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明陕北坡地使用单点源涌泉根灌条件下,坡地土壤水分具体的运移规律变化情况,通过在陕北山地枣树微灌示范基地进行的单点源涌泉根灌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条件下涌泉根灌土壤湿润锋运移距离和水分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湿润体湿润锋运移在前期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慢。在水平剖面,入渗40L水量后,4、6、8L·h~(-1)湿润体在X和Y方向湿润锋分别运移至39.1、42.0、44.8cm和37.0、38.3、40.5cm,两者运移速率相当;4、6、8L·h~(-1)湿润体水平面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别为3.8、5.71、8.4cm·h~(-1)。而对于垂直剖面在入渗40L水结束时,4、6、8L·h~(-1)湿润体的X和Y向运移距离分别为:40.9、39.8、43.1cm和53.0、47.3、45.7cm;4、6、8L·h~(-1)湿润体X和Y方向湿润锋平均运移速率分别为4.09、5.97、8.62cm·h~(-1)和5.1、9.46、9.14cm·h~(-1)。综合分析发现,滴头流量越大,湿润峰运移速率越快,且在垂直剖面上Y方向显著快于X方向。  相似文献   

2.
将HYDRUS-1D模型用于模拟土体有机重构中土壤容重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试验和模拟结果表明,HYDRUS-1D软件构建出的一维水分运动数值模型能形象地表明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土壤质地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显著,相同入渗条件下,沙土湿润体土壤水分分布距离较黄绵土距离远,湿润体体积大,土壤中高含水量区(高于田间持水量)范围大,湿润体内的土壤水量也多。在相同入渗时间内,与表层覆黄绵土10cm和20cm相比,表层覆土厚度30cm和40cm下土壤水分入渗距离最小,且表层覆土厚度30cm和40cm下土壤水分入渗距离差异不大;表层覆土容重从1.2g·cm~(-3)到1.6g·cm~(-3),土壤水分入渗深度依次降低。表层覆土容重1.5g·cm~(-3)和1.6g·cm~(-3)下的土体水分分布差异不大。本文结果可为后期土体有机重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非恒温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基于土壤水分动力学分析方法与热力学方法相结合,探讨了温度梯度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的影响机理。通过在室内人为设定和控制不同实验温度条件,模拟了温度梯度下供试土壤水分运动过程。结果表明:温度梯度的存在对土壤水分运动过程有着显著影响。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中,温度势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表现为:当温度势与基质势协同时,温度势表现为促进土壤水分运动,当温度势与基质势拮抗时,温度势表现为阻碍土壤水分运动;在均湿土壤中,温度势对土壤水分运动的影响表现的更为显著,且在温度梯度存在的情况下,土壤水分由热端向冷端运动。  相似文献   

4.
根据喷灌的入渗特性,以二维土壤水分基本运动方程为基础,建立二维入渗土壤水分运动的数学模型,并用SWMS—2D软件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田间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符合,误差较小。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合理,可以用所建模型来模拟、预测不同灌水因素组合情况下的土壤水分分布特性;土壤质地结构对土壤水分分布模式影响较小,灌水历时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土壤水分分布模式影响较大;灌水历时对根系层体积含水率影响不大,但土壤质地和土壤初始含水率对根系层体积含水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土壤饱和导水率是影响农田土壤入渗地重要因素,也影响着土壤水分再分布。研究农田灌溉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化规律,有助于定量估计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和设计农田的精准灌溉管理制度。为了探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性质(如土壤质地、容重、土壤含水量)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的影响,试验采用均匀网格10m×10m的方式,测定了0~40cm土层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动态变化,分析了不同连作年限下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饱和导水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与田间持水量呈正相关;土壤饱和导水率与田间持水量呈显著负相关;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容重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将为农田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规律以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