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深入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深远意义,才能更好地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思想体系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始终处于核心地位,而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中国的表现形态,其整个思想体现了“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的理念,即人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所以在践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哲学思想仍具有深远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在扬弃传统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党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本思想的发展方面论述了以人为本的意义,用乱世和治世来说明背离人民和以人为本的不同结果,指出了科学发展观继承了民本思想的精华,其实质是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来解决社会发展中的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但涵盖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的协调发展,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涉及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相似文献   

6.
人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问题。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的科学把握,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费尔巴哈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的探索才最终阐发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结论。马克思的人本观启示我们:要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尊重人的精神属性、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毅 《改革与战略》2009,25(10):14-17
文章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经典著作中“人的本质”思想的解读,并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行为假定进行比较,说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阐释“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此说明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基础、发展目的和发展条件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8.
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潮存在本质的区别。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曾力求借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构建现实市民社会的批判方案。随着唯物史观的确立,马克思开始形成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关于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的思想,从根本上超越了人本主义。文章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继承的恰恰是历史观上的半截子唯心主义,而非本体论上的半截子唯物主义,进而从社会历史主体性质和市民社会批判方案两个方面说明唯物史观中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9.
在批判抽象的个人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并阐述了其现实的个人思想,认为个人必须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表现自己的生命,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自我生成,是具体的、特殊的个体;同样,人的本质亦非与生俱来、固定不变,而是个人在表现和确证自己的生命活动中的自我创造,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们所做的各项工作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文章从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抽象的人和现实的人的比较分析,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指出,抽象地理解人的本质遭遇了理论上的困境;马克思从实践的角度理解人的本质,既与机械唯物主义区别开来,又与唯心主义区别开来,解决了在抽象理解人方面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朱颖 《上海改革》2003,(12):17-20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统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发展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它符合我们党的“执政为民”的思想,是获得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动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以人为本不仅批判和借鉴了民本思想,更是对它的超越。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和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比较,围绕两者的区别及其内在联系,进一步探析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根本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我国当前的生产力水平仍然是人全面发展的最大制约.把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一起来,在生产力的发展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占军 《魅力中国》2010,(3X):143-144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不仅是哲学本体问题,也是哲学价值问题,是本体论与价值论的统一。以人为本的人和本在以实践为基础的本体视域和价值视域分别加以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以人为本的哲学意蕴,才能真正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理解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首先,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最后,坚持以人为本,要着眼于现实,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8.
人的本质问题与这个世界的基础到底是物质还是精神有很大的联系。费尔巴哈使人的本质摆脱精神层面的空谈而复归到现实世界,但他直观的局限性使其不能进一步的发展。马克思在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精华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坚决的批判,使自己的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正确看待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影响,探讨在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历程中是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  相似文献   

19.
经济发展需要以人民的福利增进为终极目标,以人为发展动力,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能力。一个国家可持续的、健康的发展路径,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以依赖人的发展替代依赖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发展。为了实现人本发展.必须形成全新的效率和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20.
杨莎 《魅力中国》2010,(11):73-74
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能够更好地实现我国经济的两个转变,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出发,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基本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鲜明特征,并提出了树立科学人才观和落实“五个统筹”的具体实践,以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