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胜利油田地质条件复杂,油藏类型多,以胜利油田稠油油藏实际生产中的注汽和采油等开发数据为依托,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建立了一套系统划分稠油油藏类型的标准,并总结分析了不同类型稠油油藏周期生产时间、油汽比、产油量及含水率等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边底水能量和原油粘度是影响稠油油藏开发的两个重要因素。边底水能量大,原油粘度低,油藏周期生产时间长,产油量高,油汽比高。  相似文献   

2.
低渗油藏储量品质差、储层致密、油层分布特征复杂,直井小规模压裂开发油井初期产量低且递减快,现有技术难实现油藏经济有效开发。通过国内外调研,结合各油藏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对比不同井型优缺点,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不同井型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预测各项开发指标和最终采收率,经综合评价,确定最优井型。  相似文献   

3.
F油藏2015年投入开发,近年出现18口含水上升井。平均含水由15.0↑59.9%,日均影响油量39.5t,油井含水上升导致油藏递减快,稳产难度增大。文章主要通过油藏构造、底水厚度、生产过程中生产压差及采液强度对该区块见水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低渗油藏高含水开发期含水上升快,无效注水循环现象严重,生产管理控制不当极易导致开发效果变差.通过对低渗砂岩油藏地质特点、提液时机、提液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低渗砂岩油藏高含水开发期仍具有提液增油的潜力.对不同油井采取不同的提液策略,可以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Y-1油田是南海东部开发的第一个稠油油藏油田,属于边水驱动,储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黏土含量高。油田开发初期采用优质筛管防砂完井,生产过程中由于黏土运移堵塞筛管,导致油井产能低且递减迅速。为解决此类问题,在调研国内外分支井完井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一套适合高含黏土稠油油藏的主井眼充填防砂的分支井完井管柱,一方面可以通过分支井增加泄油面积、释放油井产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主井眼内下入筛管并进行充填防砂,减缓生产过程中细粉砂堵塞筛管,延长油井寿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分支井充填防砂完井技术稳定可靠,油井产能增加明显,产能稳定,为类似常规稠油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A油田为复杂河流相断块油藏,以3.5%以上采油速度实现连续稳产高效开发。油田注水开发多年,油井出现自然递减逐渐增加,部分井含水大幅上升,同时由于河流相非均质性影响,尤其受地震资料及测试资料少限制,油藏潜力认识不清,调整挖潜难度大,导致稳产难度加大。本文对于受资料限制油藏认识程度不够区域,探索用流压与产量压降试井法、油藏工程方法、数模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落实储量潜力。通过研究,量化了油藏潜力及分布,明确稳产挖潜方向,为下步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该方法为类似油田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边底水砂岩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在无水采油期、油井临界产量等内容方面,有较多的研究,但却缺乏油井见水后合理生产压差的优化方法。本文在系统试井方法的基础上,将油藏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油井综合含水率上升的特点,将其分为几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中,含水上升率和生产压差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在含水率的不同阶段,油井合理生产压差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齐2-15-012块莲花油藏2002年投入开发,目前油井普遍高含水,注水利用率低,2014年在区块油藏开采特征[1-2]分析与N2驱油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在该块优选2个井组实施了N2驱,目前已初步见到效果。N2驱油的成功对于同类油藏开发中后期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天然气井、油井等多井型水平井施工中连创佳绩的长庆油田.多层系水平井施工又取得重大突破.这个油田采油二厂在陇东元城油田侏罗系底水油藏进行水平井开发试验获得成功.试验井元平3井日产原油38t.是直井产油量的3倍。  相似文献   

