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0,(37):10-11
退休年龄暂时不会调整 9月15日,人保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目前只是在研究一些“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此前,有研究机构曾提出,鉴于我国人口寿命延长的实际情况和养老保险基金压力。  相似文献   

2.
尽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但是媒体对延迟退休的关注度依然很高。这并非舆论的执迷,而是此举事关包括二次分配在内的收入新政的走向。反思延迟退休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博弈.对于收入新政获得新突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尽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我国暂时不会调整退休年龄,有关部门研究"延迟退休"的建议,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但是媒体对延迟退休的关注度依然很高。这并非舆论的执迷,而是此举事关包括二次分配在内的收入新政的走向。反思延迟退休正反两方面意见的博弈,对于收入新政获得新突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统分析有关退休年龄的理论,论证得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等环境的变化,理论上必须适时考虑调整退休年龄,退休年龄调整的三种国际实践则表明虽然退休年龄调整方式各不相同,但是退休年龄的延长是各国的共同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鲁 《中国经贸》2014,(13):76-76
有关我国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此作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制度,深入揭示了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矛盾,从多个角度论证了延迟退休年龄的利与弊,并据此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的最优退休年龄问题一直是广大专家学者研究的焦点,而寻找合适的测度方法则成为了关键.本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最优退休年龄的测度方法作了回顾与总结,对不足之处进行评述.对寻找合适的方法测度最优退休年龄,制定退休标准,适应我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欧盟委员会宣布采纳一项有关《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调整计划,以及法德两国采取缩减财政赤字的行动,双方似乎达成了暂时的妥协,关于《公约》的争论也似乎平静了下来。本文论证了在经济周期、等待加入欧元区国家和国内经济矛盾等因素的要求下,《公约》的调整步伐不会因为双方暂时的妥协而放缓,最后列出了《公约)改革的可能对策,并对改革的未来走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安静静 《魅力中国》2010,(6):103-103
关俄围绕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展开博弈,美国暂时放弃在东欧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只不过是不触及美国根本利益的前提下,作出暂时的调整与妥协以缓和两国关系,扫除两国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存在的障碍。对此,俄罗斯头脑清醒谨慎应对。所以,只是暂时缓和了俄美关系而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根本性影响。  相似文献   

9.
延迟退休年龄可能在一定时期会造成就业压力、企业负担,甚至影响社会稳定,但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养老保险压力的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指出了我国退休年龄政策调整的方向。为使这项政策更加合理,应该考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经济理性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渐进式退休和弹性退休相结合,科学制定退休政策和完善养老保险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从退休前后相对收入变化的角度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有关男女职工不同退休年龄的规定就总体来说是对女性不利的。除部分低收入者外,大部分女职工的养老金相对水平会因早退休而下降。退休年龄的差异使得男女职工退休前的收入差距在退休后进一步扩大,并且也造成人力资本的巨大浪费。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现象,需要重新审视我国的退休政策,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把男女同龄退休纳入退休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综舍考虑之中;推行弹性退休制度具有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助于养老保险的基金平衡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至少在最近10年内,我国还不应当出台"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措施不久前,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基于"我国目前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只有53岁"、"社保基金年缺口200亿元"、"适当延迟退休年龄是国际大趋势"等理由,提出了"要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调整思路。虽然即刻受到了大多数公众的反对,但是人保部仍然准备就此问题在全国进行调研。笔者不否认"适当延迟退休年龄的国际趋势"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我国应当如何仿效、如何实施,尤其是何时开始实施,必须从实际国情出发,酌情考虑。在我国的国情中,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微博     
《新财经》2012,(8):17-17
针对人保部专家建议退休年龄应延至65岁,媒体调沓发现,超九成受访者反对退休年龄延至65岁。多位专家表示,目前在我国,退休年龄延迟并不适宜快速推进,更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3.
人社部提出适时建议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其实并不突兀。随着人口老龄化来临、社保基金压力增大,我国目前相对偏低的退休年龄迟早需要延后。只是延迟退休年龄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宜操之过急。养老保险的基金缺口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延迟退休年龄并不能完全缓解基金支付压力。更何况,延迟退休年龄一头关乎养老,另一头牵着就业。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预期寿命的延长,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为缓解人口老龄化对于社会保障的压力,有学者提出延长退休年龄的设想。但延长退休年龄遭到了社会某些方面的质疑,主要顾虑是它会挤占当前的社会就业岗位。论文以安徽芜湖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延长退休年龄并不会挤占社会就业,相反长期来看还会促进社会就业。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退休年龄为视角审视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主要概述了退休年龄政策的历史变革,介绍了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决定退休年龄的相关因素,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改革退休年龄政策的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韩雨珈 《黑河学刊》2012,(12):176-177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与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我国退休年龄政策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了。随着今年退休年龄延迟政策提出,退休问题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同时,男女差龄退休问题也受到了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日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会就人口问题、就业状况、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全面地、慎重地、积极地研究延长退休年龄的问题。(据3月21日《新京报》)前几年,有关部门就曾抛出过延迟退休的话题,因招来众多的反对而告终。而今旧话重提,虽然只是研究而且是全面地、慎重地、积极地,但无疑向公众传递了国家对延长退休年龄问题不会善罢甘休的信息,不好说随后即实施,起码是摆到了议事日程。对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尹部长没有过多的阐述,只从应对老龄化、长远发展以及和国际接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回应。  相似文献   

18.
常子瑜 《中国经贸》2014,(7):226-226
从全世界的角度分析来看,有40岁就退休的,也有的国家延长到67岁退休的,每个国家退休的年龄不同,不过大多数国家在60岁左右。当前,我国对于是否应该延长退休年龄展开了激励的争论,究竟延长退休年龄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学者们众说纷纭。本文重点对延长退休年龄是利还是弊展开了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9.
从我省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要较快地解决就业困难,除了继续抓紧抓好控制人口增长和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等措施外,更重要、更现实的是要采取以下对策,综合治理。一是将退休年龄暂时适当提前。二是在某些行业或工种适当缩短工时,三是适当延长女职工带薪哺乳假期...  相似文献   

20.
日前,当人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长透露:“有关部门正在酝酿条件成熟时延长法定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此消息一出遭到90%的人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