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个前同事,几年前跳槽去某著名事业单位,入职体检时很是纠结,因为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属于常说的“大三阳小三阳”中的“小三阳”。发给他的体检表里明确写着“两对半”检查,不查肯定过不了关。情急之下他开始求助于伟大的互联网,没想到解决起来简单至极,居然真有专业的“乙肝代检”,  相似文献   

2.
四川成都的马建华乘飞机来到福州。在此行前,马建华一直是个“混混”,“混”得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愿意叫他一声“爸爸”,而此次,他带着严重的肺病,接受一次“自杀式”的捐赠器官公益行动,他的说法是“我想用生命换回尊严”。  相似文献   

3.
晏建怀 《老区建设》2013,(17):60-62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奔波仕途,屡次被贬,与同僚发生过冲突,甚至他的朋友、同窗、老师对他也颇多苛评。他的仕途推荐人、宰相晏殊就曾责备他“好奇邀名”;另一位宰相吕夷简也说他“务名无实”。但是,在他死后,南宋朱熹评论他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明代方孝孺说他“时屯道难合,谤息名愈全”。  相似文献   

4.
张程 《新财经》2009,(3):16-19
褚时健,可称得上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具争议”的商界人物。 他曾是全国最红的企业家,也是当年最大的贪污犯;他曾有过无比的威望和荣耀,后来却成了阶下囚。他曾创造了国企高速成长的“云烟奇迹”,出事后又引出国企高管“59岁现象”和国企领导的激励机制的话题。他作为一个企业家,所享有的荣誉难有人与其匹敌;他成为一个贪污犯,获得的无数同情同样也是前所未有。他风光时,无数人想方设法要接近他;他“落马”后,依然有很多人不远千里前往云南寻找他、拜访他。  相似文献   

5.
王志彬  苏航 《东北之窗》2011,(23):52-53
他,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16年来,他先后在三个落后村工作过,人称“救火干部”;他,担任的最高职务也就是村党支部书记,但群众却给他送锦旗,称他是“人民的好干部”;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所创造的村两委班子廉政建设“八不准”在长海县全县推广。他的名字叫杨宗胜,现任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6.
抵制诱惑     
《中国集体经济》2010,(9):33-33
有一位新员工到银行上班,担任出纳。有一次,银行老板问他:“你手中数的是钱吗?”他很老实地回答:“这当然是钱。”过一段时间,老板又问他:“你手中数的还是钱吗?”他如实说:“这是钱。”  相似文献   

7.
王石是中国房地产界的风云人物。这位锡伯族的后裔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抓住机遇,从卖鸡饲料开始,把深圳“特发”下面的一个小小科室,缔造成为名闻遐迩的“万科”王国。有人说他是“儒商”,有人称他是著名企业家,有人把他誉为房地产界的“大哥大”。可是,在记者眼中,王石的魅力是他的为人,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他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从“农村写生”到“长安画派”,他开拓了一条“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传统”的创作道路。当然,他留给后世的不仅仅是绘画艺术上的成就,还有他对西北文物事业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当选词     
革命时期,毛泽东说他“炉火纯青”;建设时期,薄一波称他“驾轻就熟”;改革时期,邓小平让他在沿海“杀出一条血路”。而在他的心中始终坚守的,则是一个关中汉子赤诚坦荡的人生情情。  相似文献   

10.
陆克文旋风     
易强 《环球财经》2008,(5):42-45
这位澳大利亚总理的理想是,通过重新定义“创造性的中等(中间)实力外交”,让他的国家重享1940年代的荣光,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不喜欢“跟随”,他想要做的是“领导”  相似文献   

11.
应该说他是个能干的厂长:自1985年起他担任村办福利厂的“头”之后,把个福利厂经理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产值利润连年递增,1988年产值突破百万,成为全市头号乡村福利企业的“大户人家”。可却有人说他是个“傻冒”厂长,是他,凭着他那股在现今很是难得的“傻气”,或者说,以一个共产党员  相似文献   