10.
我国陆上油田勘探开发工作已经进入到了精细勘探、深层开发的阶段,各类复杂油藏开发逐渐成为生产主线,老油田的高采出、高含水、高故障等特征越发突出,这些因素对水平井的开发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水平井修井工作量逐年增加。文章根据实际施工案例进行水平井修井技术难点分析,对各环节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1.
由于稠油底水油藏中油水粘度相差大,如果采用直井开发,生产压差小导致低产,加大生产压差又会导致底水的快速锥进,油井很快水淹,使得多数稠油底水油藏的开发处于停滞状态;若利用水平井的生产压差小、泄油面积大的优点,可有效避免底水锥进,提高单井产能,并从根本上解决此类油藏的开发难题。本文以大港孔店油田孔102断块为例,利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技术对该油藏的开发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认为水平井开采此类油藏具有优势,并对水平井的各项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先导实验井孔H1井的成功实施为该断块下一步的调整、挖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对同类难采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起,试采一厂所辖油区内以沙埝油田为代表的多个油田,随着油藏进入中含水期后油井含水上升加快,由于日产液量不能与综合含水同步增长,导致日产油量的下降,以放大生产压差提液的方法在保持油田中高含水期产量相对稳定的同时,由于流体配伍性、井筒流速等条件的改变,这些油田均出现较为严重的油井结垢及腐蚀问题。因此,对垢样进行分析,并且找出合理的处理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孙鹏勃 《化工管理》2016,(12):59-59
目前随着A12块的深入开发,油藏已进入开发后期,表现出综合含水高、采油速度低的特征,产量形势比较严峻,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田,油藏埋深大,地面情况复杂,深斜井较多,多采用机械式抽油机采油,偏磨问题十分严重,对油藏工艺管理配套技术应用及管理进行调研,合理协调和管理采油项目工程,提升油田的管理能力以及作业能力,从而提升油田整体的工作效率,推进实现了采油工艺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使采油工艺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满足了油田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卫东油田包括卫360块、云3块、卫49块、云9块、卫53块、云2块、云10块、云2沙一中、古云其它共9个开发管理单元。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水在纵向上和横向上不均匀推进,使部分油井过早水淹,造成部分油井不正常出水,致使注水井注水低效循环,油井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最终影响油田的采收率和油藏的开发效益。文章通过对油井出水原因分析及堵水对策的研究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外河油田新海27块是1993年投入开发的边底水常规稠油油藏,是辽河油田公司实践"二次开发"新理念的试验区块之一。在开发过程中部分井受油藏油水黏度比较大、边底水活跃及蒸汽吞吐开发影响,致使油井含水上升较快,严重影响油田开发效果。螺杆泵采油技术具有耐稠、抗砂卡、节能、便于管理及维修的特点,生产过程排液稳定,可以保护油层、降低含水,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极复杂断块油藏断块破碎、含油面积小,油井多单向受效,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主流线已高度水淹,而非主流线、断边带剩余油难以高效动用。应用平面注采耦合调整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极复杂断块开发效果,本文以数值模拟方法对昌79-斜6块注采耦合调整技术政策开展了优化,优化的耦合周期注采比为0.8-1.2,耦合周期为2-4个月。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在开发油井的时候,就要对油藏进行动态分析,注水开发油藏动态分析在我国已经非常的广泛,最主要的试井分析的方法是单井系统分析法,但是,要是油藏和周围的丼有瓜葛,那么,单井分析的方法就不准确了,所以,对应的多丼分析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而且多丼分析法在油藏动态的分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主要分析注水开发油藏动态分析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油井修井作业必不可少,修井作业内容包括调整改变油井的生产方式、生产层位、油井解堵、清蜡、防砂等。修井过程中一般都使用修井液,修井液侵入油层,造成污染堵塞,使油层的渗透性受到损害的现象尤为突出。油层一旦受到损害,恢复起来相当困难,特别是油层的原始渗透率越低,侵入的滤液越少,从中排出滤液的程度最差,造成的损害也最为严重。因此必须重视,特别是低渗透油藏修井作业引起的油层损害问题,只有认清引起油层损害的原因、机理、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油层保护对策,才能减少低渗透油藏在修井检泵过程中对油层造成的损害,减少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9.
安塞油田延安组A油藏是典型的构造-岩性油藏,具有一定的底水和边水天然能量驱动特征,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后,稳油控水难度加大。为维持年产油量合理增长的要求,结合油田矿场实际生产数据,建立以油田产能递减规律-甲型水驱特征曲线-翁文波的Logistic旋回模型相结合的确定合理注采比的一套方法,并根据历史开发动态进行调整。通过2016年数据拟合结果和实际生产数据对比,该方法对于确定延安组油藏中高含水期油田的合理注采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油田在开发生产之后,随着生产的进行,没有外来能量的补充,地层压力不断降低,从而影响产量,因此必然要采取外部补充能量的方法,使油田持续高产稳产,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井的注水时机等因素都对油井的出水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油气田底水油藏的出水规律,就必须研究不同注入井的注入时机等因素对生产井出水规律的影响和不同堵水时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