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粮食大省——江西省粮食产业的“升级转型”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该区域以占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是江西省综合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本刊特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周边九市畅谈规划出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本刊特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周边九市畅谈规划出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范围覆盖了全省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该区以江西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全省60%的经济总量。而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一周年之际,2010年11月19-21日江西省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09,(12):13-13
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这是我国今年批复的第9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6.
鄱阳湖流域水系,面积16.2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西省面积的97.2%,约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2009年12月国家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指出:“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惟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怎样实践这一符合国际价值理念和趋势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介绍国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以及低碳经济模式的内涵,然后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最后就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如何根据自身状况实现低碳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邓丽娜 《老区建设》2012,(20):41-43
2009年12月12日,我国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使湖区建设成为了低碳经济的试点和聚焦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不仅符合当前乃至未来世界经济的低碳化趋势,其本身也有着急于走低碳之路的需求和得天独厚的支撑条件。深入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低碳产业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对江西省整体经济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9.
<正>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下简称为"环鄱区"),是以江西省鄱阳湖为核心、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战略构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统一的生态经济示范区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示范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三座城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共38个县、区,覆盖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  相似文献   

10.
敲开新财门     
江西省樟树市地处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属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全市总面积1291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1.
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国家发改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加快发展统一规范的产权市场。这体现了国务院、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对江西省产权交易事业高度关心和重视,更寄托了对全省产权交易工作者做好各项工作的殷切希望。江西省应加快发展统一规范的产权市场,积极探索和开拓相关业务,提升产权市场功能,努力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市场服务。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以带来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丰收。保护好鄱阳湖生态区环境,关乎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地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立必然会带动江西省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会在人力资源的需求上产生新的变化。从分析鄱阳湖人力资源现状出手,结合经济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供给对策。  相似文献   

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具有的碳汇功能决定了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在分析"后京都时代"森林碳汇问题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的基础之上,文章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林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运用森林碳汇计量方法——森林蓄积量扩展法,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过去和现在的碳储量,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碳汇潜力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森林碳储量为409.676×106吨,2020年碳储量为1218.525×106吨,碳汇潜力为808.849×106吨,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人们对资源环境审计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审计越来越重视。文章通过长期的调研,主要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生态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很重要的一方面。通过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并对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这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区域协调发展和江西崛起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首先建立了耕地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份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差异和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利用效益存在着较大的空间差异;森林覆盖率、人均粮食产量、土地生产力等6项指标是决定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2010年3月24日,赣鄱大地春寒料峭、春雨绵绵,但鄱阳湖畔星子县山江湖宾馆会议室内却春意盎然,气氛热烈,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正在这里召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扶贫和移民工作座谈会。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水兰 《特区经济》2011,(1):206-207
鄱阳湖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世界的"生命湖泊"。本文论述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性,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近日公布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全省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未来江西省将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目的,进一步完善法规和政策措施,推广应用先进通用技术,强化市场管理,逐步构建以城乡回收站点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