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遗症     
或许有人会说,国企参股甚至收购民企很正常,正像民企同样可以参股、收购国企。可问题是,在全国资产性的财富总量中,76%掌握在国企,只有1/4在民间,民企有几个能够兼并得了国企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由于行政命令和政策打压形成的,而是符合良币驱逐劣币的经济规律,那么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推动经济良性发展、市场繁荣的良好现象。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新一轮国进民退,尤其是其所带来的后遗症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乌鲁木齐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也向前推进了一大步,目前已到攻坚阶段.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以下简称民企)兼并重组国企异军突起,掀起了兼并重组浪潮.新疆民企如广汇、德隆、华凌等企业集团都参与了兼并重组国企工作,仅广汇实业投资集团一家,就已成功兼并重组了16家国有和集体企业,还有几家正在进行中.兼并重组工作进展顺利,被兼并重组企业运行良好.但是,民企兼并重组国企后如何在各个方面加强融合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谈融合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两个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裴青 《上海国资》2004,(12):19-19
民企参与产权并购是很好的改革之路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认为,鼓励民企参与产权并购是一条很好的改革之路。而且很多实践证明,让民企兼并重组国企的资产,在安置职工就业问题上比外资收购要有利得多。  相似文献   

4.
煤炭专家李朝林认为,新一轮的煤炭整合,必然将是央企的盛宴,民企仍将处于弱势。华美奥能源引入中国秦发,可在煤炭整合中避免被国企兼并;同时,又可依托中国秦发在资本市场中融资,通过并购其它民营煤炭企业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5.
杠杆收购(LBO)是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兼并方式。它的实质是通过公司财务杠杆来完成企业兼并交易,即由收购方以被收购方的资产为抵押,通过大量举债融资来获得被购方的产权,又从后者的现金流量中偿还负债的兼并方式。在国企兼并收购中LBO最显著的特点有:1.高负债。LBO有倒金字塔的资本结构,顶层是优先债券,通常是以企业资产为抵押从银行借来的贷款,约占收购资金的60叽。中间是由次级债券、可转换债券和优先股组成的,统称夹层债券,约占收购资金的30%。塔底是由收购者自己投入的股权资本,约占收购资金的10叽。尽管目前我国…  相似文献   

6.
应焕红 《浙江经济》2014,(23):10-11
国企和民企融合将是国企和民企关系日益重要的基本趋势。在浙江,国企民企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要进一步发挥国企资源优势和民企灵活机制,形成和巩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合作共赢、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正视兼并     
请看下述事实:大量民企手中有充裕的资金不知应投向何方;大量的国企举步维艰,身陷困境。 二者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走上兼并联合的道路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8.
1996 赵新先     
《中国报道》2008,(10):65-65
关键点 赵新先掌舵三九集团19年,通过收购兼并,打造了一个庞大的“国企航母”。  相似文献   

9.
正视兼并     
请看下述事实:大量民企手中有充裕的资金不知应投向何方:大量的国企举步维艰、身陷困境。二者之间实现优势互补,走了兼并联合的道路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0.
史振宇 《辽宁经济》2004,(11):61-61
企业并购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收购现象的出现逐渐在国内流行开来的。并购即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on)。其中,兼并是指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收购是指企业取得对其他企业的一定控制权的一种行为。两者通常并提,简称为并购,是出于兼并与收购有着相同的动机与逻辑,都涉及企业所有权的改变,并且收购又是兼并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快讯》2010,(5):35-36
近几年,国有资本进入竞争性行业的势头越来越猛。132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0家进入房地产行业,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20%,“国企地王”引发房地产业“地震”;煤炭、钢铁、民航、乳品等行业的国企收购民企也在兴起。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的国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一倾向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10,(5):35-36
近几年,国有资本进入竞争性行业的势头越来越猛。132家中央企业中已有80家进入房地产行业,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市场份额已经上升到20%,“国企地王”引发房地产业“地震”;煤炭、钢铁、民航、乳品等行业的国企收购民企也在兴起。竞争性行业“国进民退”的国有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一倾向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方向是相悖的。  相似文献   

13.
企业并购与产业结构调整·韦新所谓购并,是兼并和收购的合称。兼并是指一个公司吸收其它公司,被吸收的公司解散、注销,其债权、债务由存续公司承担;还有一种方式是两个以上的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公司,合并各方解散,各方的债权、债务由新公司承担。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在...  相似文献   

14.
消息     
《首都经济》2013,(12):56-57
东城区:搭建北京首个国企与民企合作对接平台 近日,为促进区域内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东城区工商联搭建了区内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项目对接合作平台,成为北京16区县首个在实际行动上促进国企与民企实现合作对接的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中华工商时报》日前刊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的观点认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需要各方面的配套措施。在法律建设上则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宪法层次,即制度性、原则性的法律;二是程序性法律;三是操作性细则。李曙光认为,不论是产权界定条例,还是企业兼并条例,都应分类制定,如国有企业产权界定、民营企业产权界定、民营企业兼并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兼并民营企业等等,都应按照不同情况有更细致的规定。李曙光指出,建设现代产权制度是改革进行到现在的一个必然选择,只有产权清晰,国退民进战略才能顺利实施,国企改制才能名实相符,民企发展才能得…  相似文献   

16.
财经事件     
《西部论丛》2007,(6):8-8
◆我国将开展全国性清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检查◆我国将调整关税 控制高耗能产品出口◆6月起进境旅客携带印刷品和音像制品超量要征税◆可口可乐一周两次收购 50亿美元发力非碳酸饮料◆上市国企高管薪酬首超民企 最高年薪平均34万……  相似文献   

17.
国企和民企是共和国的一对骄子,它们同是国家和人民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国企、民企同心协力,携手共进,才能实现国优民进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8.
国企之变 4月13日,山东省100家省属国有企业和浙江150家民营企业的老总齐聚山东省城济南,参加"鲁浙民企国企合作发展洽谈会".会上,山东国有企业的122个项目受到了浙江民企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在国资领域先行试点产业投资基金,可以大大提高国企当中伟大公司出现的概率向文波的博客文章,在质疑凯雷收购徐工机械的同时,也发出了三一重工要参与竞购的战斗檄文。徐工机械从外资的定婚新娘,一下子又成为了民企的意中人,事情的结  相似文献   

20.
李斌 《新财经》2009,(12):90-94
进入2009年,“国进民退”几乎成了一股潮流,民营航空公司不是被收归国有,就是被国有航空公司挤对得没有了生存空间,落得破产的境地;山西煤炭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不容商量,不许讨价还价,让“煤老板”焦头烂额;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钢铁业,在经历了全行业亏损的阵痛后,也在进行着行业整合。期间,也出了不少怪事:著名“铁本案”的主人公戴国芳在经历了四年的牢狱之灾后重获自由。就在戴国芳出狱前几天,巨亏的国企山钢集团收购了盈利的民企日照钢铁,尽管日钢集团董事长杜双华百般反击,仍没有阻止让日钢被收购的命运;房地产业在经过了一段低迷后,2009年,楼市回暖,“地王”重现,大部分“天价”地块被“国”字头房企拿走;因国企三鹿引发的三聚氰胺事件而名声扫地的蒙牛,却借着“国进民退”的潮流,以保护民族品牌的名义引进中粮,牛根生顺利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