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体验型旅游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是农家乐旅游开发极具市场潜力的一个亮点.本文以坛里坡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坛里坡开发体验型农家乐旅游存在的优势、劣势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并提出四点对策:健全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深化“校政企社”四方合作、深度开发体验型农家乐旅游产品等,为坛里坡开发体验型农家乐旅游提供参考,为旅游扶贫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素有“四省通衢”之称的浙江省衢州市因其山多地少、农村山水风光旖旎、孔子文化的影响等独特的优势,在20世纪90年代农家乐发展之初,抓住了机会,其农家乐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衢州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模式,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进入到“瓶颈”阶段.通过对衢州农家乐进行SWOT分析,试图构建基于特许经营模式理论的农家乐发展模式,对目前衢州农家乐存在的困境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对实现衢州农家乐发展的成功转型,同时对“农家乐”旅游的总体发展规划、深度开发经营及优质品牌营造有一定的作用,实现衢州农家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资源项目,已成为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的增长点,农家乐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而要不断地更为深度开发好农家乐这一产业,使农家乐可持续地得到发展,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得好与不好,对农家乐是否可持续发展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发展将近三十年,其发展模式已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模式,“洋家乐”模式的发展对三九坞乡村旅游的乡村文化变迁产生了影响。通过阐述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与现状,对乡村文化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分析,探析三九坞的建筑文化、景观文化、社会文化、经济文化、理念方面在乡村旅游“洋家乐”之后的变化,最后提出乡村旅游开发的文化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是影响“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哈密市“农家乐”民俗旅游的游客进行受众分析,运用深度访谈法了解农户经营者的当前运营情况,对哈密市“农家乐”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运营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的运营模式制约着“农家乐”的发展,从而提出了走股份制公司的运营模式,这有利于扩大“农家乐”的经营规模,提高服务水平,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哈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后,提出了走股份制公司运营模式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家乐是农业休闲的主要形式,是农民增收的方法,在中国休闲时代全面展开,人们更加注重休闲的质量、身心的健康。在这一发展下,如何把当地粗放式的农家乐向较高层次推进,如何利用农村区域资源的优势,打造“农家乐休闲体育”的发展模式,使农家乐这一新兴的区域经济增长点保持积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生活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以“进农家院、吃农家饭、喝农家酒、饮农家茶、住农家房、享农家乐”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正日益受到国内外旅游人士的欢迎和认同。近几年来,“农家乐”休闲旅游从无到有,发展初具规模,正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繁荣经济、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又一大重要载体。新昌的景区“农家乐”休闲旅游现已发展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2004年7月胡锦涛曾专程考察上海崇明岛前卫村,指出“农家乐”旅游前途无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利用自家的房屋,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作为城区居民度假、娱乐、休息的场所,这种“农家乐”的出现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也富裕了城郊农民。据不完全统计,山海关区有“农家乐”上百家,目前,各级政府正将“农家乐”纳入发展城郊旅游业的重点加强领导,要求上规模、上档次,突出田园风光、农家风味、时代风采。条件成熟的“农家乐”正逐步过渡到“乡村度假村”。然而,对“农家乐”的消防监督基本是一片空白,消防隐患也十分突出,加强管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讨论了“农家乐”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关系,然后从“农家乐”的起因、游乐内容以及不同的“农家乐”形式等多方面对“农家乐”旅游的生态性做了详尽分析,最后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对“农家乐”旅游的生态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农家乐“旅游业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农家乐”旅游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及如何利用“农家乐”旅游业拉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农家乐”旅游业发展策略和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With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and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urban-rural overall planning is to be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specific patterns and methods in urban-rural overall planning are greatly different. From the persperctive of ecological economy, taking the main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pattern of the farmland as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pon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rm landscap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 landscape exploitation and rural tourism, and the role of farm landscape exploitation in planning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t expatiates on the pattern, method and principle of farm landscape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based on the actual development cas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make high-grade tourism products with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farm landscape development method, how to increase peasant income, how to improve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conomic environment, so as to promote urban-rural overall planning.  相似文献   

12.
贾英 《经济研究导刊》2012,(19):157-158
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式旅游已成为现代旅游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分析体验式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旅游方式及体验式旅游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体验式旅游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经营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加快安徽省旅游经济大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安徽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安徽旅游资源分布的特点,积极创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从以皖南为重点向全省统筹协调发展转变,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经济网络布局。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主成分分析对中国31个省市的旅游发展程度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客观地评价了全国各省市旅游经济水平的差异,找出影响各省市旅游经济水平的主要因子。这对正确认识旅游行业的性质与规模,明确旅游业的战略布局,从而进行全局性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管理与建设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丹  赵媛 《经济问题》2008,(6):124-126
入境旅游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入境客流量的精确预测和分析对旅游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现有文献大多采用年度数据进行预测等问题,采用新的包含季节变量的ARIMA模型对6个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1990~2006年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采用滚动样本方法进行样本外动态预测,回归模型以及预测结果均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数据,对旅游预测可行且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6.
区域旅游开发的政府行为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对区域旅游开发中政府行为问题的研究 ,论文认为必须改变政府旅游规划的决策行为 ,打破公共旅游产品投资的政府行政垄断 ,放宽非国有经济投资旅游产品的领域 ,加快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特别为我国中西部已列入“十五”计划的旅游项目的规划和实施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我国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经济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模式的建立至关重要。立足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上分别构建了乡村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一般模式,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低碳旅游理念的展示。  相似文献   

18.
苏建军 《技术经济》2009,28(7):73-76,108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为基础,运用测度区域差异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等统计指标,采用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等指标,分析了1992—2006年山西省11个地市的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总体水平及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呈在波动起伏中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并存在局部两极分化的现象。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正确看待旅游经济区域差异,确定旅游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方向和任务,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旅游经济统筹、协调发展的范式框架。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重大进步。基于生态文明与旅游业的密切关系,发展生态旅游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生态旅游发展的形式多样,开发潜力巨大。为推动城市生态旅游的发展,我国应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的宣传,改革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拉长我国旅游产业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苟自钧 《经济经纬》2005,(4):117-119
我国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发展不平衡,尤其旅游购物消费是薄弱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加以研究解决。购物消费一直徘徊在旅游总消费的22%左右,无法实现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应建立旅游商品的统一管理机制,做好旅游商品发展总体规划,完善支持服务体系,强化市场运作,才能有效推动旅游商品开发的良性发展,拉长旅游产业链,使我国旅游更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