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信阳市,中国中部典型的农业大市,一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近3年来,信阳生产总值连续跨越500亿、700亿、800亿元台阶,并正在向1000亿大关迈进。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等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居河南省首位,全市生产总值增速居该省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居该省第三位,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该省先进行列。与此同时,2008年以来,信阳先后被评为全国最具投资潜力20强中小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首届中国创业之城20强等,且均为河南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信阳如何突破了农业大市的环境之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30年来,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明显提升,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为58.04亿元,2007年达到6091.12亿元,从全国的第25位跃升为第16位,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3.
正徐州作为长三角北翼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近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目前正处在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八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1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4435.8亿元,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名列第32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8亿元,居地级以上城市第29位,综合竞争力实现了快速跃升。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30年来,自治区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各省区市的位次明显提升,1978年,全区生产总值为58.04亿元,2007年达到6091.12亿元.从全国的第25位跃升为第16位.生产总值增速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5.
一、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一)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同比回落,排全国第18位一季度,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9.9%,较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排全国第18位,较上年同期下降2个位次;排西部第11位,与上年同期相同.地区生产总值2943.9亿元,排全国第16位、西部第3位,总量在全国和西部的位次与上年同期相同. 一季度,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18854.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超万亿的省份有3个.广东、江苏、山东分别以12612.9亿元、11881.3亿元和11076.5亿元的总量居全国前3位.从增速看,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7.7%,较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在全国的排名大幅上升,由上年同期的第20位跃居第1,以12.6%的增速与贵州并列.上年同期与贵州并列第一的天津以12.5%的增速排全国第3位.海南、广东、云南等8个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升,山东同比持平.  相似文献   

6.
聚焦阿坝     
《中国西部》2013,(16):76-77
编者按: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表示,2013年一季度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5437亿元,同比增长10.20%。一季度,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9亿元,同比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2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3%,增速居全省第一;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557元,同比增长17.3%,增速居全省第二  相似文献   

7.
陈忠瑶 《浙江经济》2005,(18):44-45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从一个资源小市发展成为较具综合实力的经济强市,其持续快速发展的奇迹引人注目。全市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1.2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13.87亿元,年均增长15.6%,增速居全省首位;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28位,人均生产总值位居第24位。2004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3665美元,仅8年时间就实现了人均生产总值由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2011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天水市坚持“主动作为、稳中求进、赶超进位、务求实效”的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发展的良好开局,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 坚持以主动作为促、赶、超进位升级,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1年以来,全市大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排名持续前移.预计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01.7亿元,年均增长10.3%,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全省第5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3位,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13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2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5亿元,是2011年2.3倍,年均增长17.85%,增速由2011年的全省第7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6位.  相似文献   

9.
2007年是高陵县域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一是发展速度最快,达到33.1%,增速居西安市各县区第一;总量较上年翻番,达到59.97亿元,排名全市第十,比上年提高两位;增量居全市第三位.二是经济效益最好,全口径财税收入达4.5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58%,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都非常好: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773万元,增速51.4%,增速居全市第一;总量居全市第九,较上年提高一位.  相似文献   

10.
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菏泽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菏泽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实现“后来居上”目标,牢牢把握“突破菏泽、鲁西崛起”重大机遇,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10亿元,增长6.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2亿元,增长7.7%,增速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10.3%,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市委提出的“二次创业、再次腾飞”的使命要求,埋头苦干,奋力拼搏,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全市前列。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5亿元,增长7%;规上工业总产值2370亿元,增长20%;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部》2012,(19):14-14
1—5月,陕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507.51亿元,同比增长17%,较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增速名列全国第2位(去年居第21位)、列西部第1位(去年居第11位)、西北第1位(去年居第4位)。1—5月,轻、重工业分别实现工业增加值322.21亿元和2185.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1%和16.2%,重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轻工业6.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桐城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在安徽省经济运行考核中,桐城连续三年进入全省前五名,其中2000年综合考核位居第4位,动态考核位居第2位。2001年,桐城的财政收入实现2.5亿元,居全省第8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3位。人均财政支出、二产占GDP比重、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规模工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进入全省前列。回顾桐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全市…  相似文献   

14.
郭翔 《北方经济》2013,(5):18-19
一、从产业发展情况看 初步统计,2013年一季度内蒙古生产总值完成2943.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9%,高于全国增速2.2个百分点.全区第一产业完成123.27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完成1624.5亿元,增长12%;其中,工业增加值完成1592.26亿元,增长11.9%;建筑业完成32.24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完成1196.15亿元,增长7.6%. (一)工业生产较为稳定,非公经济表现较好,用电量增速回暖 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在31个省区市中排第12位.分盟市看,呼和浩特市增速最高,达20.1%.一季度全区工业产销率为95.3%.一是主要行业增速趋稳.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速都在10%以上,分别达到19.6%、12.7%、17.1%、10.4%、16.2%和11.8%.二是非公有工业增速较快.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单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大力推进投入集约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促进了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工业用电量等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为98亿元、142.9亿元、4.9亿元、4556元和2.8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6.
薛锋 《江苏经济》2002,(3):26-27
2001年常州市经济建设速度加快,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比重上升,开始扭转这些年来常州在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及在苏南板块中的发展优势有所降低的局面。GDP在全省各市中占第六位,其增速由2000年的10.9%上升到2001年的12%,财政收入在全省占第四位,其增幅达25.1%,高于全省23.1%的平均速度。工业增加值居全省第四,工业利税和利润高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对外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技术改造等方面都有新的进展。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一、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的发展基础
  (一)产业地位不断提高呼和浩特市服务业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为整个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起到了很好的稳定器作用。自1997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2%,超过工业40%的比重后,服务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到“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95.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58.7%。进入“十二五”时期,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743.93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不含拉萨)排第16位,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4.5%,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排第3位,仅次于海口的69.54%和广州的64.62%。2000-2013年,呼和浩特市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为18.2%,服务业平均增速为18.7%,服务业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辽宁经济增速呈下降趋势.2015年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仅增长1.9%,增速排全国末位.同时工业用电量、财政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指标也出现了负增长,这与全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大局不相称.如何使辽宁经济走出困境应成为当前辽宁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早秋时节,塞外名城张家口传来喜讯:今年上半年,张家口实现GDP20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达到近十年来最好水平;财政收入实现三级跳,2003年接近40亿元、2004年突破50亿元、2005年猛增到72亿元,今年则有望突破90亿元。今年上半年,张家口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河北省第一,同时,全市万元GDP耗能同比下降了6.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正>镇海区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科创强区、品质之城”的奋斗目标,创新成为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去年以来,镇海区从科创平台引育、创新主体壮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引培等方面发力,持续提升区域自主创新水平。2022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52.6亿元,增长24.6%,增速居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389.2亿元,增长14%,增速居全市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