12.
《东北之窗》2014,(5):11-11
执政一周年,媒体评价习近平是强力推进改革和反腐的“硬汉”,李克强是“实干‘强哥’”。2013年3月17日,当选国家主席的习近平,第一次以这个身份进行演讲。这次演讲,他详细阐述了“中国梦”。这一年多来,习近平给民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强力推进改革和反腐的“硬汉”,他是一年离京考察调研十二次、跨五大洲出访十四国的“大忙人”,又是喜爱足球、跟老百姓一起吃包子的“习大大”,他走访北京胡同,  相似文献   

13.
无悔选择     
王彦堂 《东北之窗》2013,(20):119-119
小伙儿长得真“姿势”是观众对他众口一词的评价。声音好听,节奏明快,播新闻人送外号“张一条”;主持晚会相当于半个导演,这是同事们对他业务能力的评价。与他第一次接触。彬彬有礼中拒人于千里之外,13年来。几乎找不到任何对于他的采访。他是观众熟悉的陌生人,他是《大连新闻》主播张洪,一个来自新疆的“大连人”。  相似文献   

14.
前一阵子,陕西“北大才子”卖肉事件曾在全国炒得沸沸扬扬。2004年新年伊始,广西又爆。重磅炸弹”:家住南宁市济南路的一名叫江涛的“北大才子”,因失恋、工作失意,“沦落”街头靠拾垃圾度日。有人说他是“疯子”。有人说他有“心理障碍”,也有人为他“痛惜”……身为北京大学本科生、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研究生的江涛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走上“垃圾生涯”的?他经历了怎样的“心理挫折”?他还能走出“低迷”吗?记者于2004年1月下旬对此事件进行了追踪采访。  相似文献   

15.
由于深受下属企业老总的“爱戴”,逢年过节,他总能收到老总们奉送的一个个红包。他总以为“年节莫挡彩”是人之常情,却不知这种“罪与非罪”的迷雾,也能给他带来牢狱之灾——  相似文献   

16.
一次“玩笑式的投资”,却成为他的最爱。他的钱不算少,但真正让他扬名的却是他在云南投资的“云南红”。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产品:“‘云南红’是一位绝色的美女”,爱慕之情一览无遗。  相似文献   

17.
邓达生 《开放潮》2005,(4):62-64
都说武警福建总队文工团战士演员辛海伟是个有“特点”的人物,有人说他“傻”:6家单位出高薪聘请,只要他点头,他便不再是拿几百元的小兵,转眼即成“高级白领”,或抱上个“铁饭碗”。对于一个来自贫苦山区的农村兵来说,这是做梦也梦不见的好事。有人说他“铁”:军事素质强,文化功底好,考个警校不成问题。可他捷径不走,偏走“蜀道”。入伍前毫无文艺基础的“旱鸭子”,“异想天开”要做个专业演员,这不是大白天做梦吗?不过,世间还真有美梦成真的好事,“半路出家”当文艺兵的他,不仅当了一名专业演员,还成了武警部队和福建省曲艺界的”明星”。  相似文献   

18.
于霏 《中国西部》2011,(26):30-35
在外界,罗崇敏早已被冠以“改革官员”“奇官”“奇人”的称号。对于“奇官”“奇人”,他只是淡然客气地一笑,对我们说“那这是媒体朋友对我的厚爱啦。”但对于改革,他却从不低调,也不含糊。他曾不止一次地说:“改革者是民族的脊梁。无论在什么领域什么岗位上,我都把改革作为—项责任,一项事业,自觉主动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
要,不要     
本地一家电视台举办有奖活动,头奖是价值5000元的彩色电视机一台。这位幸运者干唤万唤才出来,是某县某乡某村的一位农民,发奖那天,他没有来。打电话去,答日:“不要。”再打电话去,说来回旅费全包,仍说:“不要,”问他:“那么送给谁?”他说:“随你们罢。”再问“那么为啥来参加活动”,他说“重在参与”。众人议论。一个说:也许他是百万富翁,不在乎,一个说:也许那地方还没通上电,又一个说:说不定他是盲人,看不看电视都一样。另一个更聪明:一定是弟兄位,拿回去分不匀影响和气,不拿为上,再一个简直忿忿:那么他可以卖掉…  相似文献   

20.
圈里人笑称他是“写博客的人中坐禅时间最长的,坐禅的人中拍照最多,拍照的人中卖房子最多的”。有人说他是房地产界的“小燕子”,他说,我不是“小燕子”,我是章子怡。[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