的空间变异对农田水分渗漏的影响提供依据,同时会提高农田水分空间入渗量导致灌溉后土壤水分分布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溶质迁移参数测定仪是该研究开发的一种土壤水分、溶质运移参数自动测定装置,包括水和溶质供给器、三通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土壤水平柱、探针、自动采集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计算机控制单元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三通电磁阀、探针和溶液收集器连接,控制水和溶质供给器的水、溶质的自动切换,并对溶液收集器中的液体信号自动采集,得到不同土壤水平柱内不同位置的土壤样品的电导率和入渗量,并自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土壤湿润锋、溶质锋面位置和入渗量随时间变化过程,最后利用边界层理论和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土壤水、溶质迁移参数测定仪是该研究开发的一种土壤水分、溶质运移参数自动测定装置,包括水和溶质供给器、三通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土壤水平柱、探针、自动采集器和计算机控制单元.计算机控制单元通过连接线分别与压力传感器、三通电磁阀、探针和溶液收集器连接,控制水和溶质供给器的水、溶质的自动切换,并对溶液收集器中的液体信号自动采集,得到不同土壤水平柱内不同位置的土壤样品的电导率和入渗量,并自动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土壤湿润锋、溶质锋面位置和入渗量随时间变化过程,最后利用边界层理论和相关的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柠条为对象,采用中子水分仪对黄土丘陵半干旱区多年撂荒地和不同密度柠条林地土壤水分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和分析,研究了不同密度柠条地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异程度与土层深度成反比,而且林分密度越大,土壤容积含水量变异系数越大;不同密度小区变异系数分层存在差异,依据变异系数可将试验地从地表到地下划分为土壤水分速变层、土壤水分活跃层、土壤水分次活跃层以及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4个层次。土壤水资源量年内变化受降雨影响也呈现季节性,各密度小区土壤水资源年内变化呈现出"V"字型规律;林分密度与土壤水资源量变化成反比。不同密度试验地(各小区)土壤容积含水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增加-减少-增加",林分密度与土壤容积含水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涌泉根灌条件下枣树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2014年在陕北米脂远志山进行了山地枣树灌溉试验。结果表明,涌泉根灌枣树土壤含水率随灌水定额的增大而增大,并在30~60cm范围达到水分峰值,灌水定额越小,各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越显著,在整个物候期根系主要吸收分布在0~60cm土层的水分;各灌水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含水率,特别是高灌水定额的处理在萌芽展叶期和果实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提高最显著。同样的灌溉定额在整个物候期内最优处理为仅在果实膨大期补灌一次,灌水定额为180m~3·hm~(-2);枣树的需水关键期为果实膨大期,在该时期灌水能够得到较高的产量。2014年的最适宜的灌溉制度为:萌芽展叶期灌水一次,灌水定额为135m~3·hm~(-2),果实膨大期灌水一次,灌水定额为180m~3·hm~(-2)。零灌溉条件下枣树产量达到800kg·亩-1,说明通过合理的管理,在旱区实施枣树零灌溉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特点,设置小区模型,通过定位监测研究沟道土壤水分分布特征,为该类地区植被恢复及沟道治理的实施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受太阳辐射及作物根系的影响,阴坡沟道土壤水分整体大于阳坡,在垂直剖面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沟道土壤水分含量呈增大—减小—增大的变化趋势;在0~30cm深度范围内阳坡沟道与阴坡沟道的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显著,在30~160cm范围内差异不显著;受地势的影响,沟道土壤水分分布在土壤表层0~30cm范围内西高东低,而30~160cm范围内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1.
入渗速率反映了土壤孔隙对降雨径流再分布特征的响应,直接影响水分进入土壤内部的下渗与储存。本研究依托海绵城市建设目标,选取工程建设项目中主要用于回填的不同土壤类型,对其不同剖面土层饱和导水率(入渗速率)及大、中、小三种不同容重梯度下的土壤累积入渗量做以对比分析,旨在得出最有利于海绵城市目标下公园绿地建设需求的土壤类型。结果表明:入渗速率变化呈现出河滩土塬面土土著土的规律;河滩土饱和导水率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塬面土的变化规律与其相反。对于累积入渗量而言,河滩土塬面土土著土,并且与土壤容重均基本呈现出负相关关系。结合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目标,中间容重条件下的塬面土壤类型最符合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2.
