平,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我国农业生产力的状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城市人民公社,和农村人民公社一样,是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国民经济大跃进的产物。当1958年农村大办人民公社的时候,全国许多城市也出现了一批新的社会组织——人民公社。由于当时领导力量集中于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对城市人民公社决定采取积极进行试点,不忙于大量兴办的步骤。随着两年来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战线的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城市第一批试办的人民公社也巩固和发展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并为大办城市人民公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经验。由于广大城市人民的积极要求,由于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一个波澜壮阔的羣众性的人  相似文献   

6.
一人民公社建立后的新情况新变化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是1958年7月份由全乡30个自然村、26个高級社合併建成的。圣社6,263戶,31,321人,耕地91,416亩。今年共种棉花55,000亩,占总耕地面积60%,預計每亩平均产皮棉200斤,加上粮食作物,农業总产值約1,000万元。到年底計划新建和扩建工厂57座,現已建成37座,預計产值  相似文献   

7.
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献。决议对过去几个月中我国农村的人民公社运动给予极高的评价;对现阶段人民公社的性质、意义及其发展趋势作了深刻的科学分析;制定了人民公社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方面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于在人民公社中加强党的领导、贯徹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发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等问题,也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党的这个决议全面地总结了我国亿万人民群众的  相似文献   

8.
一以生产大队为基础的三极所有制,是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的根本制度。农村人民公社是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为了解决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又相适应又相矛盾而出现的。人民公社,同高级社比较,不但生产规模来得更大,而且在集体化的程度上也来得更高。“高级社比较起来是小集体,人民公社是大得多的集体;高级社只经营农业,人民公社是多种经济事业的综合经营者;高级社只  相似文献   

9.
<正>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于1958年建立。从二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看,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它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三级所有的体制容易产生“一平二调”  相似文献   

10.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前夕,在我国农村改革20周年之际,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村改革二十年》于1998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陈吉元担任编委会主任,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关锐捷担任主编,组织...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国各地的农村人民公社所实行的“三包一奖”制度,是生产队(基本核算单位)对生产小队(基层生产单位)的生产进行组织领导的基本形式,是搞好小队生产的一项根本制度。认真地执行这一制度,对于坚持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的制度,对于进一步巩固农村人民公社和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商品交换浙江的地理特点是多山,境内70%的农村处于山区或半山区。浙江农村经济的特点是农副业并举;在山区,一向是以副养农。我们调查的富阳县灵桥人民公社就是一个半山区,它的林牧副各业产值要占总产值的一半左右。在里山人民公社,因为是全山区,其多种经营的比重更大,过去一向要占总产值的80%左右,其中土纸一项就占了70%,  相似文献   

13.
一公社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意义现在巳有五亿多农民参加了人民公社,全国农村,除西藏和个别地区以外,都巳经实现了公社化。人民公社建立以来,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已经在农业生产、全民炼铁炼钢、生活集体化等各方面,充分显示了它的巨大的优越性。人民公社将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将成为我国农村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和以后由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好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状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与全国情况一样,广东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端于解放初期农民带着土地、耕牛等私有财产入股的生产合作。至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前,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和人民公社四个阶段。在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八十年代初期,我国农村全面确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人民公社赖以生存的微观基础不复存在,党在指导这场变革的过程中,及时地指示“要以农民居住的社区范围,建立合作经济组织”“,为了完善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体制,一般应设置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的社队工业发展很快。一九七九年,全国社队企业有148万个,总收入491亿元,其中社队工业(不含交运,建筑)76万个,总产值423.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2%。社队工业是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一个重大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工业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58年9月在全国农村掀起一个伟大和迅发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已经一年。这是伟大的一年!是我国人民显示出具有无限首创精神和巨大革命毅力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农村人民公社从诞生、成长到健全、巩固,日益显示出它的巨大优越性和无限美好的前程。国外敌对分子在我们巨大成就面前,显得惊慌失措,对我国公社化运动恶毒地进行污蔑和攻击。国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也跟着一齐呐喊,把在党领导下的几亿农民轰轰烈烈地进行的这次伟大运动,污蔑为“小资产阶级狂热性运动”。他们闭着眼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人民公社普遍地成立以来,在农村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农村经济的变化,也影响到城乡经济关系,在各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化,基本地、主要地表现在商品经济上。我在这里主要从人民公社方面来谈商品经济的必要(也兼顾到国营经济方面)。有人看到人民公社成立以后,有一部分生产品不经过商品交换,即直接进行分配,认为公社中商品经济因素缩小了,自给自足经济因素扩大了,其影响所及,城乡间商品交换关系将逐渐减少,价值、价格与货币的作用,也将逐渐缩小。这也就是说:人民公社是向着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向发展,自己经济单位内所需要的生产物,逐渐地由自已生产,自己分配,自己消费,由低度的自给自足,走向高度的自给自足。人民公社的经济,照他们的看法,既是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依靠劳动积累进行农田水利等基本建設,是人民公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实践当中,总結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研究这个問題,不仅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論意义。一“劳动积累”这个概念,是从人民公社的实践当中提出来的,是符合目前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的。自农村人民公社化以来,我国广大农民,在党中央和毛澤东同志的英明領导下,经过了几年的艰苦奋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变化,多种经营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許多地方,不仅是一个队、一个社、一个县获得了大幅度增产,达到了稳产高产的水平,而且在一个专区、一个市,甚至在一个省,农业产量也是同样大幅度增加,稳产高产农田大面积出現。这使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毛澤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自  相似文献   

19.
自去年8月以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高潮。大型的、工农商学兵合一的人民公社,已经在全国农村中建立起来了。农村人民公社怎样更好地贯徹执行工农业并举的方针,迅速地兴办起自己的工业,一方面补充城市工业的不足,另一方面改变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面貌,是当前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为了研究人民公社兴办工业中的一些问题,去年九、十月间,我同山东省委工业部的同志一起,访问了一些人民公社和它们所办的工厂,并同地方党委管工业的同志开了一些座谈会。这个材料,主要是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精神,参考了济南市郊北园人民公社和高唐县鲁伟、宏伟、灯塔三个人民公社的现有做法和经验,再加上我们自己的一些设想写成的。意见还很不成熟,仅供关心这一工作的读者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化和改革开放后的经济要素合作两个历史阶段。坚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采取灵活的形式和途径。政府也要继续予以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