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悦洲 《特区经济》2004,(12):217-219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包含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等内容的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生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科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教育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中国21世纪议程》指出:“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就农村教育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论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作者视野所见,学术界尚无论及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文章。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框架下,在分析西藏社会结构中导致社会不稳定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对西藏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之间相互关系的梳理,从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密切作用关系的角度,揭示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西藏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应该是以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永续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公正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目标。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受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永续的利用,实现社会永续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生态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设模式,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生态城市的构建应以生态学原理为基奠,是基于社会,经济、自然三者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相似文献   

6.
梁玉胜 《魅力中国》2014,(25):29-29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必须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为此,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从多方面入手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同时加强宏观调控,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庆国 《中国经贸》2013,(12):27-27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但是资源相对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森林资源是我们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林业对我们人类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国土生态安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强调要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的基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城型社会放在西藏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治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因此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生态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走生态经济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生态型企业是西藏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杨  马玲 《北方经济》2006,(11):67-69
一、引言 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而言的,是物质死循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将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深入研究循环经济能够保护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卫 《上海改革》2001,(12):43-4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社会生态系统的历史规律。在当今社会,经济与生态一体化的主要表现是绿色经济。上海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大城市,正向现代化大都市发展,但它的生态环境与世界先进大都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选择适宜的政策策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嘉兴可持续发展现状评价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系统内三大子系统的发展与协调。本着这样的思路,笔者参照国内外有关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3个系统39个指标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展水平仍然较低,2003年嘉兴可持续发展水平总指数为53.617,还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可持续发展水平还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2.
白屯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0):62-65
生态经济在关注人与自然、追求环境友好、提倡可持续发展和否定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等方面与传统经济划清了界限,但生态经济同时面对着生态风险。生态风险使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处于威胁和伤害的可能性之中,它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生态系统流变等新的变数以及如何有效地规避和防范生态风险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内蒙古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人类社会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已经成为当代人类社会面对资源及环境的一系列问题的一种长久趋势。具体到各个地域而言,测度、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其重要内容.本文将利用生态足迹模型定量评价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状况.通过对1995~2005年生态足迹的测算及动态分析为内蒙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中国化的新成果,它蕴含着宽广的全球视野,对于凝聚全球共识、推动世界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理论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经济价值目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经济关系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经济系统治理思想,"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生态经济实践路径,"国际社会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生态经济全球共建思想等,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突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辩证统一,为解决全球生态经济问题提供了有益启示。在其指引下,我国为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实践示范,为推动人类社会向生态文明转型提供了方向引领。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生态状况的改善。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对此,不知您有何感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之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知识经济要求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加强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代替,实现经济活动的知识化转向;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转向。自90年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生态畜牧业是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既可以扩大畜牧业发展的空间,又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应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大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世界环发委员会(WCED)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出了一份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我们现在理解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生态经济离我们还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个“经济生态化”的发展新趋势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世界经济的增长正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人类社会也正面临着生态革命这一新的时代转折。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进步,它将推动人类由传统经济向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态经济发展虽然起步较迟,但这一新经济的序幕已经拉开,生态经济即将跃出东方地平线,大步向我们走来。生态经济:一种具有更高层次和崭新生产力的新经济生态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产生的,它的出现是社会…  相似文献   

20.
杨海军 《浙江经济》2005,(12):43-43
国外尤其是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在发展海洋经济过程中,逐步建立、完善了以下理论:1.海洋区划理论。海洋区划理论根据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把一个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区域。海洋经济区划以地(海)域经济为单元,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以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把海洋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地(海)域系统。海洋经济区划为合理配置海洋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