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十一”黄金周里。许多游客慕名来到“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山西省汾阳杏花村。在这里他们不但看到了汾酒的制作过程,还参观到了全国第一家酒器博物馆,也是目前为止收集藏品最全的一家专业酒器博物馆。而这个被定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之一的酒器博物馆,是由一家企业——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兴办的。在有“醋乡”之称的山西清徐的醋博物馆,游客们充满好奇地参观酿醋、食醋、盛醋、运醋的各种实物,了解传统醋文化。这个中国第一个“醋文化博物馆”,则是由山西清徐的企业山西水塔老陈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兴办博物馆已经不再仅仅是国家的专利,许多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起了相关的企业博物馆。近年来。更是有一股新的热潮涌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2005年5月28日,全国第一家鞋文化博物馆在温州永嘉开馆。这所鞋文化博物馆由温州民营企业红蜻蜓鞋业集团投资兴建。温州民营企业美特斯邦威集团兴办的美特斯邦威服饰博物馆将于2005年底在上海开馆,届时馆内将展出中国所有民族的服饰和明清以来的历史服饰。曾几何时,国内先富起来的人们手中掌握了大量财富,买名车、置豪宅、在消费场所一掷千金等成为民间茶余饭后所关注的谈资。而今天,这类暴发户的新闻已渐成昨日黄花。掌握了更多经济权力的财富新贵们更加趋于理智和冷静。除了一般性的投资和奢侈品消费外,他们为财富找到了一个新的流向——兴办企业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一、太原东湖醋园醋是山西的特产,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酒文化、茶文化并称美名。明洪武年间"美和居"创造了山西老陈醋在全国闻名,今日的"太原东湖醋园"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以科技的方法,让东湖老陈醋更加芬芳。东湖醋园正成为特色旅游景观,通过参观醋博物馆、醋疗园、传统手工精酿车间,体验醋工艺生产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李虹 《旅游学刊》2012,27(5):10-12
一、世界遗产西湖的普世价值 在杭州西湖申遗文本中把“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定义为:“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4.
回眸前世:醋中蕴涵的农耕文化1996年,当山西老陈醋集团决定兴建醋园时,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醋企业是微利企业,食醋是一种最普通不过的调味品,似乎没有必要斥重资来专门修建一个园区,展示醋文化。而山西老陈醋集团领导人则力排异议,大胆创新,连续投资  相似文献   

5.
《山西旅游》2004,(6):8-9
山西是醋的故乡。在两千四百八十多年前,山西晋阳(今太原)建立时就有了酿醋的历史记载,可以说山西是酿醋的发源地。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晋阳的“美和居”醋坊结合当时的酿醋工艺,改白醋工艺为熏蒸陈酿工艺,充实了醋的脂化过程。因其陈放时间长(最少一年),故人们将“美和居”酿出的醋称为“老陈醋”。  相似文献   

6.
醋坛子之妙     
人离不开醋,虽不像鱼儿离不开水那样必要,却也必需。自古以来,柴米油盐酱醋茶,乃日常生活的七大必需品,醋列其中,足见不可缺少。近代科学证明,醋是上好的调味品,还能预防和改善多种顽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等,有减轻疲劳等多种用途。因而,科学家提倡人们常吃醋,多吃醋,吃好醋。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拥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前者是经由旅游活动而产生并整合的文化,后者是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改造世界累积下来的物质、精神文明。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致使人们在理解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时产生混淆现象。本文针对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间的联系、区别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烹饪,是我国历史文化中的非物质遗产,同时也是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生活水平以及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各地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菜系也在不断的更新。因此,学校应积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创新出更多的菜肴,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本文主要讲述了烹饪美学的概念,并分析了烹饪美学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同时还探讨了烹饪美学在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措施,进而使得烹饪教学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茵 《山西旅游》2004,(4):27-27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道:“醋能消肿,散火气、杀毒、理诸药、调肠胃。”我也不例外,对山西的老陈醋情有独钟,特别喜爱吃醋,无论吃饺子、吃面、吃海鲜,都离不开醋。山西的老陈醋有着悠久的历史,远近闻名,是山西著名的特产,无论山西本地人,外地人都好这一口,外地来山西旅游、出差办事的都要多少带一些醋回去馈赠亲友,本地人去外地出差或探亲也不忘带点醋作礼品。  相似文献   

