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粉煤灰陶粒的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煤灰陶粒制品有容重轻,保温隔热效果好等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讨论了粉煤灰陶粒的各种生产技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针对页岩陶粒生产工艺与等级不同,分别与普通沥青、改性沥青进行粘附性试验,通过连续级配陶粒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水稳性试验优选出陶粒与沥青的最优匹配方式,即900级破碎型页岩陶粒和SBS I-D改性沥青。同时验证了体积质量转化法在陶粒沥青混合料矿料配合比设计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法,本研究分析了激发剂、轻质材料、有机高分子成孔剂等因素和工艺条件对自制粉煤灰陶粒比表面积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原料配比和制备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有机高分子成孔剂可大大提高自制陶粒的比表面积。蒸养可以有效地提高陶粒的抗压强度,大大缩短了免烧高比表面积粉煤灰陶粒的制备时间。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粉煤灰陶粒制备工艺的特点,结合真空挤压原理,提出了一种新的免烧型粉煤灰陶粒的生产方法——真空挤压生产粉煤灰陶粒,分析了其成型原理,制订了实验方案,分析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粉煤灰固体废弃物,采用国家专利技术,生产具有质轻、节能、保温、隔热等性能的粉煤灰陶粒,用于制造陶枉墙板和陶粒砖,广泛地应用于城市建筑和工业民用建筑、市政桥梁等,开辟了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废旧锂电池湿法回收会产生铁铝矾渣、碳酸钙渣等大宗工业固废,其处理难度大,危害大,容易污染环境。本文以铁铝矾渣、碳酸钙渣和页岩等为原料,制备轻质环保陶粒、陶粉,再以陶粒、陶粉、水泥、脱硫石膏、粉煤灰、铝粉膏等为原料,制备陶粒发泡混凝土砌块,研究不同因素对陶粒发泡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陶粒掺量为25%,陶粉掺量为5%,脱硫石膏掺量为5%,水泥用量为25%,粉煤灰用量为40%,铝粉膏掺量为0.26%,蒸汽养护温度为80℃,蒸汽养护时间为9 h时,制备的陶粒发泡混凝土砌块28 d抗压强度为5.1 MPa,吸水率为17%。本研究为锂电池回收行业固废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探索出一条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珍珠岩尾矿粉生产陶粒和陶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珍珠岩尾矿粉是开采和加工珍珠岩时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将珍珠岩尾矿粉为主在原料,以普通砖瓦烧结轮窑为主要设备,生产珍珠岩陶粒和陶砂的试验研究,阐述了珍珠岩陶粒和陶砂的生产工艺、技术性能、用途及市场前景。为珍珠岩尾矿粉的合理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陶粒窑以重金属类污泥原料,协同利用铝灰,通过高温烧结制备高性能陶粒,这是实现二次铝灰无害化与资源化的重要途径。二次铝灰中的氟具有毒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氟化物的转化规律。试验借助离子色谱、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荧光(X-Ray Fluorescence,XRF),研究陶粒窑重金属类污泥协同利用铝灰制备高性能陶粒时氟的转化规律。研究发现,提高焙烧时间、含重金属污泥与二次铝灰配比及焙烧温度,可以使二次铝灰中的氟更多地转移到尾气中;延长浸出时间,提高浸出温度,增大液固比,有助于减少陶粒的氟含量。最优烧结条件为物料配比20%、烧结温度1 100℃、烧结时间20 min,最优浸出条件为烧结成品陶粒液固比5∶1、浸出温度35℃、浸出时间60 min。在最优条件下烧结及浸出后,二次铝灰中,43.94%的氟转化为气态,23.69%的氟转移至浸出液,32.37%的氟则残留在浸出渣中。因此,适当调控焙烧参数和浸出条件可以影响高温下氟的迁移和转化行为,这对于提高二次铝灰处理效率和降低氟元素对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物法在环境工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随着现代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它将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法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其中比较成熟的应用方法有生物浸出、废物堆肥化、沼气发酵等.  相似文献   

10.
生物监测技术是基于生物学知识来检测环境污染、评价环境污染,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业已成为当前环境监测的主要手段,若将其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必将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方法的重要性与优势,然后深入分析了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的应用,包括微生物群落监测技术、生物行为反应监测技术、发光细菌监测技术、两栖动物与底栖动物监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监测技术和生物测试技术等。  相似文献   

11.
运用生物免疫系统的相关理论,整合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具体内容,构建基于免疫理论的高校内部控制三重框架,以期对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规范化建设提供新的技术路线,并从理论上拓展生物免疫理论的应用范围,开阔内部控制要素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对固定化生物活性碳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技术关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近年来该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状况,并探讨了该技术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出发点.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中备受争议的生物安全、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等问题与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文章认为,转基因生物产业应以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发展方向,把人的生存和发展置于首位;发展的重点应集中在技术研发上,优先重点研发和应用“非转基因”的生物技术品种,谨慎推进转基因生物产业商业化,商业化品种应以自主研发品种为主;完善立法、监测、应急体系,最大程度降低转基因生物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赵奚 《科技和产业》2020,20(4):109-111
生物产业是吉林省医药健康的优势产业,也是“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的新支柱产业。随着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吉林省生物产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吉林省发展生物产业有成果、有困难、有前景。虽然前景良好,但也面临着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创新驱动力不足、产业融合不充分等困境,成为制约生物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着力突破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困境,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生物技术在医药、农业、能源、材料、化工、环保等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有重要推动作用.现代生物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制高点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当今国际科技竞争焦点,发达国家牢牢占据国际生物科技最前沿,中国已在医药、制造、农业等生物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但生物技术产业大而不强,整体水平处于价值链中低端.通过比较、举例和调查等研究方法,对现代生物技术在山东的产业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和比较,剖析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问题,并从政策激励力度、融通现代生物技术创新链条、构建高效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生物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分析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发展状况,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收录的1997—2016年间的云南省生物医药领域专利信息为数据源,选取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成长率和有效率作为层次聚类变量,对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专利近20年发展态势、重点技术领域IPC分类号和专利高产申请人采取层次聚类,给出聚类结果并分析。聚类结果与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目前整体发展状况相对吻合,且未来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污水处理工艺——蚯蚓生态滤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蚯蚓生态滤池将蚯蚓创造性地引入到污水处理系统中,延长和扩展了微生物代谢链,强化了生态系统富集与扩散、合成与分解、拮抗与协同等多种自然调控作用,实现了污水污泥的同步高效处理。滤池出水可用作绿化和农田灌溉,蚓粪污泥含水率低,减量化稳定化效果显著,较好地解决了剩余污泥的处置问题。蚯蚓生态滤池工艺高效节能,具有鲜明的"生态平衡"和"环境友好"技术特色,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技术经济竞争优势,环境效益比较显著,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如何更有效开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是学界研究热点。基于生物学视角对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体系构成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双螺旋结构。分析技术进步链和应用创新链两条主链和资金设备、科学技术、国防知识产权、科技人才四碱基进行分析,发现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演化机制是非线性复合过程,最后提出建立合作机制、设立创新平台、健全国防知识产权制度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