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媒体速览     
《中国经济周刊》2010,(33):32-32
100年内全民生活在城市 重庆目前的人口已经多达3000万人。重庆之于中国就像芝加哥之于20世纪的美国、曼彻斯特之于19世纪的英国,其发展速度超越常规。21世纪的关键词,除了战争、衰退以及气候变化外,人口从农村大量涌入城市也将入选,这是每个政治家、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到本世纪末,全部人类可能都将生活在大都市中。  相似文献   

2.
所有的美国人都生活在中国崛起的经济势力阴影之下。现在的中国之于美国就相当于19世纪的美国之于欧洲:世界上最大消费和生产的新兴市场,以及生活水平最迅速地提升的地方。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地方,公司有机会在全球经济的所有领域占据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日新月异,中国也加快了向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是一个城市发展进步的基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经济水平的突飞猛进,使得城市用水量逐步增加,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加快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19世纪初,全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3%左右,20世纪初就提高到14%以上,到了80年代已达到42%。据联合国预测,本世纪末世界5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下个世纪中叶将有8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然而反观我国城市现状,却十分落后。据中国农科院统计资料,1991年末,我国城市人口15463万人(全国城市总人口中的非农业人口)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5.
试论3—9世纪重庆的经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人口、政区两个方面切入、着重考察了3-9世纪重庆经济开发的嬗变轨迹,其基本态势是持续发展,稳步上升,进展缓慢,文章认为,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有利于重庆的经济开发,而偏僻闭塞,远离先进的经济、文化中心又阻了重庆的前进,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中、重庆应当加大开放力度,强化与国内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实现经济腾飞。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济》2006,(11):26-3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各种阻碍人口流动的体制性政策的逐步松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成为流动人口聚集的节点。重庆作为西部直辖市的设立以及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的辐射和聚集功能不断增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内外人口流入重庆城区。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为核心建设大都市区城市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经济》2005,(11):20-24
21世纪是城市群主导经济发展的世纪,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人口密、地形地貌复杂、环境脆弱是重庆市的基本市情,合理引导城市群的发展,走集约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是重庆市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从城市群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角度,分析构建以重庆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重庆大都市区的战略意义、基础条件和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人类将进入城市世纪和生态世纪。城市世纪,即全球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各国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化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世纪,即人类社会将从工业化社会逐渐转向生态化社会,一个高度的生态明建设高潮正在全球兴起。而“天人合一”说作为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理应在这场生态城市建设的大潮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刚 《宁波经济》2000,(1):26-27
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我们生活、屠住的宁波在新世纪将会如何发展呢?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此文对21世纪初宁波城市发展中的几大问题作出了颇具理性的思考。相信会引起读者的兴趣或共鸣。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它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必然选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迫切的、巨大的需求。据预测,21世纪末,将有1/3的世界人口工作、生活在地下空间中。城市地下空间作为资源,它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方面可以调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重庆经济》2004,(11):18-2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寿命普遍延长,我国1999年人口结构已由成年型转入老龄型。重庆先于全国在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到2003年底重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380万,占总人口的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城镇60岁以上的老人为120万人,占城镇总人口的10.3%。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401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化的世纪.也是中国将继续快速城市化的时期。50年来.全国城市人口的比例已从10%提高到41.8%(2004年统计).然而城市化的道路还未走过一半。对于今后城市发展的估计有种种研究、预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情况.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第2期《红岩春秋》刊载了重庆市发改委原副主任马述林同志谈重庆地区三线建设的文章,比较详细的回顾了哪段历史,现予以转载,供读者参阅。 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重庆作为三线建设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建设和调整改造中受益匪浅,甚至有人认为,三线建设是自重庆开埠以来的第三次(重庆开埠、抗战时期、三线建设)大的发展机遇。为了使广大读者对重庆历史上这段重要经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市委党史研究室就重庆三线建设有关问题,专门采访了长期在发展改革系统从事国民经济管理工作的马述林同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直辖市重庆的辖区面积与人口远远超过了北京、上海、天津。不仅如此,重庆的农业人口是城市人口的5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12%。要以一带五,何其艰难2而在世界范围内城乡二元结构落差如此之大的大城市也仅此一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重庆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可以说是个创举。当然,从世界范围的区域经济发展看,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城乡互补、工农互济,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从现实看,重庆已有10多年市带县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城市带农村的经验。1996年原重庆农村人均收入达1860元…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经济国际化日益增强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加快发展的世纪。信息化浪潮的冲击波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而且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经济建设、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步伐;在知识经济时代,一种新的“智能城市”,即高度信息化和全国网络化的城市将矗立在世人面前。国际化都市和经济中心城市已成为国家与地区参与国际竞争、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世纪前,全球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不到20个,而今天这个数字早已上升到450个。全球约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有2/3的世界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而在中国,据麦肯锡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221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中千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将有8座。城市化进程引发的深思城市化进程在带来经济繁荣,提高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却也催生出人口膨胀、饮水卫生、安全隐患、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等各式各样的城市问题,使城市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今天,中国正在迎来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的关键期,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已成为近几年城市经济工作的核心,加速发展智慧城市更是"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29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进一步贯彻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以及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针对快速发展得城镇化进程,IBM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实施一  相似文献   

17.
《今日重庆》2006,(3):58-59
重庆市城市发展战略:重庆市21世纪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南岸区发展战略:南岸未来行政、经济、文化中心茶园新城区城市发展战略:建设以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为城市特征的多维生态城茶园新城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东部,是重庆市二十一世纪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之一。规划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新城区建设的总体  相似文献   

18.
王磊 《中国报道》2010,(6):62-62
“19世纪的财富在土地,20世纪的财富在劳力,21世纪的财富在脑力。”台湾阳明大学教授洪兰说。而芬兰这个500万人口的小国,有半年的日子在冰雪中,就是靠脑力创新来赚全世界的钱。教育已成为芬兰最成功的出口产品。近几年,这个僻处北欧边界的极地国度,访客络绎于途。芬兰有三宝——圣诞老人、诺基亚和托瓦兹,三样国宝都是芬兰“脑力”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9.
周鹏 《北方经济》2010,(3):57-58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的贫困问题被认为基本上是一种农村问题。例如,世界银行(1987)利用1985年全国住户调查数据测度的贫困发生率,城市仅0.40%,而农村高达12.4%。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城市贫困问题日益凸现,相当多的城市人口陷入贫困之中。由此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20.
《今日重庆》2014,(1):30-33
重庆大都市功能区的主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服务影响力,是全市科教中心、物流中心、综合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主城生态屏障区,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的宜居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