10.
工业旅游努力:使非物质文化物质化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西清徐老陈醋酿制工艺”名列其中。消息传来,山西醋行业的各个厂家都感到无比荣耀,尤其是水塔老陈醋集团,因为水塔不仅是清徐老陈醋的传承者,也是此次申遗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北文化差异下形成了不同风格特征的木版年画,这些年画受地方的习俗、环境、人文等的影响,展现给大众不同的视觉效果。从基本线条到色彩再到形象都具有不同的形式与审美特征,使中国木版年画更具地方特色,同时给也使地方的文化再次发扬,年画的不同给人们展现的是不同的历史发展,它独有的韵味是造就中国木版年画丰富种类的关键,更是民间艺术发展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的优良文化.而婚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鞋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华夏婚俗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鞋不仅是一种服饰,更重要的是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如社会意识形态、审美倾向、民俗风尚等,这充分体现了鞋的综合文化性.以"鞋"为媒介从传统文化、传统表现形式、现代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等若干方面浅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婚庆礼品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旅游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基本要素,涉及经济生活、交通、环境、文化等各方面。其中,文化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灵魂.伴随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地区政府的重视,特别是对于那些拥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地区。政府及相关企业都希望通过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将历史文化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于是,在国内产生了一种普遍现象,如果某地区有很少的文化资源,当地政府将会投入极大的资金和建设力度,打造当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蕴含丰富多彩的设计元素,为现代视觉传达提供了丰富的设计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到视觉传达设计中,不仅丰富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涵,还为视觉传达设计增加意蕴。  相似文献   

15.
华丽的街道,时尚的生活以及匆忙的人群只是上海的表象,真正的上海其实是隐没在摩天大楼背后的老旧弄堂里的,那些长满了青苔的有些斑驳的弄堂里衍生着上海的历史文化精魂……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五十六个民族用独特的文化艺术组成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特色的民族服饰是体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了解民族服饰能深刻了解背后的文化价值,对该地区的纺织技艺和宗教风俗研究有重要意义。服装设计属于工艺美术,好的设计师在设计时要体现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为人们的设计符合时代特色且具有新意的服装。在服装设计课上融合进中国民族传统服饰的符号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有益于服装设计的创新。基于此背景,笔者对中国民族传统服装符号早服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出国游成为了目前人们履行的热潮。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涌入了我国的旅游市场。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国酒店经营管理的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不断的提升。很多外来游客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比较感兴趣,因此在酒店经营管理的跨文化建设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元素与之结合是推动我国酒店经营管理跨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在本文章的研究中,笔者就从茶文化的角度对我国酒店的经营管理跨文化建设进行简单的论述,旨在通过本文章的论述为我国酒店经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我国酒店在进行经营管理跨文化建设的时候能够实现良好的民族文化融入。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文化历史悠久,祁阳石砚雕刻艺术是我国石雕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祁阳石砚独特的性质通过加工孕育了它自身独特的审美趣味。文章通过对祁阳石砚的基本特征,从石质的特性、特色等方面的阐述,并对比其他名砚石料的雕刻艺术,在前人对祁阳石砚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出祁阳石砚不同于其他石砚的美,使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祁阳石砚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内涵,呼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19.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历史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奠基期。这一时期,学术思想自由,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儒家和道家互济互补构成中国文化思想的主体。先秦文化思想的根本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古代乃至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成体系建构的基本艺术范畴,并使得中国艺术理论发展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种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一些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无不彰显个性文化特色“中国四大名楼”、“中国五岳名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中国三大石窟”等,均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中,某些文化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的一种优化整合,蕴藏着深厚伟大的文化内涵。此,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中华民族历史宝库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