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劳资关系的矛盾与冲突日益加剧,实现劳资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中劳方与资方之间存在"劳资关系周期",各周期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对策略.企业应通过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享受收益,增加自身的无形资产,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劳资关系是产业关系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主要研究员工、员工组织、企业在产业关系中的角色以及政府机构在建立和管理企业与员工关系方面所担当的角色.劳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政通人和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是企业实现安全发展、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有力保证.为此,笔者就劳资关系中的冲突的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实现劳资和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4.
5.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最关键的是解决动力机制问题,即不仅关注"应该怎样建立"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回答"各方怎样才会主动去建立和谐劳资关系"的问题。当前,劳资关系改善的动力来源于各方面的压力。被动压力型的动力机制产生了明显的不良后果与严重危害,对地方政府、企业、工人三方都不利。迫切需要建立以地方政府为中心、企业和工人共同参与的促进劳资和谐的良性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
杨文娟 《新经济》2021,(5):51-54
随着劳资关系问题在我国的显现,国内学界对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研究日益重视,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界集中于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内容及特征、关于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的争论、当代价值、时代化以及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指导下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把握当前研究成果,对于思考和研究新时代我国劳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成霄霞 《时代经贸》2012,(2):196-198
学界对劳资关系的研究从古典经济学就已经开始,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劳资关系复杂多变,时而趋紧时而缓和,成为理论界研究关注的重点,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系统和全面,本文就国外的劳资关系的研究成果作一个系统的归纳和综述。  相似文献   

8.
罗宁  李萍 《当代财经》2011,(4):120-128
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多重转型,中国已经逐渐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而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使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为有效协调劳资关系、控制社会风险、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对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的主要理论成果进行回溯检视。本文分别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三个不同的学科领域梳理分析了国外劳资关系研究的理论脉络,其中,着力解析和阐发了马克思经典的劳资关系理论;归纳提炼了国内学者对我国劳资关系的特征、劳资冲突形成的原因、劳资关系中政府行为问题以及工会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劳资关系理论研究及未来趋势进行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9.
转轨时期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形成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卢现祥 《经济问题》1999,(11):13-15
  相似文献   

10.
11.
12.
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问题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为此,笔者尝试就这一问题的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并做一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3.
富士康2010年发生的"十三跳"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最初由企业内部管理导致的个别案例,如今已经演变成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公共事件,这一现象残酷的揭示了正处于转型关键期的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不得不面临的一倒难题,即企业的资方与劳方之间的关系正逐步恶化。从富士康现象入手,浅谈近几年来企业劳资关系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政府责任,强调工会力量等措施从而缓解劳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张庆伟 《当代经济》2007,(11S):142-143
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种不同的分析范式下劳资关系涵义的比较分析,认为前二者要么把劳资关系抽象地看成一种经济技术关系,要么把劳资关系表面地看成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只有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将劳资关系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范畴,看到了劳动契约关系平等表象背后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所有制结构下的劳资关系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所有制结构的不断变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劳资关系发生了诸如劳资双方不对称性、不平衡性,劳动者主体地位退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利益分享化,法律调整弱化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引发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原因,采取切实措施和政策来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用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分析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性质,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私营企业主与工人之间的资本对劳动占有的经济关系。由于我国私营企业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生的,因此与马克思所分析的私有制条件下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相比,在性质上又具有自身的特点。首先,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的强制只发生在单个生产过程中,而不会发生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其次,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中资本对劳动的占有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出了贡献。最后,私营企业主与工人在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上具有一定的对立性,但是从宏观角度看,他们两者利益又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劳资关系理论主要呈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劳资关系的历史性和暂时性,二是劳资关系在交换领域形式上的平等性和实质上的不平等性,三是劳资关系在生产领域的对立统一性。上述特征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及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是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存在的必然性,二是正视劳资关系双方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性,三是全面了解和归纳劳资矛盾和冲突的各种表现,四是承认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可能并寻求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五反运动结束后,为了改善紧张的劳资关系,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劳资关系进行了调节.首先是稳定和消除资本家的不安情绪,然后运用价格、税收、利率等经济手段扶持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其次,加强对工人的政策教育,把运动中工人的左倾情绪及时地转向生产;通过劳资协商,签订劳资集体合同,努力将劳资关系纳入正常轨道.调节的结果是劳资关系普遍得到改善,私营企业内部劳资双方的地位和权利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西方劳资关系理论、实践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薇 《生产力研究》2007,(5):94-95,98
劳资关系是建立在雇佣关系之上的代表雇主利益的经营者与员工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我国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或劳资关系正在朝着市场化的劳资关系发展。文章回顾和评述西方劳资关系的理论和实践,并从中得出对我国劳资关系管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庆伟 《当代经济》2007,(21):142-143
本文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三种不同的分析范式下劳资关系涵义的比较分析,认为前二者要么把劳资关系抽象地看成一种经济技术关系,要么把劳资关系表面地看成一种平等的契约关系,只有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将劳资关系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范畴,看到了劳动契约关系平等表象背后的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