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几周是一段艰难的时期”。5月14日。“欺诈门”事件发生28天后,高盛新闻发言人在对本刊发来的独家回应中如此坦言。美国当地时间4月16日,身为全球最具声望的国际投行,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涉嫌欺诈而起诉。消息一出,全球哗然。“欺诈门”事件也引发中国各界纷纷议论和高度关注,因为中国是高盛的重要市场。高盛在中国的客户,涵盖中国政府、中国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国会与政府对高盛的“利用危机赚钱”及“欺诈”指控升级之后。高盛陷入了一场危机。 事实上,高盛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不仅只是“利用危机赚钱”这么简单。来看一段往事:  相似文献   

3.
《新财经》2010,(5):115-115
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风波之后,高盛“欺诈门”又一次给脆弱的国际金融市场增加了几分寒意。不过,这也许只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金融机构的正常监管,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  相似文献   

4.
动荡的5月     
彦堂 《东北之窗》2010,(11):6-6
用“动荡”两个字来形容5月,恐十白是最贴切不过的了。由希腊引发的债务危机导致全球股市大幅动荡,不仅让欧美股市全部回吐了今年的所有涨幅,而且还把欧元区国家牵连进去。受高盛诈骗事件影响,内忧外患让美股在5月6日暴跌千点,震惊了世界;而在中国,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加息预期影响,A股市场“跌跌”不休,成为今年前4个月全球最差的股市之一。  相似文献   

5.
环球     
《中国报道》2008,(2):86-87
只有你生产的产品全世界部趋之若鹜时,你才拥有定价能力。目前我还想不出中国有哪一个行业有如此能力。 ——伦敦高盛首席全球经济学家奥尼尔(Jim O’Neill)说。1月7日,路透社《中国经济何时“破茧而出”拥有世界经济发言权》一文中认为,尽管出口额巨大,但在全球市场中,中国仍扮演着“价格接受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宁波经济》2010,(9):36-37
7月16日方舟子在微博上爆料称其接受了几家外国媒体的专访。且《华尔街日报》已经对唐骏的“学位门”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报道中,《华尔街日报》指出,一位知名的微软公司(Microsoft Corp)前在华高管被指文凭作假,此事在中国引起人们对专家所谓的学术背景欺诈泛滥现象的热议。  相似文献   

7.
最新的《安永全球欺诈调查》中国区结果显示,80%的中国受访者将内部审计列为在公司内发现欺诈事件的有效方式;70%受访者认为应对欺诈事件的方式是实施有效的内控程序。  相似文献   

8.
资讯     
财经事件高盛报告:全球经济放缓可能"连累"中国高盛亚洲不久前发布了其对中国2008年和2009年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前景的展望。高盛对2008年中国GDP的预测在4年中首次低于市场预期,而对通货膨胀预测则高于市场预期。不过,他  相似文献   

9.
《广西经济》2008,(6):60-60
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统计.200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12%,比5年前增加了12倍:高盛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而在2008年3月底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于广洲也做出类似的预测:到2014年中国将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10.
【英国《金融时报》7月31日】在厄运继续蔓延市场之际,重新探讨“脱钩”问题是值得令人关注的。对于普及“脱钩”和“再挂钩”一说,我们高盛(Goldman Sachs)是有责任的。起初,在2006年下半年很长时间以及2007年全年,我们支持全球其它经济体和市场(与美国)“脱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4月16日,高盛"欺诈门"的爆出和股指期货的正式上市,再次引发人们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关注。然而自08年以来,金融衍生品交易一直与"亏损"绑定。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上个月震惊全球的“跟踪门”事件,如今已是全球最大手机生产商的苹果公司5月4日拿出了一剂“解药”,软件升级包iOS4.3.3。撇开不谈苹果能否就此度过舆论危机,这起风波所暴露出的现实问题却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华鹏 《环球财经》2013,(12):100-102
相信不少人对经过央视报道曝出的全球著名手机厂商三星电子(005930.SE)手机硬件问题“字库门”记忆犹新。在最初事件首次曝光时隔近一年后,经过央视连续两次报道,三星电子才于2013年10月23日正式通过央视财经频道向中国消费者的致歉及企业整改声明。  相似文献   

14.
2010年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高盛在一项抵押债务权证(CDO)交易中涉嫌欺诈提起民事诉讼。原因在于,高盛在该交易中未告知投资者,大型对冲基金保尔森公司参与选择该交易中所包含的基础证券,并建立了大量的空头头寸。  相似文献   

15.
一连12起“富士康跳楼门”事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笼罩在富士康上方的阴云始终无法散去。台湾首富郭台铭创办的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也是中国制造的代表之一。富土康的跳楼门,凸显了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为此,耶鲁大学终身教授陈志武接受了笔者访谈。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国会与政府对高盛的利用危机赚钱及欺诈指控升级之后,高盛陷入了一场危机。事实上,高盛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不仅只是利用危机赚钱这么简单。来看一段往事:2008年5月,当石油价格飙升到147美元一桶的时候,石油输出国组织证实,  相似文献   

17.
《海外经济评论》2006,(5):50-50
高盛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外部失衡局面如果持续下去,人民币升值压力难以减缓,一年后对美元兑人民币将升至7.34元。此外高盛还预测,中国的外汇储备将在今年的第一季度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外储国,中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长将分别滑落至9.6%和9.1%。  相似文献   

18.
一路上的对错好坏,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关于高盛,首先需要知道的是它无处不在.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就像是一只巨型吸血乌贼,盘踞人性之上,无情地将吸血漏斗挤进任何闻得到钱味的东西……”正如《滚石》杂志所写的这段经典之词,日益强盛的高盛怎么了?愤怒的村民又为什么会燃起火把、举起钉耙而齐聚街头(“占领华尔街”抗议运动)呢?一是“道德沦丧”,“把客户利益放在次要位置”,二是“高盛已经不是简单的市场化,更像一只失血的章鱼吸附在经济的机体上”,三是“高盛被指早就预料到次贷危机的爆发,却抓住时机做空市场来赚钱”.作为曾经的内部人,著名社会学家、哥大商学院客座教授史蒂芬·曼迪斯认为,“如今大多数人都会认同高盛已经悄然偏离了曾经赋予它声誉和口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金秋九月,对美国金融界来说却格外萧瑟,美国几家知名金融机构如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14日美林“委身”美银、15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16日AIG告急、21日高盛和摩根上丹利转型为普通商业银行获批、26日华盛顿互助银行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一系列金融事件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20.
唐婷  贾德江 《新西部(上)》2010,(2):109-109,108
从“水门事件”到“间谍门”,“门”事件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门”事件是如何形成的,应怎样进行表述,就成了一个问题。本文从隐喻学的角度对新闻中“门”隐喻的形成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认为在不同的情况下,“门事件”可以分别表述成gate,scandal和affa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