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固定与移动融合(FMC)是指网络的业务提供与接入技术和终端设备相独立,其目标就是同样的业务可以由各种接入网获得,使用户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获得相同的业务而享受相同的服务。FMC并不一定意味着网络的物理融合,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订阅的业务与接入点和终端无关,允许用户从固定或移动终端通过任何合适的接入点使用同一业务。融合已逐渐成为通信的主要趋势,FMC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建设》2006,18(3):61-61
当今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电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移动对固话的替代以及IP技术的普及使传统的运营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电信业的创新对固定移动融合的讨论已经进行了十年,但是移动和固定网络的业务分离,固定移动双接人终端的昂贵等原因使FMC缺乏大规模商用的基础。随着英国电信BluePhone,法国电信0range计划,丹麦TDC的Duet服务,德国ViagInterkom的Genion业务的推出,FMC这个包含了业务融合、用户位置和网络价值的冰山,在2005年初开始融化,引起全球电信运营商普遍关注。咨询公司Northstream和Insider发布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到2010年在北美等移动和固定资费差异不明显的地区,90%以上的固网终端将会被具备移动和固定接人能力的智能终端所代替。  相似文献   

3.
顾茜 《当代通信》2005,(24):54-55
随着电信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接入手段不断涌现,用户希望业务能够一站式受理。目前的业务开展大多局限于一个专业的网络中,如单纯的固定电话业务、移动电话业务等。用户拥有的多个终端无法关联同一个用户帐号,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业务的融合对于用户数据的融合提出了需求。  相似文献   

4.
赵晓明 《当代通信》2005,(24):56-58
目前,全球电信运营商正面临着企业转型和网络融合(FMC),它使原本经渭分明的移动与固网的界限正在被一步步地“模糊化”,二者在多个层面的融合趋势已势不可挡。基于融合的思路来看未来的网络,无线接入技术多样化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无线接入网作为承载业务,直接面向用户的网络,是体现运营商的用户覆盖率和企业竞争力主要指标的关键之一,与核心网趋于融合的趋势不同,接入网层面将有众多技术百花齐放。如英国的“蓝色电话”采用DECT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对移动和固网进行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5.
赵晓明 《当代通信》2006,13(8):31-33
网络融合的概念和技术是当今大家议论的热门话题。网络融合大致可分两个层面:一是通信领域中固定和移动网络的融合即业界提出的FMG概念,第二才是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最具代表性的如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络的三网融合。这也是信息网络融合的最终目标。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和IP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和宽带通信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互联网用户已超过1个亿,宽带用户已超5300万。在互联网和宽带通信网上的业务,视频会议、电子商务、互动游戏、视频点播等业务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互联网和宽带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电视(IPTV),IPTV是互联网业务和传统电视业务融合产生的新业务,它的兴起将电信网和广电网的融合推动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6.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6,13(14):56-59
3GPP R5所规范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ea Subsystem),是为了在3G核心网中支持多媒体会话以及其它基于SIP的业务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将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向用户提供一个具有电信级QoS保证,能提供综合业务的下一代通信网络。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SIP协议、独立于接入和承载技术。以IMS为核心的NGN网络己被认为是适应未来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发展,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宽带、IP和移动的特性,不论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或家庭用户,“宽带”和”无线”已成为市场中用户的必备选择。早在1999年,IEEE便成立了80216工作组来研究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IMS(IP Mutimedia Subsystem)足3GPP在Release 5版本提出支持IP多媒体业务的子系统,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和与接入的无关性。IMS为未来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一个通用的业务平台,它是向ALL IP Network业务提供体系演进的重要一步。目前IMS支持2G和3G的移动接入方式,还不能支持固定接入方式。在网络融合的发展趋势下,3GPP、ETSI和ITU—T都在研究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目的是使IMS成为基于SIP会话的通用平台,同时支持固定和移动的多种接入方式,实现固网和移动网的融合。在本中,主要介绍了IMS标准制定情况,以及目前IMS发展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姗 《当代通信》2006,13(12):18-19
话音业务在固定与移动网络之间实现互联互通非常正常,而3G用户使用视频电话业务往往只能在3G用户之间实现。但随着固定一移动融合对移动运营商的威胁越来越大,很多移动运营商开始提供可以在3G手机和固定网络之间进行互通的视频电话业务。  相似文献   