治沟造地是我国黄土丘陵地区补充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恢复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以延安市南泥湾镇为试验地,测定分析了治沟造地区域水田、旱地、柳树林地、松树林地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土壤中有机碳和易氧化碳的含量、分布规律以及易氧化态碳与有机碳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现减小的趋势,且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碳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0~60cm土层深度内,旱地在不同深度土层中的有机碳含量和易氧化碳均低于其它3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与易氧化碳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充分说明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治沟造地改变了区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碳循环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在研究全球碳循环中,治沟造地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可作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用引力模型分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选取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的 32个国家 (地区 )为样本 ,把这些样本国的经济规模、人均国民收入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变量纳入引力模型 ,分析国家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与经济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 ,并揭示国际直接投资区位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总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及双边贸易量与两国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呈正相关 ,投资国与东道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越相似 ,两国之间的国际直接投资流量越大。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直接投资水平流动的趋势。投资国与东道国的距离与国际直接流量和区位分布呈显著负相关 ,这表明地理位置是影响国际直接投资流向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引力模型求出样本国家与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引力系数 ,并用引力系数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选取黄土高原一典型的沟道小流域坡面为研究对象,利用TRIME-PICO TDR测量了坡面不同坡位下0~1 m的土壤含水率,分析了坡面土壤含水率的变异性和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的峰值出现在40~60 cm处,且在不同深度上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特性,变异系数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相对较深的60~100 cm之间的变异性为弱变异,其他深度为中等变异;土壤含水率在不同坡位上表现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的趋势,从不同坡位的变异特性来看,不同坡位土壤含水率变异系数表现为上坡位、中坡位变异性较大,呈中等变异,下坡位变异性较小,为弱变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分析土壤含水率的时间稳定性显示,土壤含水率在观测期间不同深度上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不同坡位下土壤含水率在4~6月3个月的观测期间,相关系数均较高,除上坡位的4~5月水分含量不显著外,其他各坡位在时间上的土壤水分含量均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三国自由资本模型为基础,考察差异化收入水平和生产率条件下区域贸易协定对FDI流向和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多数情况下,FDI会从区外向区内流动,更多流向区内高收入成员国。(2)当区域自由化程度越高,区内外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或区外国家收入水平越高时,有越多的FDI从区外流向区内;当区域自由化程度越高,区内外国家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或区内国家收入水平差异越大时,FDI的区内流量越大。基于此,本文指出:为了获取更多的国际生产资本,各国都应积极主动加入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发展深度一体化的区域贸易协定;区内落后国家应高度关注成立区域贸易协定后的利益分配,提升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改善区内落后国家的生产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渭东新城工程项目区为研究对象,探讨项目区内不同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入渗性能差异,旨在为海绵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土体设计提供科学性指导及评价。根据项目区分区设置A1、A2、G1、G2 4个处理,根据当地代表性土壤类型设置S1、S2 2个处理,研究区共设置6个试验处理。通过实地调查及项目分区情况所选取的6种土壤类型能够代表整个研究区土壤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有机质以及A1、A2区有效磷含量水平均较低,不利于园林植物的种植生长,后期管护应注重土壤有机质和磷素水平的提升,可增施有机肥或灌输营养液;研究区内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可满足植物对钾素的需求。土壤质地类型良好,均为粉土或粉壤土,适宜栽培种植。土壤累积入渗基本呈现出随容重增大而减小的趋势,1.3g·cm~(-3)容重土壤入渗强度最大,导水能力强;1.7g·cm~(-3)容重土壤入渗强度最小,土壤导水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7.
刘志中  陈迁影 《世界经济研究》2022,(9):34-47+135-136
文章构建了深度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影响服务出口二元边际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5~2018年全球44个经济体签署的86项区域贸易协定实证检验了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对服务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对服务出口二元边际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越深越有利于服务出口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的提升。区分不同数字贸易规则条款发现,电子商务条款深度对服务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最为显著;区分不同服务行业发现,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显著促进了传统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出口二元边际;区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发现,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对中低收入水平国家服务出口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为中国继续推进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建设,进而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黄土高原特有的黄土极难产生壤中流现象,但在实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发现了明显的黄土壤中流现象。本文运用TRIME-TDR传感器在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镇进行土壤水分随深度和时间变化的监测,分析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深度土壤水分含量随着高程降低而增加,在山坡坡脚处土壤水分含量最高,而耕地中水分含量更高且比较稳定;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季节性降水变化;高程越高土壤水分含量越低,反之,土壤水分含量越高;在垂直方向从上至下,土壤水分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有别于现有的增长型和降低型;土壤水分含量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季节性降水和当地作物的种植情况,在40~60cm深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可能存在壤中流现象。本文作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在马龙县旧县镇花龙潭进行了有机肥田间试验。以不施肥作为空白对照,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以及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其他处理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中0.25mm团聚体的含量,其中WP有机肥+有机碳配施对团聚体的影响已经达到了显著水平。与空白对照相比,各处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均有升高。因此,施用不同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团聚体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利用1992—2004年中国对166个国家的SITC(Rev.2)四分位出口数据,本文分析了中国出口中的零贸易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论发现:中国出口中存在大量的零贸易,中高技术产品以及对欧盟的贸易中,零贸易极其普遍;零贸易的分布受到地理距离、关税水平、贸易费用、收入水平和产品替代弹性的影响;地理距离越远、关税水平越高、贸易费用越多、收入水平越低、产品替代弹性越大,零贸易发生的概率越大,反之越低。这一结论对于不同的样本和回归方法是稳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