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文章认为在陈独秀的思想体系中,文学思潮虽只占其中较小的一部分,但却对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改变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学理思路.首先,陈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把文学革命看作是国民革命的一部分;其次,陈氏还对中国的旧文学予以极力批判;再次,他当时所倡导的是文学的实用功能,反对的是文学的虚无性;第四,这种文学思想应该是源于当时中国社会革命的现实需要,新文学思想的最大特点就是反传统.  相似文献   

2.
“读泰西文明史,无论何代,无论何国,无不食文学家之赐”(梁启超)。中日近现代社会之交都处于大变革时代,其间的文学革命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这里拟从语言文学角度简论相继发生在日本和中国的两场文学革命。一、文学观念的变革由于文化的渊源关系,近代以前,无论中国还是日本,赋诗填词都算高雅风流,正统文人从不染指小  相似文献   

3.
王婉婉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1):122-124
商业促进了城市、城市化.文学是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是艺术的核心门类,从文学史的管理视角考察,文学商业化促进了城市化.文学商业化的意义在于启发人们去丰富城市精神产品、塑造现代城市文化、推进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杨丹丹 《魅力中国》2014,(14):84-84
与其他文学流派不同,美国南方文学具有许多独树一帜的特征。在这种严肃而带有悲剧性的文学中,有些特色鲜明的女性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图以具体文本出发,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标准,通过对尤多拉·韦尔蒂的短篇小说《一则新闻》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描写的分析,指出美国南方文学中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和当时社会现状对其的影响,揭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该作品在反应当时社会伦理道德现实中所起的批判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走马塘之名称始于唐。据旧志载,唐时,"两浙兵马钤辖张仁皓骑从往来于此,故名之。"当时,塘外就是流向宁波城外的奉化江,塘内就是水丰田肥古村落。据《陈氏宗谱》载,北宋开宝四年(971),姑苏陈矜中进士,后勤政爱民。后其子陈轩任明州录事,为父守孝而迁居茅山之阳走马塘,此后陈氏子孙繁衍,耕读传家,渐成鄞南望族。据《宗谱》记载,自北宋至明清,陈氏族内中进士76名,任职地方官吏161人。宋徽宗敕封走马塘为"忠孝里",走马塘在鄞南平原上堪称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许培培 《黑河学刊》2010,(12):33-35,38
《华女阿五》是第一部由美国的土生华裔女性完成的半自传体小说。1970年代美国华裔文学的概念及研究诞生之后,《华女阿五》遭到了美国的华人评论家们的批评,但其曾在1950年出版之后得到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当时《华女阿五》及其作者黄玉雪之所以能够得到以美国政府为代表的主流社会的认可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华女阿五》呈现的华人形象符合当时美国主流社会的公众对华人的看法;其二,黄玉雪作为华裔女性的成功故事满足了美国政府的政治外交需要。《华女阿五》顺应了当时美国主流社会中的时代潮流,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华人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和生存需要。  相似文献   

7.
《春香传》和《西厢记》分别是朝鲜(韩国)和中国的古典名著。《春香传》和《西厢记》在叙事结构,人物形象,主体意识,社会以及历史意义等各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有学者认为《西厢记》影响了《春香传》的形成,比较这两部作品的异同可以窥见朝鲜(韩国)和中国当时的社会历史习俗和文学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8.
语言作为人类的交流工具和文明成果,其产生、发展和演变是离不开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在我国"五四"文学革命时期,被称为"俗语"的白话文最终能够战胜中国上层知识分子使用了逾千年的文言文,登上历史舞台,一方面是汉语言自身发展的势在必行,更与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本文通过这一历史时期,针对白话文、文言文的取舍与国家的兴亡发生的关联,对语言和外部世界的关系进行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国民革命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都是属于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这一正确命题,还是在1924年至1927年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就提出了。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提出,而为当时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们所赞成,不过那时这一理论的意义还没有发挥,以致人们还模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改革文学是当代文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改革文学讲授方式的探讨,有利于当代文学研究者培养自主型的中文系人才,以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开拓视野,深入理解当代一些社会现象,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路尧 《黑河学刊》2013,(9):41-43
魏晋玄学作为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潮流,对当时的审美意识,文学题材乃至艺术风格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微妙的影响。因此,探讨魏晋玄学对山水意识所发生的影响,将有助于了解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如何对审美观念及文学艺术的发展过程起着重要的促进或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勰在《时序》中提到了多位统治者,他们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刘勰认为,统治者并不能左右文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被列宁称为"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先导"的别林斯基,是19世纪中叶俄国启蒙时代的大思想家,俄国文学批评学派的创始人,并且还是一位杰出的社会学者.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不仅以文艺批评为武器,同腐朽、专制、黑暗的沙皇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且对进步文艺理论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关于文艺的理论对当时的俄国文学以及对后世的文学都有重大的影响.在这里,笔者只是谈谈别林斯基对文学中的民族性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哲学辩证思想和科学设计。文章试图结合中国建国后的两次社会发展重心转移,运用辩证法,分析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与走向共同富裕的对立统一关系,并认真把握二者的度量关系,论述邓小平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后现代主义为立论基础的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冲击波已然过去,但先锋小说涌动所带来的对于中国文坛的震撼却让人记忆犹新.以余华、苏童、残雪等作家为代表的当代先锋小说群,他们的先锋创作有着独特的本土特征.他们在沿用后现代的无选择技法,无中心意义、无完整结构等艺术形式以达到消解传统现实主义及现代主义文学的人物品格及情节魅力等创作原则外,也对本属后现代先锋文学解构范畴内的精英意识、主体精神、启蒙责任等人文话语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因此余华们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所进行的先锋实验,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并不是真正的后现代先锋小说,但其对文学本体挣脱政治话语的束缚并成为自足的生存体系具有决定性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余华们的先锋小说是一次包括思想和形式二方面的文学革命,它开创了以文学的形式捍卫创作灵性和提升艺术尊严的新的思路和书写方式,并前所未有地把传统的小说理论和观念推向了被质疑和被颠覆的前台.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的文学关系渊源久远。千余年来,大致可以看出三段明显的变化来。以日本文学而言,明治中期可以看作分水岭。之前的一个较长时期,主要是接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影响非常深广;之后将及一个世纪,日本文学在中国文学中开始产生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国文学之间互为影响。这一段关系,又有两种情况:六十年代以前,似乎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较为显著;七十年代以后,日本文学在中国的影响为突出。这种变换,是和两国千余年来所处的复杂的历史环境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方奕 《黑河学刊》2012,(12):19-20
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曾担任国立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相似文献   

18.
杨景贤 《走向世界》2011,(28):14-17
当代文学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已经走过60多个春秋。60多年来,中国文学伴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跌宕起伏。特别是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之后,文化呈现多元化,中国文学被边缘化。但由于中国文学在改革开放后,摆脱了旧观念的束缚,遵循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  相似文献   

19.
伍长清 《新西部(上)》2007,(8X):206-206,202
刘勰在《时序》中提到了多位统治者,他们对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刘勰认为,统治者并不能左右文学发展的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体系之中,与此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文学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它的主要发展方向是被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文学内部的纵向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各具特色,林冲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林冲一生的悲剧命运,与他的性格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性格矛盾性是造成林冲悲惨命运的根本原因,同时他的悲剧人生又脱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林冲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丰厚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