10.
当前,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的“三网融合”已经成为网络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全球技术业务创新的重要领域。“三网融合”可以为用户带来更为丰富的多媒体综合业务,届时,用户将通过单一终端或接入方式使用各类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信建设》2004,16(2):44-45
随着第二代移动网络的大规模部署,无线传输技术获得了更广泛的应用。凭着迄今为止近500,000台终端的交付量,爱立信MINILINK无线传输产品系列在移动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今,随着3G移动网络的不断推进,新一轮以经济型、部署灵活,以及站点间距短为特征的网络部署正拉开序幕。此外,真正从网络的角度考虑基站接入问题,并且以最优化的方式提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电信建设》1999,11(7):61-62
未来网络一两个网络世界的最佳组合,是业务的融合和接入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信建设》2002,14(8):57-57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数据网络的不断增强,用户对于业务融合的要求也不断增多。尤其是高速数据网络的爆炸性增长和计算机的普及,更使得运营商需要基于宽带网络向自己的终端用户提供语音、数据甚至图象的融合终端和业务。  相似文献   

14.
CDMA2000是技术领先的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中的一个,使移动终端能够以较高带宽接入IP网,人们在广域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网络连接,不间断地接受通信和信息服务。局域覆盖的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相对广域的蜂窝CDMA2000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无线接入带宽,因此有必要无缝隙地融合CDMA2000和WLAN的无线接入,保证用户尽可能利用他们最想使用的方式无线接入互联网。  相似文献   

15.
ITU对下一代网络(NGN)的定义是,NGN是全业务的网络,包括电话和Internet接入业务、数据业务,视频流媒体业务、数字TV广播业务和移动业务。NGN是能够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的综合网络,支持固定和移动的融合,传统电信业务和广播业务的融合等,是有线/无线网络元素、计算机系统、家庭外围设备、智能工具等组成的融合环境,而不仅仅局限于基于数据的网络。  相似文献   

16.
《当代通信》2005,(23):65-66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以及大客户的业务需求的迅速升级,原有的网络接入模式已不再适应或无法满足现有的大客户网络接入需求,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的筹备进而组建功能更强、带宽更高、支持业务更多的网络接入平台以满足目前以及即将涌出的大客户业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两种技术有融合于IP网络的趋势。支持VoIP/VoWLAN语音、数据和多媒体的移动终端已经出现。这种终端的通信是全IP化的,每个终端将导致现行的IPV4协议的地址空问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必将制约网络终端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对电信网络管理的概念比较熟悉,因为近百年来,电信业不管是固定运营商(自贝尔发明电话以来)还是移动运营商(自蜂窝通信发明以来)都在用好的网络管理系统,主要是保证语音业务为主的通信网的质量和安全运行。但是近几年来,在固网和移动网上为用户提供的带宽越来越宽,因此人们可以通过电信网(固定和移动)获得的业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于是如何保障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增强网络对新业务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各种客户的需求,从而提高运营商的竞争力成了运营商最为关注的问题。传统的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上述需求,因此业务管理的概念和研究日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吕旭红 《当代通信》2004,(11):22-24
当前,业界所指的NGN主要是指采用软交接技术而构建的新型的网络,其采用分层的网络构架.支特多厂商设备之间的互通、支特设备的综合接入、并以快速、方便地提供融合语音.数据和视频特征的新业务曲最终优势,为运营商全业务网络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LTE的主要性能指标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出现.接入移动化、宽带化的业务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移动通信网络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WiMAX等无线宽带接入方案迅猛发展:HSPA虽然在支持移动性和QoS方面有较大优势,但网络结构和空中接口比较复杂,无线频谱利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